仓储基地在六零(42)

作者:海沫西陆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因为年龄条件等都差不多,他们三个人都在同一组别里,只不过人数太多,所以这一组别又细分了两个小组,田大壮在一组,王芬芳和郑建邦在二组。

田大壮那组还真有个小姑娘好像看上他了,两人聊天时就谈得挺好,等换人聊后,还时不时地扫向他几眼。

看上去那小姑娘挺不错的,张依依心里很是乐呵,决定帮着打听打听这姑娘怎么样,如果真成了,她也算做了好事一桩,最起码回报一下田大壮之前的热心帮忙。

不过等张依依把视线转向自家表哥时,刚才脸上的喜色顿时就消了,她表哥好像块木头,跟人家姑娘聊天都板着张脸,像人家欠他多少钱似的,没看人家姑娘跟别人聊的时候都挺害羞的,到他这就没什么表情了!

就这样的态度,什么时候能如大姑所愿,带个媳妇回家啊?

王芬芳也不行,脸上也是一派严肃的样子,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跟个老学究似的,这哪里是来相亲的啊,给人家上政.治课的还差不多!

天哪,这都是什么表哥和姐妹啊?!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他们操着心呢吗?

张依依就差一冲动跑过去捏捏他们的脸,告诉他们笑一笑了,在一边看着这个着急啊!

看了看时间,五分钟又到了,张依依吹了一声哨子,示意男同志顺时针换位子,这会儿正好,表哥换到姐妹对面了!

哎呦喂!越看怎么越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她那个好姐妹,小脸带上笑了怎么回事?

那个笑得跟个二傻子似的,还是她那个面瘫表哥吗?

第32章

可能是平常接触太多习以为常了, 张依依从来没把这两个人往一处想,现在看上去,好像还挺般配的!

中午十二点, 这场由两个支柱厂子共同举办的声势浩大的联谊活动落幕了, 有些聊过觉得合适的男同志, 已经主动邀请相中的女同志一起吃饭了。

两个厂里的领导见状都很是满意,张依依作为活动的主要策划人自然也受到了大家广泛的关注,来来回回的工人们都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现在不仅是在针织厂,机械厂不少人都记住她了, 机械厂的妇联主席, 更是稀罕的不要不要的, 都想把她揣兜里带走了。

这么有想法,有行动力的人才, 如果是在她们机械厂就好了!

张依依感受到大家的热情,心里一阵发虚, 她也不是原创啊……还好这时候不追究版权什么的, 要不她这属于赤锅锅的抄袭!

活动结束后, 周一上班的时候,张依依就回到采购科工作了,相对比当个秘书类的文职工作,她更喜欢现在的采购科。

郑主任对她的表现很是赞赏,都夸到了厂长那里去, 田副厂长因为联谊活动组织有力,在机械厂领导面前得了脸,有一段时间都是春风迎面的样子。

经过此事,再加上之前粮食的事情,张依依在厂里的知名度都不亚于高层领导了。

一段日子过去了, 采购科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大波澜,张依依每天正常上班、下班,还有空余时间会在镇子上打听弟弟的消息,黑市跟邓国强的交易也一直没有停止。

她已经跟那个文哥搭上线了,主要也是她通过邓国强介绍以及自己私下的观察,发现邓国文是个挺讲义气、人还正派的汉子,脾气有些爆,但是非分明,从不欺诈他人,做生意也非常正规,除了对一些心思不正之人偶尔用些不宜外传的手段,总体来说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再一个,邓国强没有文哥专业,张依依的货源更适合跟文哥保持合作,当然,她也没有忘记邓国强,该属于他的那一份,她都优先记着的。

只是,张依依还是很谨慎的,因着空间的优势,她并没有跟文哥直接接触过,事情都是通过邓国强进行的,为的也是怕后期她不想继续了,再惹麻烦。

也正是因为这样,粮食的供应量一直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并不足以让对方产生什么贪念。

遗憾的是过了这么久,小伟还是一直没有消息。

张依依这段时间只匆匆见过林国栋一次,林国栋不知在忙什么案子,一般见不到人,虽然他安排的人每周都会跟她介绍调查的进展,但情况并不容乐观。

她甚至怀疑弟弟是不是真的被二次拐卖到外地去了,要不为什么这么久了,不大的一个镇子,这么多人帮着打听,却一点线索也没有……

倒是有个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公安局那边对拐卖案的判决下来了,张长根作为主犯,被判了五年,李盼弟三年,张二妮二年,涉案的人贩子经过调查属于屡次犯罪,还曾经牵涉到了人命官司,直接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没有缓刑!

……

“依依,晚上去我家吃饭。”王芬芳下午过来上班的时候,去二楼采购科说了一声。

张依依点头应下,她已经习惯每周六晚上去王家吃饭了,饭后顺便在街上多走走问问。

王芬芳和郑建邦在联谊活动之后,这段日子走的比之前近了些。张依依也是最近才知道,郑建邦早就对王芬芳有心思了,只不过之前碍于她有对象,一直藏在心里。

联谊那天的五分钟谈话,才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暗戳戳迈出了一小步,不过王芬芳看上去好像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两人更像是好朋友。

张依依知道王芬芳的心结,黄海洋的事情多少还是影响了她,所以并没有刻意撮合,顺其自然就好了,她对自己的表哥还是很有信心的。

针织厂三楼会议室里,几个厂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正愁云遍布地开着会。

“老田啊,年前咱生产那边不还是热火朝天的,我记得过年那阵还加班加点来着,现在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厂委书记关水生狠劲吸了一口手中的红星烟,郑重地问道。

“关书记,年前那波正赶上年节需求大,咱供货的几个供销社要量也都大,其实现在想出货也不难,关键是没有那么多货可出啊!”田立国犯愁地回道。

他作为大红旗镇针织厂的副厂长,自是希望厂里一直红红火火的,工人们有活干,有钱拿,有粮吃,可眼下这粮食问题暂时倒是解决了,可厂子生产却遇到了难题。

虽然作为国营厂,厂子的经营好坏并不直接影响工人们每月的工资,可长此以往,厂子卖不出去东西,挣不来钱,国家还能一直让厂子亏本不成!

针织厂的生产主要有纺纱、编织、印染和成衣等几大环节,产品大部分是布匹,成衣现在只有一个车间,出产量少。

纺纱是把棉花等纺织纤维加工成纱的过程,是原料加工成布匹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决定产品质量最关键的一个部分。

具体说来,目前厂里纺纱的加工工艺分两种情况,一个是普梳纺纱,一个是精梳纺纱,两者的工艺略有不同,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差别却很大。

普梳纺纱的纱线短纤维含量较多,结构松散,纱线不均匀,疙瘩节点多,做成的布匹较为粗糙,品质差。

精梳纺纱的纱线纤维细长,均匀性好,杂质少,强度高,做出的布匹品质则要好得多。

两种纺纱的工艺流程均包括梳棉和并条,厂里的梳棉机和并条机都是五十年代从国外进口来的款式,其实也是被国外淘汰的老式机器。

梳棉机现在还可以,其中并条机里面的圈条器,一直以来都靠进口,最近发现有几台机器的圈条器老化,磨损过于严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厂里的几十台机器,差不多能维持到年底,但如果还要保证以往的出货量,顶多也就三两个月的事,除非更换圈条器。

最难办的是买不到新的圈条器!

当生产主任上报这个问题后,田副厂长联系了国内几个其他地区的针织厂,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圈条器、钢丝圈、皮圈等关键零部件国内生产技术不达标,进口数量有限,每年国内的需求又多,买不到实属正常。

他召集大家开这个会,就是想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或者谁有什么门路。

机器磨损严重不能用,再多的原材料摆在眼前,生产不出成品,换不回钱票,厂里几百人的生计就不保。

作为大红旗镇的支柱产业之一——针织厂,总不能这样坐以待毙,田副厂长有些气恼生产部这么晚才上报问题,最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