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喜欢,我们常来就是了。”唐无衣轻笑道,“起来走一走吧。”
唐无衣结了帐,拿着带走的几个凉粽,和闻韬在西市走起来。
“那个,是给蒲先生的吗?”闻韬指着唐无衣手中的凉粽道。
唐无衣点点头:“蒲先生爱吃甜食,庾家粽子的蜜汁他是很喜欢的,再说,快到端午了,也算是应时。”
二人一路走着已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西市的店铺更加热火朝天起来,许多店铺为了招揽客户,便请了歌舞伎在门口载歌载舞,也有戏班子当街卖艺。二人闲的无事便走走停停,驻足欣赏。忽见一片空地上架着一块白布,白布后几个手艺人正在准备着皮影戏。唐无衣抚掌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日难得有皮影戏,不如我们坐下看看?”
闻韬欣然接受。大周民风开放,尤爱诗词歌舞,评弹戏曲。皮影戏原本出自民间,后来也渐渐得了大周贵族子弟的亲睐,在京都和洛阳都风靡一时。此时天色已暗,白布后的烛光亮了起来,围观的人纷纷止了喧闹,盯着幕布看起来。
白布上先是出现了一个高贵的皇子模样的人影,沉声道:“我乃子虚国大皇子,未来君王是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侵他国之土,终非正统。”
“大哥此言差矣!”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影出现在白布之后,“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我子虚国周围皆是夷狄,若不施以君威,扫荡其不服之人,何以使万邦来朝,教化众生?”
那大皇子朗声道:“教化教化,宜缓不宜急,以仁政化之,百年之后,自当缓缓臣服。”
“大哥,西戎入侵,大事不妙!待臣弟戍边去也!”画面一转,那白布后面的将军一阵乒乒乓乓的武戏,打得西戎丢盔弃甲。
唐无衣和闻韬看得出神,闻韬评道:“这个戏倒从未见过,不像出自民间。”
唐无衣却缓缓皱了眉:“韬韬,你还记得我们在洛阳的时候听过的童谣吗?”
“啊!”闻韬轻呼一声,当时他们在洛阳听到小儿念着‘大郎临天下,二郎守城郭,三郎设计间二兄,一朝成相宰,’似乎就在影射当今天子之事。如今这皮影戏中的大皇子正对应着童谣中的大郎,那个叫大皇子“大哥”的将军正是童谣中守城郭的二郎。唐无衣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二人继续看戏。
果然,不久之后白布后面出现了第三个皇子,只听他低声道:“如今大哥二哥君臣和睦,不方便我行事也。有了,待我寻一个美娇娘,不怕他们不反目,哈哈哈哈。”那三皇子于是带着一个美貌娘子走到大皇子面前道:“此乃西戎的公主,若是与我子虚国联姻,可保西戎安稳。”
大皇子点头道:“三弟此言有理,联姻远胜兵事,我便娶了这西戎公主。”
白布一暗,那三皇子又走到二皇子面前道:“西戎求和,特送了公主来和亲,西戎王仰慕二哥用兵神勇,特将公主嫁与二哥。”
那二皇子亦欣然笑纳。然一家女作两家配,那子虚国的大皇子与二皇子果然误会深种,兵戎相见,大皇子落得个兵败被杀的下场,二皇子登基,三皇子变成了辅政的当朝宰相。
唐无衣看到最后已是双拳紧握,闻韬赶紧道:“唐岳,不可冲动。”
“究竟是何人拿此事来影射本朝?”唐无衣厉声道。
“唐岳,这皮影戏真假难辨,尤其是西戎公主同时许给两个皇子是不可能的,此事恐怕另有深意。”
唐无衣闻言才稍稍镇静下来,思索片刻道:“我们去后面问问。”
第113章 5.5蹴鞠
唐无衣和闻韬悄悄走到白布后面,此刻皮影戏还未演完,正在结尾的高潮处,一时鼓声大作,观众不时击掌赞叹。闻韬在暗中看得仔细,这皮影戏班子也就四个人,班主三十多岁,三个皇子的皮影几乎都是他在控制,只有一个青年在旁边间或帮衬着。再就是一个娘子控制着女性角色的皮影和配音,角落里还有一个老头负责道具。
等到这一场戏结束,众人散开之时,唐无衣和闻韬走近那个班主道:“此戏真是新鲜,不知叫什么名字?”
那班主见是两个气度不凡的公子,赶紧点头哈腰道:“是最近刚排的一出戏,叫《双龙夺珠》。”说罢摸了摸嘴唇道,“在公子面前献丑了。”
唐无衣问:“此戏是你们自己编的吗?”
“哪里哪里,我们这种粗人怎么编得出来?”那班主赧然道。他介绍自己叫赵二,因识得几个字,就组了皮影戏班子,取名□□喜班。他们是从陈州过来的,因为皮影做得生动,演的皮影戏又多,已在京都小有名气。为了推陈出新,不断上演新的戏,这赵二一直在各处网罗戏本,《双龙夺珠》就是他最近搜罗到的一个好本子。
“这戏本可否让我们一观?”闻韬问道。
赵二挠挠头,习惯性地摸了摸嘴唇道:“公子要看自然可以看,不过……不过这本子是我们春喜班先开始排的,能不能不要泄露给别的班子。”
唐无衣笑道:“赵班主请放心,我们就在此处翻翻。”
赵二遂欣然把戏本给他们。大周一朝,文人除了正统的诗赋外也常常作些传奇、话本等自娱,有些传到了坊间就被排成了歌舞戏或皮影戏。二人接过这本佚名的《双龙夺珠》,只见其文辞华美而不失正统,三位皇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大皇子心怀仁爱,二皇子一代枭雄,三皇子工于心计,二人一时看得出神,阅毕心中已经暗暗叹服。唐无衣问道:“赵班主,这戏本你是从何处寻得?”
赵二道:“是我常去的几家书肆中的一家,就在崇化坊中,那老板知道我常去搜罗戏本,跟我说最近进了一批,这一本《双龙夺珠》写得尤其好,我粗识得几个字,一看果然佳,就排了来。两位公子,这本子是有什么问题吗?”
闻韬见那戏本上并没有署名,摇了摇头道:“无事,见这戏精彩,随便问问。”一边拿出几个铜板做赏钱。
赵班主放下心来,摸了摸嘴唇笑着接过赏钱道:“那就好,那就好,多谢公子。”
唐无衣和闻韬走远后,唐无衣道:“你怎么看?”
“洛阳的童谣,京都的皮影戏,恐怕不是巧合。”闻韬道。
“嗯,有人想拿旧事做文章。”唐无衣的脸色严峻起来。
“那赵班主提到了崇化坊的书肆,我们要不要去查一查?”
唐无衣摇摇头:“书肆的书来源杂乱,戏本又是不入流的,怕是查不出什么。今日天色已晚,明日还有一场蹴鞠要打,还是先休息吧。”闻韬从善如流,跟着唐无衣回到醴泉坊找了一间客栈安置。
第二日午时,唐无衣和闻韬准时到了和崔岱相约的地方。这是一片王公贵族们专用的蹴鞠场,宽阔平整,用修竹在球场中央竖一根三丈余高的球门,两队得球后将球踢入球门的风流眼即可得分。裘简所率的神策军将士已在球门右边列队完毕,每个队员额上系着神策的朱雀纹发带,裘简自然是球头,已站在球门前蓄势待发。
而球门左边的队伍由齐王任球头,多是些世家子弟,此刻正在清点人数,少不得崔岱帮着跑前跑后。见唐无衣和闻韬前来,崔岱双眼立刻放光道:“王爷,唐兄和闻道长到了!这下有赢面了!”确实,和裘简的神策将士比起来,齐王这里率领的十几个世家弟子球技参差不齐,不乏凑数的。但唐无衣和闻韬的身手齐王是见过的,一个出身天策军营,一个师从昆仑,就算不怎么上蹴鞠场,也可以一顶十。
齐王满意地对崔岱道:“到底是你会挑人,赶紧换下两个开始吧。”
崔岱正把将齐王队的金色头巾递给唐无衣和闻韬二人,只听对面的裘简哂笑道:“王爷,唐岳是我们神策的人,怎可轻易被王爷收拢了去?”
闻韬听裘简语气不善,直呼唐无衣其名,并未以字称之,不由得将目光投过去,只见那裘简比唐无衣略年长,身材魁梧,目光如炬,显然是军营中经年摔打之人。
崔岱赶紧打圆场:“裘将军那队人才济济,唐兄是王爷和崔某的旧相识,在王爷队中也是理所当然。”
“哼,唐岳,你大哥随随便便就能改换门庭,想不到你也是一路货色。”裘简冷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