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一阵敲门声。
闻韬起身开门,见唐无衣端着托盘站在门口,朗声道:“饿了吧?”
闻韬心下感激,出门在外,多倚赖唐无衣照顾,赶紧把他请进门,给他倒茶。见唐无衣带来的托盘上,放着正宗的鱼鲙和八合齑,还有几碟江南时蔬和糕点。
“你上次说明心法师给你做过鱼鲙,所以特地点了正宗的扬州鲥鱼鲙,这几样时蔬一定尝尝这个凉拌鲜笋,别说别地吃不到,就是换个时节在此处也不易吃到。”唐无衣款款道。
“唐岳,你太周到了……”闻韬不善言辞,不知怎么把感谢说的比较不尴尬。
唐无衣道:“本来我自己也要点这些,难得来一次。赶紧吃,你不吃我就吃完了。”说罢已经举箸开动。
闻韬不甘示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扫掉了一大半的吃食。
吃罢,闻韬问道:“唐岳,我们是不是该去云裳坊看看了?”
唐无衣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子上笑道:“怎么,等不及见漂亮姑娘了?”
闻韬语塞,过了一会儿道:“书上记载,一般乐坊酉时后方门庭若市。”
“哈哈哈哈哈哈哈,韬韬,天下也就是你是从书上了解乐坊的吧!如此美事,当然要亲自体验,走吧。”
二人走在扬州街市,但见市桥灯火连霄汉,水郭帆樯近半牛。闻韬以为云裳坊这样的乐坊,定是在最繁华之地,不料二人走的方向,街边灯火却是渐渐黯淡,行人也渐渐稀少。
“唐岳,有没有走错方向?”闻韬问道。
唐无衣斜了闻韬一眼道:“我第一次来这儿的时候你还是个黄口小儿呢。喏,就是这里了。”
闻韬驻足一看,原来是一方园林,在扬州城的一隅,距闹市区不远,但此处幽静,颇有闹中取静之意。
“锦园?”闻韬见园林门口门牌上行云流水般的两字,潇洒飘逸,“此处是云裳坊?”
“嗯,谁说乐坊非要在楼中?云裳坊四坊,以扬州东坊最为雅致,建于这锦园之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每日午后起乐舞不断,入夜后更是花灯万千,美不胜收。”
闻韬大开眼界,扬州本来就水道纵横,建筑多以精巧为主,将这乐坊建在园林之中,当真是巧思。怪不得云裳坊东坊素有雅坊之称,原来原因在此。
二人走到门口,两个执事问道:“可有请帖?无请帖不得入内。”
唐无衣拿出桃花笺的云裳坊请帖,两位执事一看,赶紧作揖道:“原来是唐大人,这一位是?”
“是我朋友闻公子。”
“既如此,二位请进。”
两人进去后,果见园内花影缤纷,烛灯相映,细乐声喧。闻韬奇道:“这云裳坊居然要请帖才能入内。”
“平时也不用。”唐无衣解释道,“只不过每年的花魁制举,会来很多贵人,才会有无贴不得入内的规定。”
“哪些人可以得到请帖?”
“左不过是有头有脸的人,朝廷地方的达官贵人,世家子弟,富商巨贾,还有些武林名门的人。”
“还有武林的人?”
“现下多少武林门派座下收着世家子弟呢。”唐无衣道。
“云裳坊不可小觑。”闻韬沉吟道。
“上次归云山庄那个案子我就有疑惑,夏侯夫人言下之意似乎指她是被迫嫁给夏侯庄主的。若是如此,这云裳坊背后操纵之人有何目的就值得深究了,再者,能够操纵各地的云裳坊,此人来头必然不小。”唐无衣分析道。
“我记得从前读过,云裳坊是百余年前一位盛名一时的歌伎所开。她一生收了十数位孤女,将自己的技艺倾囊教授,弟子出师后散落各地,均以云裳坊为名开坊,以念师恩。后来云裳坊除了清歌也加入了琴、瑟、琵琶、软舞、戏曲等技艺,最终成为乐坊中的翘楚。”闻韬道。
“不错,虽是如此记载,但几个没有背景的孤女,何以在各地建成如此规模的云裳坊?就单说这锦园,占地数十亩,就在扬州城内,又岂是百金千金可得的?”
“那你们东都阁此前就没有怀疑吗?”闻韬问道。
“云裳坊不是武林门派,其中的歌舞伎也不会武功,严格来说不在东都阁管辖范围内。再说了,我要没什么事干嘛跑来这种地方?”唐无衣嫌弃道。
“哦,为何?”
“贵啊!我俸禄才多少,哪里来的起?也就是这次收到请柬了,不用我自己花钱进来。就算这样,我们也就是看看热闹罢了,要是想捧一捧哪个花魁,甚至一亲芳泽,那岂是我那点俸禄兜的住的?”唐无衣摇头道,“漂亮姑娘天下多了去了,下次我带你去各个武林门派走一走你就知道了。”
“呃,不要,太麻烦了。”闻韬道,“我就想去天下各处看看。”
唐无衣哈哈一笑。两人走了一段,忽看见前方不远处灯火通明,一座锦楼三面环水,乐舞声大作。唐无衣凝神一看道:“哟,他也来了。”
第32章 2.3齐王
二人走到那锦楼门口,却见好几个带着刀的守卫。
闻韬微微诧异,心想好大的阵仗。唐无衣笑着解释道:“里面是当今的齐王,天子胞弟,第一等富贵王爷,你看,连自家的府兵都带过来了。”一边对这看门的守卫道,“大哥,行个方便呗,在下东都阁唐岳。”
显然唐无衣和齐王相熟,是以报上了唐岳的名号几个守卫面上表情都是一霁,进去通报,一会儿出来一个翩翩公子,穿时兴的胡领锦袍,满面堆笑道:“唐兄,想不到这次你也来了!殿下在楼上候着呢。”
唐无衣哈哈一笑道:“崔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嗨,唐兄不来京都,我们连个打马球的搭子都找不到。现下京都那些子弟,不是我说,差了唐兄和唐将军可不是一点两点。欸,这一位是谁,唐兄引见引见?”那个公子才发现闻韬。
“是我最近认识的好友,闻公子。”唐无衣简单介绍。
“噢!”那个崔姓公子给足了面子,“唐兄找来的朋友,真是俊美之极,潇洒之致啊。”
闻韬有点窘迫,微微点头示意。
三人说着往里走,唐无衣抽空轻轻告诉闻韬:“博陵崔氏,崔岱崔公子。”
闻韬了然。在昆仑之时,除了武林门派,这些世家子弟错综复杂的历史、家谱以及官职也是闻图南要他熟记的内容。闻韬虽说博闻强识,当时于这些内容也觉得甚为枯燥,不想如今见到了真人方觉得世上的知识,当真都是有用的。
博陵崔氏,当今著名的世家,子弟多有送去少林、崆峒修习的。这崔岱崔公子,不学无术,也未曾去任何门派修习,整日的吃喝玩乐,倒是十分合齐王的脾气,平日常常带在身边。
几人到了二楼,见室内布置奢华,丝弦管竹萦绕于耳。主位上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身材略丰,一脸贵气,正在欣赏乐舞。忽见三人前来,远远便到:“唐岳,你可来了!”
唐无衣不敢怠慢,施礼道:“殿下。”
“哎,不必多礼,又不是在京都。去年和前年你都不曾来,今年倒是好兴致。”齐王嘿嘿笑道,“可是有什么看中的娘子要来捧个场?”
“殿下说笑,唐某公务缠身,正好和友人路过此地,凑个热闹。”唐无衣道。
“是这位小公子吧。”齐王看着闻韬夸道,“一等一的俊俏,比昆仑紫虚子收的门生都俊俏。”
闻韬作揖道:“在下闻韬,也是师从昆仑。乃清虚子门下生。”
“哦哟,怪不得怪不得。昆仑收的弟子都是一等一的资质。唐岳,你这朋友交得好。”齐王大笑道。
这边崔岱也开始跟着吹吹彩虹屁,几人顺顺当当落座。闻韬一个刚从昆仑下来不久的道士在此繁华富贵之所倒也不十分违和。
乐舞告一段落,忽然上来一个千娇百媚的侍女道:“娘子已准备好了。”
齐王大手一挥:“快请上来。”
待这侍女下去,齐王向唐无衣和闻韬介绍道:“这可是益州南坊送来的花魁娘子,我早听得她一舞动天下,一直无缘得见。”
崔岱揶揄道:“殿下这就找来了,也不怕芙蓉娘子生气,她还一直心心念念以为殿下这次来是专门捧她的呢。”
齐王摆摆手道:“花魁制举,就是要阅尽四坊的花魁,并要评出个一二三四。芙蓉在京都出尽风头了,本王也没少捧她。”说罢,丝竹管弦声又起,较之之前的雍容华贵,此刻的音乐更为灵动舒缓,仿若溪边潺潺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