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二三事(2)

作者:青梅煮酒话春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声子久久地沉默了,她摆了摆手,示意姬息姑出去。

第二章 曹克来鲁

此时正值正月,姬息姑初掌国君大权,各种琐事忙得他如焦头烂额。然而,他甘之如饴。

阿允刚满四岁,只是一介稚童,不能行国君之政,能好好地待在宫中,不随意哭闹,已是相当不错的了。只能等到阿允成年,他再把国君之位传给阿允。

如今,国君刚刚更替,局势并不稳定。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反对他,却也有几个不听命令的人。

临近诸国都持观望状态,而周王并没有派使者前来。姬息姑愁眉不展,不管怎么说,他对国内还是能掌控得了大局的,至于国外,还需要重新和几个诸侯国签订新的盟约。

放眼周围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若说最亲密的首先会想到齐国。齐国虽为鲁国姻亲之国,却是个大国。在这种大国面前,鲁国既不敢趾高气扬,也不敢做小伏低,最好的态度就是不卑不亢。

若想得到齐国国君的认同和支持,势必会订下新的联姻。鲁国国君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娶齐国的公主,除此之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偶尔也会把本国的公主嫁给齐国的公子。

想到这儿,姬息姑一阵苦笑。

他不会再娶妻了。曾经,对仲子刻入骨髓的爱恋和思念是抹不掉的,他也不想抹掉。仲子于他,是永远的白月光,是心头的朱砂痣,是最最割舍不下的风景。虽然,仲子已经对他死了心,不再有一丝一毫的感情。

与其娶一个不爱的女人,还不如终生不娶。再说,他若是娶妻,必然会生子。不提国人对将来继承国君之位的人恶意猜测,仲子也会对他多做猜疑。想想都觉得痛苦,他不想再被仲子误会了。

当初是他守礼不敢和君父抗衡,连一句争辩都没有,也不怪仲子恨他。虽然他心中愤恨皇考抢了他的仲子,可是看到仲子很幸福,何尝不是一种放手。仲子生来手上的图案就是鲁夫人的字样,注定会幸福一生。现在他很担心仲子伤心难过,却不敢多作停留。

他果然是个不敢爱的人啊。

大国既然不能迅速交好,此时只能着眼于素来邦交的小国了。

鲁国作为礼仪之国,引得各小诸侯国纷纷来朝。只要鲁国一天守周礼,那么连大国也会掂量掂量,不会轻易对鲁国出手。

邾国可谓鲁国的附庸国,虽然自周王朝之初立国,但直到此时邾国国君都没有受到周天子的册封,并无爵位。

姬息姑不觉叹息一声,暗道可惜。要说邾国国君的先祖,在以前也是传说中的人物。相传颛顼的玄孙陆终第五子名安,大禹赐他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曹安的后裔曹侠在邾建立邾国。转眼,邾国的国君之位已传到了第十代君主曹克。

曹克,字仪父。此人最善外交,希望借助外交来提高邾国的地位。鲁国的摄政之君才刚刚摄政,他决定做与姬息姑第一个结盟的人。他立即派行人出使鲁国,向鲁国请求结为盟友。

行人急速来至鲁国,请求面见鲁君。

姬息姑得知消息后,召邾国使者来见。

行人道:“寡君闻君摄政,遣外臣见君乞盟。”

姬息姑闻言大悦,遂道:“善!如此,不谷于三月在姑蔑等候邾君到来。”

之所以选择姑蔑这个地点,实是此地人迹罕至,神明势必会在此处降临,因此这里是一个结盟的好地方。

三月,曹克带着钱财按照约定来到鲁国姑蔑这个地方,与姬息姑会面。

“仪父能前来此地会盟,息姑不胜荣幸。”姬息姑作礼道。

“岂敢岂敢,克虽不才,却也久闻君之贤德,今君初为鲁国国君,还未送上贺礼。”曹克一脸笑意。

待姬息姑收下礼物,曹克表明了来意,愿与鲁国重修旧好,签订盟约。

姬息姑自是十分满意,挥手叫人安排相关事务。

首先,在他们来至盟誓场地,场地上早已被挖好一个大洞,周围的树木和草丛也被清理一空。

旁边有一新立起来的高坛,是由土堆成的,两侧都有台阶。

二人登上高坛,准备行盟。

有侍从赶忙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头牛作为牺牲置入地洞之中,然后将牛杀了,并割下牛的左耳,用盘子盛放。

姬息姑命人取出盟约,示意曹克结盟即将开始。

二人共同读盟约来告知神明。盟曰:“鲁、邾二国,无相害也。有渝此盟,神明弃之,国人恶之。”

然后姬息姑手执牛耳,将牛耳之血放入盛黍稷的器具敦中。他先将敦递给曹克,然后目视对方。

曹克见敦里已经盛满了牛耳之血,笑了笑,左手托着敦底,右手将手指探入敦中,然后抽出沾着牛血的手指,开始涂抹自己的嘴唇。涂抹完毕,曹克又把敦递给姬息姑,姬息姑也照做了一遍。

之后将盟约正本放在牛身之上,用土掩埋。盟约副本彼此各自放回本国宗庙收藏。

夏季四月,鲁大夫费伯请求在郎地筑城,作为他的食邑,姬息姑并没有答应。

然而费伯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堂弟放在眼里,他素来放纵无忌,哪肯听命行事,于是率领手下的军队私自去了郎地。

当姬息姑收到这个消息后,眼里冒着怒火。他手下的私兵本来就不多,这些年来他唯恐被皇考忌惮,人手不够,更没有掌握在手的军队。费伯此时违抗他的命令去郎地筑城,他也奈何不得。

这该如何是好?他思虑良久,此事虽小,却也不得不慎重对待。万一所有人有样学样,他的威仪必然大损。

“君上,如姬求见!”侍者通报道。

姬息姑一听,脸上再也不见半点儿愁绪。如姬是他伴读的女儿,因伴读替他而死,他收养如姬如同自己的女儿一样。

如姬近来后,先向姬息姑问安,然后谈了谈一些宫中琐事。

“君父,允叔叔近来懂事了些,不再同我等玩闹。”如姬缓缓说道。

姬息姑点了点头,这样也好,想必最近仲子也在约束着阿允。既然生在公侯之家,早点儿成熟也是好事。

“君夫人昨夜受了风寒,此时容颜暗淡,恐是思虑过度所致。”如姬轻声道。

话音刚落,姬息姑忍不住站了起来,上前牵起如姬的手,打算一起前去看望仲子。

“君父莫急,医者已经开药,此时君夫人卧病在榻,身边侍者也很殷勤。”如姬叹道。

不是她非要阻止阿父前去探望君夫人,实在是人言可畏。纵然宫人不敢公然说什么,私下里怕是已经恶意猜测了。她知道阿父是个光风霁月的正人君子,可是瓜田李下怎能不避嫌呢?再说允叔叔每次看到阿父,眼神里都有种怪异的感觉。

姬息姑一听,只好停下脚步,他打算过些时日再去问候。

“如儿,你素来聪颖,可知为父此时有何忧虑?”姬息姑问道。

如姬顿时明了,她冰雪聪明,一下子就知道阿父在向她询问主意。

她想了想,说道:“君父手中并无军权,眼下若想掌控军队,威震臣民,只有拉拢姬翚这条道路。”

“羽父?”姬息姑沉吟半晌。

姬翚,字羽父,是鲁国的大夫,此人能将兵,是个智勇双全之人。有上进之心,善战,手下有很多亲兵。

“我观此人,实属野心勃勃之辈。若是用错了,岂不是引狼入室?”姬息姑摇着头道。

如姬苦笑一声,若还有别的办法,她也不会提出拉拢此人了。她也认为此人并不妥当,可是形势逼人,若是阿父能用人,说不定也是一枚不错的棋子。

“容我三思。”姬息姑还是没有做出决定。

如姬离去之后,心里异常难过。君父对她有大恩,她若是能报答万一也是好的。此时偏偏只有九岁之龄,人小力微的,也是没法子。

她从袖中拿出一颗明珠,心里更加忧郁了。前些日子她随君父来到姑蔑,看到了曹克。此人是个翩翩的少年郎,虽长袖善舞了些,却也是个温柔的人啊。

那时,曹克看到她之后,偷偷送给了她一颗明珠。她知道,曹克有求娶她的意思。只是此时她年纪尚幼,不好想君父开口罢了。

如姬一阵苦笑,曹克身姿挺拔,举止优雅,一言一行都发乎情止乎礼。虽然她知道此人或许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也不失为一个可靠的人选。毕竟,邾国依附于鲁国,谅曹克也不敢亏待于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