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途(112)

作者:林小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她沉思之际,四周死一般的寂静。连月亮都躲了起来,她回头,阿斗不见了。这里除了她与阿斗,任何人等不得进出,故在夜里很寂静。如今没了阿斗在身旁,她感到了害怕。夜,太静了!

“阿斗——”她呼唤,依旧是无声。

忽然,所有的灯全亮了,悠扬的琴声响起。永新寻声而走,灯那样的亮,让人眼花缭乱。她走近了暖阁,是阿斗在弹奏《凤求凰》。琴音优美动听,真是难为他了。他是不懂音律的,如今也学会了抚琴。他见她来,对她一笑,复又认真弹奏,情意之深,之切,使再高超的琴技也无法超越这份情感。

他轻轻吟唱:“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曲终,他缓步而出,“紫烟。”

“阿斗!”她扑向他,只是无穷尽的痛苦与害怕。

“你怎么哭了?”他扳起了她的头,“是我不对,不该让你在黑夜中立。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我知道的,我知道的!”她握着他的手,他手上全是弹琴弄成的伤,她很心痛。“谢谢你,阿斗。这份情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轻吻着他手上的伤,在她最脆弱无助之时,总是他在她身旁不离不弃。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紫烟今日问我的话,我是记在心上的。我对紫烟,永远欢喜,绝不会有厌烦二字。”

她抬眼看他,心里害怕!她如此对他,有何面目再与他相处下去。他不知她心中所想,仍是含情看着她,“紫烟,我知道你喜音律,特意学的。”正说着,如变法术般,手上一晃多出了一把精致的簪子,不偏不斜簪于她鬓间。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他在她耳边轻叹,把她比作了那美丽多情的神女瑶姬。一刹那,曾经的记忆涌进心田,那巫山的云峡,她曾与姜维共渡,轻叹了一声,已明了阿斗的意思。

“紫烟,我只求与你共效凤凰于飞之乐。”他带着她转进了芙蓉帐下。

芙蓉帐下,春宵暖,从此,君王不早朝!阿斗,你不曾知,你断送的却是你的锦绣江山!永新一叹,闭上了眼睛……

诸葛亮突然回朝,却是为了北伐之事了。永新心中明白,魏皇奔丧,睿新登大统,定是根基未稳。诸葛亮真是狡猾,竟提出此时北伐!

阿斗回到寝宫很是懊恼,永新递过了一杯新茶给他。前些日子,她从小月山收集了梅花松针上的开春露水,以此泡茶,茶水清香凛冽,微微的甘苦中有冬日微寒之意,也有春日的花开之暖香。

阿斗喝了,眉心一皱,复又展开。“茶味很独特。”他抬眼看向她,伸手为她拨开了乱发。对视的瞬间,她见他有些吞吐。“可是为了丞相要北伐一事烦恼?”永新走到他身后,帮他轻按着太阳穴,他乖乖地闭上了眼睛。不说话,手却稳当的抓住了她的手。

“只剩一只手,如何帮你松去头上的烦忧。”她轻轻抽出,双手继续为他揉搓。

“有你在旁,一切烦恼都消失了。”他仍是伸出手来紧紧的握住她的手,生怕她不见了。永新顿时明白,睿新登基,阿斗害怕她听到北伐的消息会想起他了。

她乖巧地走到他面前,单膝跪下,只靠着他,把头枕在他膝上。他手拂过她的脸,她的眼睛。

“阿斗,怎能瞒我!北伐之事势在必行,无谓多想,就应允了丞相吧!”

“紫烟,不反对吗?”他疑惑,大睁着眼睛。

“紫烟只有一个夫君,其他的并不关心。其实阿斗也有意北伐,只是怕军士长期在外,尾大不吊罢了。”她向他言明了心意,他一下笑了起来,捧着她的脸,言“我不愿去担心军政上的事,我只在乎你的想法。”

“阿斗放心,明日我与你一同早朝,看看丞相计划如何,我们再做商议,可好?”她头一次提出了临朝。她与他已在国政上达成了协议,长久以来,她皆在为蜀国出谋划策,因着水利之事,她解决得好,在朝中慢慢积累起了威信。初时宫中传言她在批阅奏章,大臣也没在意,因着她的提议皆是对的。

五年的经验积累,威信所望。她渐渐开始了她的计划,诸葛亮太自信,他太小看了一个小小宦官对皇帝的影响。如今的阿斗已完全被黄皓左右了;因着她,黄皓才不能在朝堂之上有太大的作为,修水利是她挑拨了黄皓与诸葛亮的关系,但她却是巧妙的推荐了诸葛亮。这点连黄皓也瞒过了,表面上,她处处与黄皓作对,使朝中大臣更倾向与她。五年,她付出了很多,但今日,她要收回来!她要睿统治下的魏国安定,她要睿安心。

朝上,诸葛亮在据理力争。朝中,战与不战分成了两大派,蜀人大都安于现状,不愿北伐,不战派被诸葛亮痛斥得体无完肤。

永新心道,这些个老臣饱暖不思进取。蜀国弹丸之地,只能是个跳板,一定要借此取得关中之地。若非韩信是个奇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岂能一举夺下关中,而夺得大汉天下。项羽当初把刘邦分到此地,就是因为这里不会有所作为,否则韩信也不会要先夺取关中之地,那里才是真正赖以生存的军事要塞。

诸葛亮要以攻为守确是正确的作法,否则长久下去,蜀国必亡。永新处于了两难的局面,一边是阿斗,一边是睿,她的头很痛!

北伐之事已成事实,主要是定怎样的战略方针。一篇《出师表》显然是打动了阿斗,阿斗担心的不过是尾大不吊罢了。但她知道,诸葛亮有这个心也不必等到今日。他年已四十有八,再加星相所示,寿命已然天定。故将来十年里,必有扭转。

“臣提议兵出子午谷以奇兵致胜!”一个武将出列,颇为威武不凡,却是魏延。

兵出子午谷虽然危险,但以蜀国国力,经不起消耗,不能长拖,极忌战线过长。魏延提出,奇兵出子午谷奔袭长安的构想很是大胆,却未必不可。长安守将夏侯懋是曹操的女婿,少时与曹丕亲近,丕即位,封夏侯懋为安西将军,持节,督关中。这位夏侯将军虽坐镇长安,权势炙手,实际上是个“性无武略”,只知“多畜伎妾”的庸碌之徒,如此关中之地尽可全夺;可万一失败,蜀国将会陷于倾覆之状,尾首被夹,进退不得。但,以夏侯懋为守将,走子午谷确是可行!

从战略态势来看,魏延建议走子午,褒斜二道,避开道路最近,魏军防范最严的傥骆道,也符合兵法“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原则。永新陷入了沉思,走子午谷,赢了,曹睿将会成为魏国的千古罪人。败了,阿斗也将无安身之所。她很是惶恐。

“这提议甚好,很合孤意!奇兵出子午谷,一举攻破长安!”阿斗激动得站了起来。永新不敢相信,阿斗心性怯弱,竟会有如此大胆的勇气想法。他能审时度势,分析出目前的利弊关系,一举定下江山,即使败,也不后悔,如此胸襟,她很是佩服。换了是她,即使会败,也会兵发子午谷,否则长拖下去,于地小人薄的蜀国是万万不行的。但此想法,现在她却不允!长安若破,还有一个人会凄惨一生。那是姜维!他大志未酬,如国破,那将如何是好!

“不可!”永新孤注一掷,对阿斗劝言。

“朝堂之上,岂容尔等随处发言!”诸葛亮一声令喝,她与阿斗皆是一震。永新从后帘看向诸葛亮,他炯炯有神的眼逼视着她。原来,他貌似对魏延而说,其实是在警告她不得干政!

她微微往后退,不让诸葛亮看见她。听他言语,这样弄险,会有倾覆之危,断然拒绝!她轻轻松了一口气。诸葛亮一生不曾弄险,最是万事谨慎,他如何能走子午谷,他要出祁山。永新暗里发笑,出祁山,必败无疑!她明白,诸葛亮并非缺乏弄险的胆识,只是他有他的顾虑,他要顾虑到蜀国的千秋万业,正因此,却束缚了他的眼光战略。他终究只是一个清廉刚正的权臣罢了。无论如何,她是松了一口气。

天象已有异动,天狼犯境,大破之凶,不主战事。紫薇星再次入主北方玄武之地,与北魏有利。想必是诸葛亮定知自己寿数将尽,不得为而为之,以报刘备知遇之恩。但,只怕此次出师,于蜀国国运怕是会有所改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