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良好拾光,岁月静好(3)

作者:蛮夷女施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写信

自从诚如公子离开荆府以后已隔三个多月,阿静和复拾每天都绞尽脑汁该怎么制造二人相见的机会。公子虽说来日方长,但并没有表明她们可以登门宰相府,可也没表明不可以登门。阿静觉得找难民簿,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登门拜访,却被复拾极力制止,说:“女子成婚前不可贸然与未婚夫相见”。

阿静无语,:“那你要是想人家了怎么办?”

复拾说:“那就休书一封,聊表相思之意。”

阿静头大,“可是你们还有两三年才能成亲,这要写多少封信?!”而且阿静没怎么读书也没怎么学写字,只是以前流浪乞讨的时候,有在学堂外面扒着窗,看老夫子教书,知道字长啥样,就是不知道怎么写。但复拾外婆对复拾要求严格,不但自己教,还让复拾上学堂,说:别人家有的,咱家也必须有。于是写信这种事,就成了复拾的工作。

我们就写信与诚如公子维持了小几年关系,期间还是阿静绞尽脑汁,既然平时不能随便相见,可是这逢年过节出于礼数公子也不得不上门问候吧?于是每次找借口约诚如公子到府上来,除了什么中元节,中秋节,诚如公子的生日,复拾的生日,再伪造个阿静的生日之类的。哦!为什么伪造阿静的生日呢?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她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于是就用了与阿良相遇的日子,12月20号。诚如公子每次来都是彬彬有礼的样子,待阿静和复拾都很客气。而且每次来都会给阿静带小礼物和各种好吃的!

这一天,复拾终于耐不住阿静死皮赖脸的相求,便休了一封登门贴,答应阿静上门拜访诚如公子。我们在房间里找到一些以前复拾娘亲留下来的笔墨纸砚就开始写信。

别说上过学堂和没上过学堂的就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当你想要询问公子何时方便登门拜访时,让阿静写的话,可能就是:公子,近来可好?何时有空?我有要是想找。……

让复拾写的话,就是:那日与公子匆匆一别,公子心细,免吾于更深露重,不知公子近来可好?知公子忧心难民,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不知身体依旧无恙?切勿过度操劳,也让吾安心,不知公子何时有空,吾带羹匙糕点登门拜访,聊表心意。落款:复拾

瞧瞧!礼貌的问候,真切的关心,还带随手礼,复拾真的太会做人了,要是我收到这封信,我也一定会心花怒放的。

托小斯送完信,复拾就每天抓着阿静开始练起字来,手把手的教,大有要培养才女的势头,动不动就抽查,别看复拾一副文文弱弱的样子,生起气来可凶了,吓得阿静忙不迭的在纸上画起了谁都看不懂符咒,气的复拾拿着鸡毛掸子就要往阿静身上招呼。正当屋里乌烟瘴气的时候,送信的小斯回来了。还好这后院平时不怎么被外院待见,因为外面的人说,家里不养闲人,荆老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没有放下人来伺候,二人在后院住的也比较随性,在外人面前时就装作主仆,当然,是复拾假装阿静的随从,在后院内就是阿静照顾复拾。

回信时已过三天。阿静疑惑,他到底是真忙还是故意托三天才回信呢?明明两家府邸并不算远啊。复拾倒是很开心,没想什么,打开信后:明日午时有空。

……

第二天一大早,复拾就拉着阿静进厨房,乒乒乓乓的开始捯饬厨房里的器具。复拾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带时,外婆就手把手的教复拾做一些简单些的糕点,烹饪,熬汤等等,所以做饭对复拾来说就是信手拈来。但对于阿静来说她就没那么丰富的经验了,她在境外时父母自己都吃不饱,更别提养活一个娃娃,所以就将两岁多的娃娃和家里仅剩的粮食扔在家里,自己逃荒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她打小就吃都吃不饱,饿得狠了,不管生的熟的,好的坏的,只要吃不死就往嘴里塞,活着最重要,更别提她有没有机会接触那些新鲜的食材,再花心思把那些食材变成美味的菜肴。所以她到荆府后,食量惊人,简直就是要把上半辈子没吃的东西全吃回来,体重直线飙升,有时候她都想住在厨房永远都不出去。阿静的彪悍形象在府中也是人尽皆知,而且又是宰相府的媳妇儿,身份特殊,所以只要她开口想吃什么,别人倒也不敢不给,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

阿静其实很羡慕复拾,至少她身边有个疼她呵护她的外婆。她连一些美好记忆都没有,直到遇到阿良,直到遇见复拾。她曾与阿良相依为命过,也曾与复拾相依为命过,这些对阿静来说已是全部。

登门

下午她们坐着马车去了宰相府,手牵着手在客厅里等候。不一会儿,阿里就来请她们去竹林里的凉亭见公子,说因为最近公子都是在外安置难民,很难有休息的时间,所以现在在林中的书房里休息,听到我们上门了才约在最近的亭子里见面,还希望我们可以谅解他家公子。

阿静简直快要抑制不住激动的心了,忙问:“书房离凉亭有多近?特意让公子出来一趟我们实在是过意不去,要不我们直接将吃食送去书房可好?”阿里却说:“公子的书房一般不接待外人的。”

阿静想翻白眼:复拾都是你家公子未来的媳妇儿,也算外人吗?不过,毕竟还没过门,人家那么说,咱也不好意思再说些什么了。

见到公子后,我们都互相行了个礼,阿里便退下了。复拾正犹豫着要不要退的时候,公子开口说话了:“阿静姑娘要是怕生,便一直与复拾姑娘待在一起也无妨!”两人一听放下了心,复拾将一些糕点和汤羹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公子对着石凳伸出手:“请坐,阿静姑娘也坐吧。”

此时公子正在收拾一些诗集和名画,复拾眼前一亮,问道:“公子平日也喜欢这些风花雪月?”诚如公子一听笑道:“怎么?阿静姑娘也喜欢这些吗?”说完便转身走入亭子的屏风内,将书放进去,再回来坐下。复拾小脸一红,“以前闲暇时偶尔会看一看。”

两人随着就聊起了一些诗词名画,聊的热火朝天。阿静无奈,心想:果然,还是城里的人会玩儿!她一时半会儿也插不上话,就拿起了糕点慢慢的的吃了起来,还偷偷瞟了一眼莲藕排骨汤,那碗莲藕排骨汤是复拾给诚如公子做的,她特意交待阿静这个饿死鬼一定不要碰那碗汤,其他的吃一点点没关系。为此,阿静还委曲地问复拾以后是不是有了诚如公子就不要她了?

这时诚如公子冷不丁的问了句:“复拾姑娘也喜欢诗集吗?”阿静一时没反应过来,她这会儿边吃边扫视周围,寻找书房的位置。复拾用胳膊捅了一下阿静,阿静这才反应过来。哦!这时的诚如公子正在与“复拾”说话。她急忙道:“我不喜欢这些东西,我喜欢吃,公子也吃一些吧!阿静的厨艺顶顶好,再不吃就凉了。”

说完阿静小心地看了眼复拾,复拾小脸通红的瞪着阿静,仿佛再说孺子不可教也。再转过头看到诚如公子似笑非笑的盯着自己。阿静觉得自己让人看了笑话,无奈的将那碗莲藕排骨汤推到公子面前,“公子快尝尝吧!这可是阿静特意煲了好几个小时的,凉了就可惜了。”

公子笑笑端起碗,喝了几口汤,颇为诧异道:“这是阿静姑娘煲的汤?”复拾不好意思地点头,公子朝复拾温柔的笑了起来:“阿静姑娘的手艺真不赖,我已许多年没喝这么正宗的江南吃食了。”

阿静一听这话:“公子莫不是也在江南地带小住过?否则怎会记住江南的口味?”公子回答:“是啊,在下回府之前一直住在江南。”阿静又问:“公子当初是如何走失的?”她其实已经听荆老爷说公子是年幼时走失,十五岁才被接回京,然后过了一年才与荆家再续婚约。公子此时笑而不语。

阿静也不意外,只是趁着公子好心情咧着嘴:“公子的才情真是令小女子钦佩不已,我们阿静素日无事也会对着窗外桃枝吟诗作赋,只是我是个不争气的,不爱这些风花雪月,所以她在我身边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不知道公子可否割爱,送几本诗集给我家阿静,或者让阿静去书房里挑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也不枉她一大早给公子煲了几个小时的汤?”复拾紧张的看着公子,因为她出门之前就和阿静一起谋划着如何进入诚如的书房里拿难民簿。公子哼地笑了出来:“吃人嘴短,只是在下的书房从不接待外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