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还是个小团子+番外(163)

作者:一七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冯子良并不像韩五郎他们,他才是真正的寒门出身,能有幸到勤政殿当值,还是因为在武举里头展露了头角,被圣上看重了。他出海之前已经知道太子殿下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所以出海后,哪怕路上再艰难他也让船队继续走下去了,好在结果还是好的,不少人仍平安归来了。

赵元邑满是赞许:“幸苦子良了,这一路下来怕是吃了不少苦头吧?”

冯子良苦笑一声:“苦头但也没有什么苦头,就是遇上了一场风浪,几艘海船直接葬身海上,连打捞都不知道该从何打捞。”

“天灾人祸,不必自责。”皇上说完皱着眉头,心里却更加坚定起来,往后绝对不能够让太子出海。

不管人带的人再多,也不管船上有多少的火炮利器,要是遇上大风大浪照样还是会葬身鱼腹,只有留在京城里头好好的待着才是最安全的。

眼下并不适合继续说这些话,赵元邑心中已经做好了决定,等待会儿下去便去补偿那些人家。事关人命,务必要好生善后,不能寒了百姓的心。这都是后话了,当下,赵元邑又问起了他们此行都到了哪些地方。

冯子良刚想回话,皇上却打断道:“你急什么?还是先让他们都把东西卸下来搬进宫吧,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等回了宫,还怕没有时间给你问清楚?”

赵元邑只能听他父皇的。

周边围观的百姓们,早就在等着这一刻了。当他们看到一个个侍卫上了船,将船上的东西搬下来之后,都踮起脚尖往前看。

说的路边的士兵他们贸然冲了过去,拿着刀架在众人前面:“都往后退!”

要是平常看到士兵拿刀,估计这些人早就吓破胆子了,可现在不一样,哪怕前头有刀,他们也愣是不往后退。

圣上在这儿呢,官兵不会伤人的。

不多时,那一箱箱的东西就已经搬得差不多了。

箱子盖上的那些,百姓们便是想看也看不出来,可是那盖上的东西并不多,大多数东西都是敞着放的。众人还看到,里头好像还有不少他们不认得树种花草,看着奇奇怪怪的,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关键是这样的东西还有不少,放眼望去,几乎占了大一半儿。

赵元邑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眼睛就亮了。

他猜测得果然没错,等他们回宫之后,冯子良就带着人同天家父子二人解释了一番这些东西的来历。

“微臣领着人一路往东行,那东边是一片宽阔的海域,比我们之前见过的任何一片海都要大。我们在海上漂了几个月,期间一直往东,行了半年有余,走了不少弯路,这才找到了一处地方。那地方在此之前还从未有外面的人造访过呢。我们在那片地方逗留了几个月,将船上的东西卖的差不多了,又用卖回来的钱买了这大批的种子。”

系统站在后面,听着这些话对这些人佩服不已。

这可是第一批抵达美洲的人,真的不容易。因为怕人怀疑,赵元邑只给了他们一个大致的地图,说这是他从在花剌子模的一本古书上看到的地图,那地图也不过只有一个大概的模样,难为他们了,竟然真能找得到。

冯子良又让人拆开了几个袋子。

系统跳过去一看,立马兴奋起来:“是土豆跟红薯呢!还有玉米!”

这两个东西赵元邑都听系统提到过,知道是个宝贝。

皇上却差异地看了这肥猫一眼,问赵元邑:“它怎么突然就叫唤了?”

赵元邑轻轻提了一下系统:“大概又抽风了吧。”

系统哼了一声,压根不愿意再搭理他。

不过东西是好东西,不仅系统知道,冯子良他们亦知道:“这三样在当地都是粮食,而且产量极高。”

皇上立马追问:“有多高?”

“这……”冯子良犹豫了一下,“微臣并没有具体的称过,只是看到当地人收这些东西,小小的一片地,就能种出许多的东西来,当地人也都是靠着这些东西果腹的。”

户部的程尚书走了出来,带着几个人对这些东西考量了一番,又问他道:“你们可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怎么种的?”

“知道。”

那就好……皇上跟程尚书同时松了一口气。

就怕这些东西拿回来了,都不知道怎么着,那岂不是白跑了一趟?

除了这些种子,冯子良他们还带了另外许多种子回来,不过带的不多,不像这三样东西,各自就装了一船舱。

另有一物,冯子良需要同圣上还有太子禀报:“属下等几个回城的时候,途经一片炎热的地方,那地方中年湿热,里面许多树都是咱们这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所以这树种便带了不少回来,只是那些东西只怕不能适应京城这边的气候,属下回大魏之后,丢了一大部分在两广南部,让当地的官府帮忙照看,只剩下了两三株带回了京城来。”

说着,冯子良打开另外几个袋子。

赵元邑立马上前查看。

冯子良其实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用没用,只是看着觉得有点奇怪所以带回来:“这树必须得常在湿热的地方,刀割开之后会流出黏糊糊的东西,当地人把这东西叫做眼泪树,用土法处理之后,能弄出极有弹性的容器。”

说着,冯子良又拿出来一个看着球状的玩具,只是那东西极有弹性,扔到地上还会弹起来。

这——段侍郎迅速地看向赵元邑,赵元邑也看了看他。

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样东西。 冯子良挠了挠头:“微臣也不知此物能否有用处,只是看着船中有空余的地方,所以才带过来了。”

“有用,有大用!”段侍郎激动地接道。

周围百官不知道他肚子里头卖的是什么药,不过工部近年来就喜欢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他们说有用那就有用吧。

断侍郎是真觉得有用,看到这东西的那一刹那,他就想起了车轮。

赵元邑也一样,他开始庆幸这回让冯子良带人出海了,这脑袋灵活就是会办事,这么轻轻松松就把他的问题给解决了。

那几颗眼泪树,最后就落到工部的段侍郎手里了。那个球他也看过了,弹性是有的,这是车轮的话还不够,这个新东西在段侍郎看来可是大有作为的,端看他们怎么用了。

除了工部,司农司也忙碌了起来。好在这回出海的人多,大多数人也都看到当地土著如何种红薯种土豆的,他们帮忙,培育种子的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这海船回程的消息,没过多久便传得沸沸扬扬。只是听说他们回来并没有多少金银,有些人不禁怀疑,那钱财是不是被他们给私吞了?

如今正在待嫁的叶钟灵听到这些留言,当真是哭笑不得。

这些人眼里就只剩下钱了吗?怎么看,都是那些种子比较值钱啊。

如今或许看不出来这件事情,但等到那些种子种出来,总会有人明白这些种子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第136章 太子婚礼

不管怎么说, 冯子良他们能平安归来,终究还是一件极好的事儿。

对于那些没能平安归来的人,朝廷这边也都做出了补偿, 且给的补偿很是丰厚。虽然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一条人命,可是残忍的, 对于不少人来说一条命还值不了这么多的钱。

因为朝廷给的赔偿足够多,所以这不就又有不少人盯着下一回出海的船队了。

这回过去探险的,如今路线都差不多摸清楚了, 下回过去的危险便又少了许多,虽说的确有不少人想不通这回他们为何没有带多少银子回来, 不过还有消息灵通的人早已经打听清楚了, 知道海那边的地儿确实有不少银矿。只是他们这回带的多是种子树木, 嫌弃金银太沉, 所以就没怎么带了。

真是暴殄天物啊,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怎么能比得上金银呢?

不理解的人固然不能理解, 可就冲着这一句,就有无数人想要跟着一道过去见识见识。当然, 主要还是冲着金银去的,见识都还是其次。

那些大商贾已经在找人疏通关系了,想要看看到时候能不能自己雇几条船跟在朝廷的海船后头。

赵元邑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这回出海, 他打算派一支军队前去驻守,然后派遣官吏去学习当地的语言, 语言不通, 说什么都是白搭。等到那边的情况稳定下来,在与当地人合作开厂,至于这开厂的钱,他打算让那些大商贾来出, 朝廷只人一股,只占名分去却不如何干涉。到时候卖货也让他们卖,随便他们卖的什么地方,得到的钱也可以给他们分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