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突起,风岐单手捏出一道风刃,唰地往客堂顶上甩去,只闻屋顶发出轻微“喀啦”声响,柳沂人已仗剑跃出,朝那道转眼消融于月色中的身影追去。风岐看了曾弋一眼,见她点点头,亦飞身追逐而去。
这长夜因为不速之狗的到来变作了无眠夜,曾弋在模糊不清的幻影中感到一种令她熟悉的不安,然而这不安的来处仍藏于云雾之中,让人摸不着头绪。
“掌门师兄,你看出那是什么地方了么?”她问乐千春。
“有城墙,料想不是皇城,便是边陲。”
“依我看,”一个声音从周沂宁袖中传出来,“那就是申屠城。”
周沂宁悚然一惊,打到一半的哈欠突地变成呛咳,坐在客堂椅子上咳得弯下了腰。
“申屠城?”曾弋与乐千春同时重复道。
春生已经被周沂宁手忙脚乱地从乾坤袋里请了出来,双手捧着送到了师父和师叔面前。
“是申屠城,那城墙我熟,俱是黄沙所筑,与别处有些不同。”春生一双浓眉大眼,全靠周沂宁妙笔绘就,此刻坦然盘腿坐在曾弋与乐千春之间的茶几上,让人觉得他好像生来就是这般模样,不记得他也曾有张清秀的脸。
乐千春捻须沉吟片刻,又转向曾弋道:“所说是申屠城,我也略知一二,便是从前的柳林镇。”
原来,沥日堂被毁后不久,柳林镇也很快在战火纷飞中毁于一旦。
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的极乐神君像,曾给过他们短暂的安宁。只是令弋公主乃厌神真身一事传遍中川大地后,极乐将军被杀一事也转眼人所尽知。一个被儿女私情所困,最终被妖女所杀的神君,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还有什么值得被崇拜、被纪念的呢?他的面具便被摘下来,被用脚跺碎,扔到了火堆中作了柴,或是落进水塘里,长满青苔与水草,成了蝌蚪和游鱼们的乐园。
然而,战火并不会因为人们们抛弃神祇、改换信仰就避开这个沥日山下的小镇。冰凉的刀锋划过榕树下王家当家的脖颈时,他想起了那日为着划断了风筝线而亲自登门道歉的仙君们。他们白衣翩翩,他们道骨仙风,他们的长剑上,定然不会沾染凡人的血。
他们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救我们?
满天神祇,竟无一能保佑我们了吗?
他定定地望着墙上被砍得七零八落的面具,斑驳的泥墙上,仅剩一个额间生莲的女神,正睁着空洞的两眼,无声地俯瞰他被长刀割下的头颅。
“柳林吗……”
“对,百余年前,柳林镇的废墟上,一夜间不知为何突然出现了一座城池,黄沙垒墙,宽逾百丈,就在山下生了根。城主为城中一大家族,名唤申屠,世代相传下来,这城便被人们称作申屠城。”
乐千春小心地避开了“沥日山”二字,曾弋点点头,不再说话。
“什么大家族,”突听得一阵尖细的少女嗓音响起来,“不过是鸡鸣狗盗之辈,也配称作大家族……”
就连沉默不动如李沂世般,也忍不住转头循声望来——那个此前被桃舒前爪拼命推开的纸皮姑娘,此刻赫然正坐于长几之上,口中振振有词。
“……反正这城中就没一个好人!”瞧她举手投足那般浑然自在的样子,估计在众人观玉蟾幻影之时便已栖了上去。
“你这是……你,嗨!算你有眼光!”周沂宁双掌一拍,此前那些微郁气一扫而空,都忘了嘲弄她之前的嫌弃。
“姑娘……”倒是浓眉大眼的春生不紧不慢地开口道,“一竿子打倒一船人,不太好吧。”
曾弋揉了揉眉心,拦住了叉腰而起的殷绿珠。
“绿珠啊,你来太荒门,是为了找我吗?小九呢?是不是也被困在城中了?”
绿珠这才反应过来,哇地一声坐地大哭,“呜呜呜……九叔,九叔……被妖怪抓起来了……”
周沂宁心急如焚,“哎哎——你别哭啊,不是,你哭也别这样抹眼泪啊——诶?哭吧哭吧,哭个够!”急了半天,周沂宁才反应过来,纸皮人哪儿有眼泪可流,上次姚七娘那双目血泪,都不知是中了谁的诡术。
殷绿珠坐在案桌上揉得手上纸皮都皱了起来,发现堂中数人尽皆端坐不动,恍若未闻,这才抽抽噎噎收了干嚎之声。“你去救救九叔吧,好不好?”她拽了拽曾弋的衣袖,只见她轻轻挪开手指,眉心已经揉出一团红印。
曾弋叹口气,转头对乐千春道:“掌门师兄,无诸国暂时便不去了,我得去他们说的这申屠城看看。”
“你……”
“不碍事,没关系,我可以,”曾弋松开捏紧的指节,“总有要面对的那一天。先生……应该也不会怪罪我。”
“我与你同去。”是从夜色中回来的风岐。
周沂宁闻言,朝师父看了一眼,果然见他眉中更添了些焦虑。
你同去了,师父才要担心呢。他若无其事地系紧乾坤袋,踏着月色一个人先回了房。
月色越过山巅,渐渐被朝云驱散。只有风岐带回了一片被扯破的夜行衣。
此人不仅速度奇快,在被风岐抓住的瞬间,竟能如烟般消散在他手中。本抓住此人,再询问些申屠城的细节,如今只有先行赶过去,随机应变了。
-
翌日天光微明,封远讯便得知了曾弋行将前往申屠城的消息。
“仙君,你不是答应老夫……”他将茶杯匆匆往桌上一放,热水溅出来,烫得他不由得“嘶”声。
曾弋道:“抱歉,封大人,救人要紧,待我等从申屠回来,再行前往罢。”
封远讯急道:“事有轻重缓急,我原不该强人所难,只是无诸一行,关系的是天下社稷、民生安宁,孰轻孰重,仙君深思啊!”
曾弋道:“大人所言甚是,只是我以为,二者并非不能兼顾。”
封远讯道:“如何兼顾?申屠城一行,神鬼不知,延宕数日亦可,数月亦可;而帝后嫡子已诞,那妖道随时可能重现,一旦他卷土重来,救得区区一申屠城,救不了全天下,这救,又有何益!”
曾弋望着激动到声音发颤的封远讯,深深吸了口气。封远讯不是第一个这么质问她的人,本以为救人很简单,却不想要面临选择的艰难。
“我会尽力的,”她说,“封大人,你信我,我会尽己所能。申屠城我要救,天下我也要救——况且你我怎知,在这背后隐藏的,不是同一股势力?”
封远讯见她主意已定,只好长叹一声,不再开口。
曾弋起身告辞,走入太荒山初夏的晨曦中。朝霞已在远山上映出琉璃般的光影,那道瘦削的淡青色身影转眼便在这幻彩中消失了踪影。
“冬晖,”封远讯端坐在椅子上,脸上晦暗不明,“夏泽呢?”
“尚未归来。”
“该回去了。”
-
初夏和风穿过绿树成荫的村庄,了嗔一袭灰袍,坐在树影下,手头端着一个农家陶碗,里头是一碗沁凉的井水。
他身后的篱笆院里,农妇正将浆洗得发白的衣裳往竹竿上晾,一边用敞亮的嗓门跟篱笆外远道而来的大师说话。
“咱们这儿南来北往的人挺多,也没见过您说的黑衣女子,若是还抱一小儿,那就更不曾见过了……”
“那,近来可有什么怪事发生?”
“怪事?”农妇利索地将衣袍长袖扯了扯,原本拧得皱巴巴的袖袍便抻直得跟张宣纸似的,映着烈日白光让人睁不开眼,“咿……近来也没听说有什么怪事发生。嗨,要是有什么事,申屠城里那位少城主,定会出城来的。”
“唔,是了,此处已是申屠城境内。”了嗔喝了口井水,果真如农妇所言,入口十分解乏。他自忽沱河追着将离而来,一路东行,所见村庄一切如常,只是人影稀疏,独独路边这一家,还有个农妇在院中洒扫浆洗。他便过来打听一二,农妇淳朴好客,硬要留他歇脚,还特地从屋前井中取了水来,说自家井水远近闻名,甘甜可口。
“果真甘甜。”了嗔喝了半碗,转头盯着小院中明晃晃的烈日和斑驳的树影,眸色微暗。
“嗨,那申屠城中人也都这么说!我家这老头子啊,每日一早运水进城,不出晌午便可售完……看这日头,他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咧。”
农妇围着竹竿绕了圈,三下两下将所晾衣物尽皆整理妥当,便要弯腰去端木盆,突然觉得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