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正中蒋欣阮下怀,若箫素中毒身死,那就一了百了。
若她敢去状告自己,她同样有办法倒打一把,将其归咎与箫素在编自导,意欲栽赃她这个郡王妃。
蒋欣阮的安排甚是缜密,甚至就连人证物证都替箫素罗列完整,堪称滴水不露。
只她没想到的是,当她声情并茂的演了一场堪称完整的戏后,得到的却只是傅决的冷眼旁观和箫素的戏谑讥讽。
“蒋欣阮,你若将这些小聪明用在顾锦璃身上,你当初也就不会输得那么惨了。”傅决毫不留情的掀开蒋欣阮的伤口,顺便又撒了一把盐。
蒋欣阮先是愣了愣,随即恼羞成怒的问道:“表哥,你不信我?”
傅决被屡屡打压,本就心烦气躁,再看蒋欣阮只知拈酸吃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蒋欣阮,你若有本事就使在顾锦璃身上,你若再在我府中兴风作浪,便回英国公府冷静去吧!”
当着箫素的面被傅决如此训斥,蒋欣阮脸上火辣辣的疼,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噼里啪啦的往下落。
箫素轻笑摇头,嗔怪道:“郡王未免太不懂得怜香惜玉了,有话不妨好好说。”
“小贱人!少在那假惺惺的,我不用你装好人!”
箫素一改往日的天真烂漫,她用一双微微泛绿的眸子盯着蒋欣阮,宛若草原上最凶残的狼,“郡王妃,我与郡王乃各取所需,无关男女之情,你不必将我当作敌人。
大梁不需要北燕的皇妃,我北燕公主也志不在此。
如今郡王身处劣势,共同抗敌才是最重要的,你若不信可去尽管去问国公爷。
国公爷是郡王妃的祖父,总不会偏帮我这个外人吧?”
“你说什么,祖父早就知情?”蒋欣阮看向傅决,从傅决冷淡的目光中看到了答案。
“怎么会这样……你们为什么都不与我说?”这个答案并未让她心安,反是让她更加受伤。
箫素微微翘起嘴角,语气不冷不热,玩味的道:“听说郡王妃屡战屡败,数次折在了顾锦璃手中,如此也难怪国公爷对你心灰意冷。”
这个认知让蒋欣阮更加恐慌,因为她深切的知道在祖父那里失去价值无异于一颗废子,随时都会被抛弃。
箫素起身,莲步轻移行到蒋欣阮身边,她将手轻轻搭在蒋欣阮肩头,附耳轻语,“郡王妃的表现的确让人失望,也难怪你斗不过顾锦璃。”
蒋欣阮收回思绪,冷冷的甩开箫素的手,“你少在那说风凉话,有本事你去收拾顾锦璃给我看看!”
箫素拂了拂手,漫不经心的笑起,“顾锦璃是个极聪明的女人,想对她下手,很难成功。”
蒋欣阮冷笑一声,“说到底还不是没本事,装模作样说那些大话做什么?”
箫素啧啧摇头,叹声道:“郡王妃可让我说什么好,你为什么一定要把视线放在顾锦璃身上?
世上没有任何人是无懈可击的,单看你攻击的是她的软肋,还是正面迎击她的拳风。”
蒋欣阮皱眉,“你的意思是让我针对顾锦璃的家人?”
见箫素默认,蒋欣阮不屑的道:“你对顾锦璃真是一点都不了解,顾府门第虽不高,但顾府众人极其和睦,难以离间。
况且顾锦璃的父亲狡诈如狐,顾府并不如外表看起来那般软弱可欺。”
箫素用一种失望的目光看着蒋欣阮,“顾锦璃的亲人难道只姓顾吗?”
蒋欣阮一怔,“你的意思是……”
箫素抬手轻抚着头上系着的小铃铛,笑的意味深长,“顾锦璃的母亲柳氏性情简单,她尚有一弟弟在世,虽说已多年未来往,但若得知自己的外甥女飞黄腾达,想必定会愿意前来分讨一杯羹。”
小门小户虽掀不起大的风浪,却更容易下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纵观历史,因外戚而折损前途的妃嫔可在少数?”
傅决惊喜的望着箫素,没想到箫素竟能在短短时间查到如此详尽的讯息,他倒真得了一位贤内助。
傅决眼中的赞赏让蒋欣阮察觉到了危机,她连忙主动请缨,“郡王,此事就交给我吧,我一定会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
傅决虽不再信她的承诺,但箫素毕竟是外族人,对大梁不甚了解,便答应了蒋欣阮的提议。
蒋欣阮立志要扳回一局,立刻着手去办。
傅决望着箫素,含笑道:“你这个主意甚好,我虽将事情交给她,但功劳还是你的。”
箫素却莫不在意的一笑,冷幽幽的反问道:“郡王真以为如此便能扳倒良王吗?”
傅决蹙眉,不明所以。
箫素冷笑回道:“我不过看郡王妃太过清闲,才给她找些事做,顺便给良王夫妇添些乱罢了。
圣心不会因为顾锦璃的几个穷亲戚便有所改变,郡王若想要那个位置,若得不到圣上的偏爱,便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
傅决瞳孔一缩,显然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箫素眼中划过不屑,大梁的皇子真是无能,如何与他北燕儿女相比!
箫素讥笑道:“郡王不会还没做好这个打算吧?不然您以为国公爷为何想要促成你我?
郡王,此事早已容不得您犹豫了,您没有别的选择了。”
箫素走上前,眸中是毫不掩饰的野心,她贴近傅决,吐气如兰。
傅决却从无法从她身上感受到半分女子的香软,他看到的是比他更贪婪冰冷的女人。
“也不知道郡王妃能为我们拖延多少时间,我们还是趁此机会好好相商大事吧……”
第310章 及笄之礼
乾坤殿中,傅凛呈报建明帝他负责的一些政务,恭敬的垂首听命。
建明帝细细看过,满意颔首,不吝赞赏,“行事周到,处理的十分不错。
老六若有你一半懂事,朕也就不用操心了。”
“父皇谬赞了,这些都是儿臣应做的。”傅凛垂眸答道,神色恭谨。
傅凛轻抬了下眸子,望着端坐在桌案后的威严帝王,缓缓开口道:“父皇,五弟纳了北燕公主为侧妃,大皇嫂又与南疆公主渊源颇深,相信大梁边境可安,国无战事,百姓也可安居乐业。”
建明帝点点头,脸上也有笑意,“国泰才能民安,和平是对天下所有百姓的庇佑。”
虽前北燕王箫夺余党仍存,但他已与北燕使臣讨论过这个问题,如今的北燕皇室比大梁还要忌惮箫夺,愿意全力配合大梁铲除箫夺余孽。
一山不可容二虎,一个国家也容不得两个帝王,北燕王可能比他们还要痛恨箫夺。
建明帝虽对傅决的态度持有怀疑,但两国至少在表面结下了秦晋之好,箫素留在大梁,也可算作质子。
而且最让建明帝开心的是,傅决与箫素算是私定终身,终归不大光彩,北燕自然没有面子再来求娶他的公主。
虽说就算北燕求娶他也不会答应,但难保会有些不长眼的大臣讨人心烦。
傅凛见建明帝甚是开怀,便也笑着感慨道:“常言道行善方能积德,如此看来古人所言不虚。
若非大皇嫂收留南疆二公主,当初在围场苗洛殿下怕是也不会心甘情愿出手相助,此番最大的功劳当属大皇嫂才是。”
建明帝的墨眉轻轻挑动了一下,他眯了眯眼,很快笑起,“你说的不错,灵毓此番确有大功。”
建明帝端了茶盏,和颜悦色的看着傅凛道:“行了,你回去歇着吧,无事多去看看你母妃。”
“是,儿臣告退。”傅凛躬身出殿,父子慈孝气氛和乐。
陈总管见了也忍不住夸赞道:“若是五殿下也与三殿下一般,陛下也就不用忧心了。”
建明帝冷眸扫过,语气莫名,“你也觉得三殿下很好?”
陈总管心中一凛,强烈的求生意识让他察觉到自己犯了错处。
陈总管冷汗渗出,忙道:“陛下的皇子们自然都是好的,奴才只是见三殿下友爱兄弟,谦让恭顺这才多了句嘴,还请陛下恕罪。”
陈总管自知失言,陛下虽信任他,但这不代表他说话能够毫无顾忌。
相反,他做为陛下身边的人,最不该的便是妄议皇子,否则难免有党争之嫌。
见陈总管面如土色,建明帝斜了他一眼。
他未想追究陈总管,但偶尔还要敲打敲打。
他眯起冷凝的眸子,望向窗外,以前他也以为老三是个好的,聪明稳重,对兄弟也算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