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门风光(40)

作者:清风而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止是他,楚干同样很羡慕,他也想吃卤肉饭,但他也很撑。

唯有楚大公子楚蘅矜持点,不过他这一上午也吃了不少。

杨家人吃完午饭就去休息了,家里没给楚蘅他们睡觉的地方,杨舒就找了两把伞,带他们去看水车。

路上,楚干凑到杨舒身边跟他说,“杨老板,你们家不打算修房子吗,我看你们家人这么多,住着也挺挤吧。”

“而且来了人也不太方便,我觉得你们可以修个大点的房子,住着也宽敞,你说是吧?”楚干看杨舒的眼神还挺期待。

接着又补充,“要是你银子不够,我借给你啊,哦,对了,有赏赐,因为那个水磨,上头赏赐了不少东西,这回我们也带了一些给你,早上下马车急,忘记给你了。”

楚干说这话意思很明显,想房子休宽点,往后他再来蹭吃蹭喝有个地方歇角,现在天热还好,那要是天凉了总不好也坐在院子吃东西,多影响胃口啊。

杨舒听完笑了下,“那我考虑考虑。”

“考虑什么啊,这房子早修晚修早晚都要修,你们不是刚弄忙完嘛,村里闲着的人肯定多,你正好趁这个时候找人修了呗,要是你们村里没合适的,我在县里也你找也行。”楚干继续游说。

修房子这事杨舒也不是没考虑过,不过那个时候银子不多,想修个大点的银子不够,修太小了还不如不修。到后面就纯粹是忙忘了。

现在楚干一提,杨舒觉得是该修了,别的不说,就是这天也快冷了,这儿没空调暖气更没什么羽绒服,大冬天估计全靠一身正气熬,现在的屋子冬天住着的确不舒服。

“不用你找,我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要是他们觉得行就修。”

楚干一听这话高兴了,“那你一定要好好跟伯父伯母说啊,银子不够你找我啊。”

这殷勤的样,让跟在后听到他们对话的楚蘅觉得实在没眼看,把人拉到了身边,对杨舒道:“你家房子的确是修一修的好,等生意做起来了,有人来你们村子一看你家住的太不像样,怕会看低几分。”

房子车子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一定的身份象征。

虽然说本来就在乡下,也不会让人高看多少,但有个好房子肯定是让人高兴的。

“嗯,我回去就跟家里人说,对了,大公子,你刚才那话的意思是有人想来我们村子买货?”

楚蘅点点头,“臭豆腐螺蛳粉在京都小有名气,但其他的地方还没有,会做生意的商人估计已经在来东山村的路上了。”

孙老爷也接话,“我手下的商队也走了这么久了,路上遇着的人肯定不少,估计也有不少人想做这生意的,这事瞒不住,一打听就能打听到。”

跑商这事不能吃独食,否则谁也不知道路上会出现什么事,孙老爷是交待过手下人的,有人打听他们就实话实说,总归大渝人多,生意也抢完。

杨舒听他们说完,心里有了想法,“那看来,我不止要修自家宅院,还得修客栈供这些来买货的人住了。”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架水车的地方,高高大大的水车就立在河里,杨舒让他们看着,他去放了水,水流冲下来推动水车,水车旋转,上面的木板拍打着水,水花扬起落向边上的田地。

也带来丝丝凉意,解了这天的炎热。

第59章 完结

水车的震撼效果对楚蘅几人来说并不大,只稍稍有些意外,借着水花带起的凉意问起了关于水车的详细情况。

杨舒又结合实际再跟他们说了一次,在场的人都听的很认真,让杨舒有种自己是在当老师讲课一般。

看完水车,又绕着村子走走,消化的差不多了,杨舒又带着他们回去,然后继续做吃食。

这天几个人走的时候那是全撑的肚皮圆滚滚,走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吃食回去,楚干上车前摸着肚子说,“要天天这么吃,我迟早得成个大胖子。”

然后就被他哥敲了下脑袋,“你倒想天天吃,有人天天给你做吗?”

同样的东西,也不知为什么,杨舒做出来就是比前其他人做的味道要好很多,若换成别人做的,他绝不可能吃这么撑。

楚蘅对杨舒说,“味道都成,就按你之前说的,这边能做的那你就开作坊生产,要不能的你就找人把做法写下来,我安排人直接去京都,现做现卖。”

杨舒没什么意见,说把那些吃食的做法写好后就给他送去,螺蛳粉和臭豆腐还是跟往常一样供应,虽然生意没从前那么好,但也没差太多,而且味道好,别家的也比不了。

楚蘅他们离开后,晚上杨舒就同杨家人说了新开一个作坊,然后修房子以及修一家客栈的事。

新作坊做零食,房子自家住,而客栈给来往来的商队住,至于会不会有商队来杨舒倒不怎么担心,他对自己弄出来的这些吃食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不过这摊子看起来挺大,家里人都挺担心。

杨母看着杨舒,“这作坊不用新修也成吧,那臭豆腐和螺蛳粉占的地也不大,稍微挤挤就够了。还有你说的什么客栈,这修来做什么,难不成还有人专门到村子里来住客栈?”

给家里修房子这事杨母倒没什么意见,人多,孩子们也长大了,挤在一起住是不太方便。

其他人也看着杨舒说一次性修太多,要花的银子也不少,虽然现在赚了些,但这房子一修只怕就一点不剩了。

倒是杨老汉一直没开口,杨舒听完其他人的话后就问杨老汉,“爹,你怎么说?”

杨老汉沉吟半响才说,“就听老四的,这银子是他赚的,也不是拿出做坏事,他要修就修,你们还年轻有手有脚的,银子没了还能再赚,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杨老汉一直很有想法,在很多事情上也看的通透,他这么说了,杨家其他人也不反对了。

很快,杨家就传出消息要修房子了,还要开一个新作坊。

村子里没进作坊的人都开始上杨家来打听,不过得到的答复还是跟之前一样,只收哥儿和女人,男人不收,不过修房子这活儿会请村里人,也给工钱。

作坊的事不仅东山村的人惦记,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都一直盯着呢,东山村这些人的日子自从杨家那两个作坊开了后就好过了起来,可惹人羡慕的很。

杨舒几个嫂子的娘家也找了过来,也想送一个人到作坊干活,赚些钱。

不过杨舒给提了另一个想法,他可以教这三家人每家一样做吃食的手艺,做出来的货就供给作坊这边,杨舒出钱收,然后签一个合约,前十年做的吃食都只能供给作坊,不能往外卖,十年后是继续给作坊供货还是自己做生意,杨舒不管,杨家其他人也不会强迫他们。

大嫂刘氏和三嫂徐氏的娘家人都不错,很好说话,杨舒一开口他们就答应了,甚至还觉得十年时间太短,让他改的长一些。

二嫂李氏的娘家人有些跳,李氏的哥嫂还想贪图更多,但被杨舒一个眼神就给震住了,他之前在唐家村做的事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了,这是个不好惹的,他连自己岳家的面子都不给,更不用说其他人,所以后头也没敢再说什么,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张氏几人纷纷朝杨舒道谢,杨二郎跟李氏还特意来跟杨舒做了个保证,如果李氏娘家人做出了没良心的事,那李家人从此以后就跟他们没关系了,他们绝对不帮李家人。

不仅如此,杨二郎还警告了一番李氏的哥嫂让他们别太贪,否则就一文钱都别赚。

应付完了这些人情世故,杨舒就开始琢磨起怎么修房子和客栈了,他不怎么会画图,就简单的画了个大概,打算跟等找工头后跟人比划,而里面的装修则全部由他来设计,所以就简单画了一个框架,最主要的是做家具,各种各样的。

房子还没开始修,杨舒就找了谭木匠跟邻村的几个木匠,跟他们定起了床柜桌椅这些。

等房子修好就马上能搬进去,材料不是土就是木头,修好也不用敞,能直接入住。

除了修房子外,杨舒还要写那些小零食的做法,因为他不会写字,杨三郎又回书院去了,杨舒就去县里找楚干,楚干是乐意写的,就是偶尔需要点吃食投喂,看在他干活情况下,杨舒还是愿意给他做,反正他和唐宁也要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