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文女主说要称帝+番外(229)

作者:云清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么无数人聚起来的味道又是怎样的恐怖呢?恐怕没人敢去体验一下。

不仅仅是如此,不爱干净的话,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这个年头,大夫还是十分珍贵的职业人。

即使是南玉商会,也没有在商队中安置大夫的奢侈行为。

所以最多只是带了一些药,以防万一。

如果商队中有人因为不爱干净而生病,估计再多的药也无法补充缺口。

不管怎么说,虽然很多人都嫌弃南玉商会的规矩多,可是还是照办了。

并且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点一点的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一夜之间,地盘里的人消失的一干二净,那些县城的官员自然得到了消息。

有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人却把消息报了上去,还有的收拾收拾东西跑了。

那些王爷们,太守们,将军们兵不血刃的夺取了那么多的地盘,可不代表地盘里面的人心服口服,愿意臣服。

不得不承认,南玉商会的迁徙队伍要从城中借道而行。

所以他们不可避免的要接触某些官员,希望可以获得相应的便利。

如若不然,县城里的人把城门一关,他们也想不出办法路过。

南玉商会发展的如此壮大,自然是和那些官员们打好关系了的。

按理来说,如果带着货物或者少量的人路过,绝不会受到什么刁难。

可是现在不同,现在有很多很多的人。

即使是用来拉人的三轮车,现在也有几万辆了。

不仅仅是如此,当南玉商会的人路过那个地方的时候,还会有人加入他们。而在那些官员们看来,这就是明目张胆的挖墙脚。

因为这或多或少的原因,南玉商会的人联系了大华高层,以防万一。

当云清流听到消息的时候,在各个迁徙队伍中的人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数量如此庞大,可见老百姓们对于兵役的畏惧。

不过话又说回来,十万人的食物开销也不小。

即使是一屋子的粮食,都不够他们吃个几天的。

再加上因为打仗的缘故,很少有人大范围售卖粮食。

所以迁徙队伍们吃的粮食,也要辛辛苦苦的从大华境地运过去。

在运输粮食的过程中还要保密,以免被别人发现了端倪。

毕竟现在的粮食实在是太宝贵了,早已经成为了各方势力的禁/脔。

无论是谁发现敌对势力把粮食运到自己地盘里了,还不欢欢喜喜的接收啊!

那些普通人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的,还以为南玉商会带够了足够的粮食。

殊不知那么多人,再多的粮食也不够吃的,必须补充。

知道自己又要有十万的子民,云清流二话不说就派出了自己的亲卫队,为那些即将到来的人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也让自己的亲卫队见见血,不至于成了一把锈了的刀。

不得不承认,当车队的人数多不胜数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贪婪的家伙清醒过来,抵御住了金银珠宝的诱惑。

这个时候,亲卫队就可以上场了。

当锋锐的刀刃架在脖子上的时候,爱惜自己小命的人保证马上妥协。

如果真的有人连死也不怕,那也没有关系。

亲卫队们一拥而上,再高的城墙也无能为力。

毕竟,这些县城的县令们最大的败笔就在于没有兵。

那些衙役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在没有武功的前提下,只能充当炮灰。

如果抓紧时间培养,时间也来不及。

毕竟一个普通人成为武者,至少也要几年时间。

各个迁徙队伍从远处而来,汇聚于一体。

十万多人的车队,看不见尽头。

也是这个时候,云清流的亲卫队更加的谨慎了。

他们可不相信大华带走了这么多人,那些人没有任何反应。

果不其然,还没有走上多远,敌方势力早已经埋伏好的人出现在眼前。

第137章 二二更

前来袭击的人很多,密密麻麻地数不清。如同不起眼的萝卜似的, 从哪里都可以冒出来。

云清流的亲卫队看到这一幕后, 不仅不慢地迎了上去。

在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做好了正式迎战的准备, 此时不过是终于来了而已。

同一时刻, 南玉商会的人得到了消息, 挥手让众人停下。

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是休息了, 男左女右的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的功夫,人们又回来了,三三两两地坐着聊天。

这群普通人一派安宁祥和的样子, 而南玉商会却无法保持冷静。

不少人聚在一起观看直播,严密地监视着前方的战况。

无论主公的亲卫队是输还是赢, 他们都要为此做出准备。

庆幸的是战争很快就结束了, 一来一回的不超过一刻钟的时间。

不过虽然在亲卫队的英勇的战斗下, 对方死了不少人。可是亲卫队也好不到哪里去,死伤无数。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 大家都是学了武功的士兵, 谁又能比谁差多少。

在兵将相等的情况下, 各有胜负才是常理。

敌军暂时退去了, 也到了开始处理战场的时候。

一部分南玉商会的人冲了过去, 把无论是死亡的还是受伤的军人抬进了三轮车中。

那些死亡的军人们,是送回去安葬。

至于那些受伤的军人们,则是送回去治疗。

不过并不怎么严重的轻伤,其实现在也可以简单的治疗一下。

比如吃下一颗青霉素丹,用止血球止血, 敷上金疮药,再用麻布裹起来……

然而那些已经可以看得见肠子的重伤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只能放着。

这个时候,云清流的亲卫队也顾不上悲伤,继续给商队保驾护航。

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才开辟了一条道路,说什么也不能在最后的一段路上翻车。

蔡奇志很生气,非常非常生气。

前段日子大吴没了,被一群家伙们搞没了。

至于现在皇宫里的那一位,他可不承认。

大吴没了,蔡奇志忍不住为自己考虑。

自己手里有这么多兵,又该去投奔谁了?

不对,自己为什么要投奔别人?

自己手里有这么多兵,难道不应该争夺天下吗?

心里突然有了这样一个念头,蔡奇志就再也不曾放下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无数人的招揽,选择了自立门户。

俗话说的好,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蔡奇志其实就是这样的状态,想哭都哭不出来。

朝廷有拨款的时候,他养不起手里的兵。

现在朝廷不给愤怒了,他就更养不起手里的兵了。

没有办法,蔡奇志只好吃大户。

银子也要,粮食也要,乖乖的把东西拿出来,不然小心没命了。

那些有钱人家们忍一时海阔天空,每家每户都交了那么一些保护费。

蔡奇志对此非常满意,自得意满。

只是好景不长,其他势力的人打过来了。

如果是一家势力,他倒是不害怕,偏偏是好几家。

蔡奇志二话不说,转身就跑。

反正自己手里有粮食,也有兵,还有大量的钱,不怕过不了日子。

蔡奇志带着手里下的人和物东躲西藏的,最终在福源郡落了户。

虽然这里有些荒凉,人口也少的可怜。最重要的是大户人家们都快跑光了,没有可以吃大户的。

可是他自己看不上的地方,别人也看不上。所以那些势力在追赶了一段时间后,通通放弃了。

有了一个郡县的根基地,蔡奇志准备好好过日子。

可是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的,没有足够的粮食还玩个屁。

发觉粮食越来越少的他破罐子破摔,玩起了打劫的活计。

这一次蔡奇志学乖了,兔子不吃窝边草。

其实他原本想这么做的,只是条件不太好。

福源郡的大户人家们都快没了,再怎么剥削也剥削不出来。

所以蔡奇志把目光放在了那些驱赶自己的势力上,时不时的过去抢一些东西。

俗话说得好,马无夜草不肥。

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劫中,至少保证了军队的粮响充足。

今天蔡奇志带着自己的人伪装了一下,继续出发。

只是在半路上,他们看到了一群眼熟的士兵。

当然不是人眼熟,而是身上的衣裳眼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