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儿又道。
“咱爹应该是存有敬畏之心,不能说害怕。”
周北纠正道。
“嘿嘿!”
萧宝儿笑了。
“好了,睡吧!所有你想知道的问题,等他来了之后就会知道的。”
周北侧过身,抱着萧宝儿闭上了眼睛。
萧宝儿觉得安心极了,这几个月,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周北的拥抱了。
两人睡下没多久,空间里的另外几个人就醒来了。
陆天佑和萧宛儿同他们住在一个竹屋院子的,看痕迹也知道这两人已经进来了,没去打扰他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
以往都是这样的。
第472章 靖王到了
在秦君竹回来的第五天,正月二十六,靖王到了十里村。
正月初二的时候,顾嬷嬷传了消息回京,从武县去一趟京城,得十天左右的时间。
这样算下来,靖王是收到消息没两天就赶过来的。
他过来的一路上,不断的有消息传到他的手中,周家的动静他都是知道的,所以,他先去了十里村,并没有在县城停留。
靖王到达十里村的时候,是蒸约二十六的中午。
他只带了一个随从,两个侍卫,乘坐的马车也没什么标志,看起来低调极了。
十里村最近在建珠厂,有不少村民在燕江边的珠厂和村子里来回,不过,看到马车也并不惊讶。
萧宝儿嫁给周北之前,陆家的马车经常会来。
萧宝儿嫁给周北之后,最近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周家的买酒的马车挺多的,所以,靖王一行进村还没问路就有人给他们指了周家的方向。
来到周家,靖王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
顾嬷嬷信上说了,小高氏跟王妃的模样彷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顾嬷嬷还说,小高氏的样子应该就是王妃老了的样子。
所以,靖王有些不敢走了。
他日思夜想的人儿还为他留下了一个闺女。
还是长得很像她的闺女。
他怕,怕这一切不真实。
“你们是来买酒的吗?”
罗氏见门口停了辆马车,也没人下车,所以主动上前问道。
她感觉这赶车的人跟往常来的不一样,看起来好凶的样子,中间那个还好一些,旁边两个壮汉看起来就有些骇人了。
靖王不说话,随从跟侍卫也不敢开口,只看向罗氏。
“找人,我们找高玉淑!”
靖王深吸一口气,捏了捏拳头,才出声道。
罗氏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找小高氏的。
小高氏嫁过来这么些年,村里好多年纪差不多的都忘了她的闺女了,更别说儿媳妇了。
罗氏知道小高氏的名字,还是当初她出嫁的时候娘家的长辈曾经说过的。
“哦,找我娘啊!我进去给你们喊。”
罗氏转身,逃似的找小高氏去了。
过了一会儿,小高氏从屋里走了出来,罗氏跟在她的身后。
她可是得了萧宝儿的提点,那天晚上又跟周大郎聊了很久,最后打定了注意要听话,听婆婆的话。
不管怎么说,他们大房都是长子嫡孙,以后就算是分家,只要分家的时候周老爹没死,他们都会跟着爹娘的,反正好处是少不了的。
像是现在这种情况,她就必须在婆婆的身边了。
外面有人找婆婆,看起来样子很凶,她虽然有些害怕,但她还是觉得还跟着一路。
要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她也能大声嚷嚷叫人赶来。
反正,她现在是豁出去了,要在公公婆婆面前好好表现才行。
婆媳俩走到门口,便看到马车旁只有一个老者,刚刚赶车的三人已经退到马车后面去了。
在小高氏出现在靖王眼中那一刻,靖王整个人都僵住了。
像,真的很像!
第473章 苦日子
小高氏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而且她活了近四十年,对靖王和已经过世的靖王妃并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她并没有靖王那般激动。
“家兴娘,是认得的人,你去酒坊喊你爹回来吃饭,顺便跟他说,家里来客人了,让他带些酒回来。”
小高氏十分淡定地吩咐罗氏道。
“好的,娘。”
罗氏松了口气,是爹娘都认识的人就好,娘应该不会有事的。
罗氏往酒坊去了之后,这对从未见过面的亲生父女却是没有开口说话。
“请进来坐吧!马车拴在门前的树上就行了。”
好一会儿,小高氏才道。
“欸,欸!”
靖王上前两步,又停下,然后就上前。
那随从和俩侍卫都惊呆了,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王爷,这样的王爷有些像,像什么呢?
像靖王府隔壁安侯爷在得了六个儿子之后知道侯夫人又给他添了一个宝贝闺女的状态。
傻乎乎的,不敢高兴,但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小高氏转身,先往屋里去了。
靖王跟在身后。
“我要去厨房添几个菜,再蒸些米饭。”
到了堂屋门口,小高氏让靖王进屋坐,然后说道。
“不用不用,我们刚路过镇上的时候,买了饭菜的,他们提着的,够吃的。”
靖王道。
刚才他们到了镇上,眼见就要午时了,又知道家里就三个人在,肯定没搭他们的米,所以,自己备上了。
“那我先去热着。你们坐,我去端些茶水过来。”
小高氏看向门口站着的两个侍卫,一人手中提着两个大食盒。
“你给他们指厨房的方向,让他们三人去热吧!”
靖王道。
“那行,我先带他们过去。”
小高氏点点头。
不一会儿,小高氏又端着托盘过来,托盘上是茶壶和茶杯。
十里村不兴喝茶的,周家以前是没有茶具的,也是年前才买的。
“这一路,你辛苦了!”
小高氏道。
“不辛苦。我十天的苦,比不上你近四十年的苦。孩子,是我没用,当初没能找到你,害得你过了这么些年的苦日子。”
靖王眼睛红红的。
一想到京城里的两位长公主的日子,他就忍不住想自己的闺女的苦日子。
小高氏是跟当今皇上一辈的,皇上有两个姐妹,分别是大长公主和青阳长公主。
两人招的驸马都是有学之士,家世这些是周家不能比的。
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未嫁人的时候所过的生活。
若是当初,他找到了闺女,那他的女儿虽然是郡主,但不会比公主们差到哪里去的。
“先苦后甜。人生又苦又甜,你贵为王爷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我相信,老天爷让我先经历了生活的苦,然后才会让我过上好日子的。这不,你来了吗?我儿孙满堂,四郎颇有才学,四媳妇会挣钱。所以,我相信以后我的生活不会再有苦了。”
小高氏笑了一下,说道。
这些话还是周幺妹讲给她听的,周幺妹又是从萧宝儿那儿听来的,小高氏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的,便记下了。
第474章 深深的恶意
“那是必然的。有我在,你一定不会有苦日子的。我百年归去,你哥哥也在。就算你哥哥不在了,你外甥也在。你放心,我会把这近四十年你该得的所有全部补偿给你。”
靖王郑重地道。
“我可以喊你爹吗?”
小高氏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可以,当然可以。”
靖王止不住地点头。
因为他错过的这些年,他都不敢让孩子喊他爹的。
“爹,其实,你不用补偿我什么的。若是你愿意,就在十里村住一段时间,让我给你养老。听顾嬷嬷说,你喜欢山野的景色,在江南那边,也大都住在庄子的别苑里。你既然已经找来了,就给我机会,让我给你养老。等哪天你呆不惯了,想回去了,你就回去。你又想过来住几天了,你就又过来。”
小高氏这一声爹喊出来之后,她自己感觉说话顺畅多了。
少时,她听高家的大姐也就是大郎几个的亲娘给她讲过话本,话本里的故事这种认亲戏码基本上都是在年少时。
她曾经也幻想过的,要是自己也有一个曲折的身世就好了,这样,就不用在高家当一个外人了。
没错,那时候她就觉得自己是外人。
要说重男轻女,高家的人对另外两个女儿可一点都不重男轻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