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温声安慰:“衣衣,你先别着急,明天我亲自上贝府去跟贝叔贝婶说,到时候看他们做什么决定。如果他们认你,你就老老实实回贝家去,你是贝家血脉,不论如何他们不会亏待你。”
“如果他们不认你,到时候邓叔给你想主意好吗?你别担心,你爹爹临死前把你托付给我,我一定会把你安排好。”实在不行他就认了衣衣当干女儿,正好他也没孩子。
姜裳很犹豫,她很想拒绝,回到贝府只怕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可是看着邓齐静诚恳的眼神,她说不出拒绝的话。
主要是最近吃他家的住他家的穿他家的,实在是拿人手短。等他问问吧。反正也很快。
第6章 准备认亲
“对了,”
该说的说得差不多了,邓齐静想起来刚刚翡翠说的事,衣衣初来乍到,这些传闻可能没听说过,但是日后她总要在京城久待,总会知道的,不如现在先跟她解释清楚。
邓齐静温声说到:“我刚回府,听说府上有些不好的传闻,这个你别担心,到时候我会跟他们解释清楚的。”
看下人的反应,这个传闻只怕现在已经传播得挺广了。邓齐静眼里划过一丝无奈,老太太为了让他成亲越来越无所不用其极了。
要不是在路上出了点意外,耽误了时间,以至于走陆路的姜裳都比他先一步到家,也不会闹出这种乌龙。
姜裳脸上热起来,她也没想到有一天会跟自己爹爹的好友闹出这种绯闻,真是人生头一遭,不管哪个女孩子面对这种情形都会觉得尴尬吧。
“抱歉世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传闻,我并没有跟别人说什么让人误解的话。”姜裳轻声道歉,黑鸦鸦的眼睫毛轻轻扇动,诚恳真挚。
她比邓齐静先到邓府,结果邓齐静还没回来府里就流出这种传闻,如果不是姜裳从王三娘那里知道,是邓老夫人盼媳心切闹出的事情,她自己肯定已经在反思是不是她在哪里说的什么话,让别人误解了。
虽然不是姜裳惹出的麻烦,但是确实需要邓齐静解决这个问题,姜裳对邓齐静非常感激。
邓齐静看到小姑娘红着脸颊眼睛里写满歉意,宽慰她:“我知道不是你的错,这事怪我,没跟邓楼说清楚。”邓楼是负责护送姜裳回来的长随。
“好了,这事我会解决的。”邓齐静拍板定案。
姜裳屈膝行礼:“多谢世叔。”
邓齐静一言九鼎,晚上就在邓家给他办的接风宴上告诉大家姜裳是他故人之女,这次来住是为了完成好友遗愿。
这话一出来,满堂的人都安静了,姜裳看到几个女眷面面相觑,震惊且难以置信的样子。
瞧这个样子,连邓家的人都以为她是世叔看中的小娘子,只怕外人也都是这样以为的吧。她心下无奈,想起来之前那次外出宴会上,大家若有若无的打量,话里话外的试探。
想叹气,这误会只怕是已经传开了吧。
也没什么好责怪的,不过是巧合罢了。按照世叔原本的打算,原本应该他先一步到家安排好事宜,姜裳借他之力直接上贝府认亲。
偏巧邓齐静路上耽搁了,比她回的还要晚。邓老夫人一心想让邓五爷娶妻,一看邓齐静随身小厮带回来一个貌美小娘子,地方官员给京官送漂亮姑娘这事虽然不怎么说,但是想也知道是会发生的事情。
若是没带回来就是没看上,既然带回来了,邓老夫人以为是邓齐静看上的姑娘也是理所当然。以邓老夫人的性格,一心只盼着邓五老爷娶妻,连青楼妓子都能给邓齐静送,可见她压根不在意女方的身份。
姜裳虽然只是个江湖郎中的女儿,但是比起青楼姑娘,那也强上许多,至少是清白人家的孩子。邓老夫人也担心是弄错,所以才想先下手为强,流传出这个绯闻,想让邓齐静认账。
邓世叔是凑巧回晚了,邓老夫人也只是盼望孩子身边有个知心人,只是做法稍微粗暴了些。
邓老夫人虽然和蔼慈祥,但是做事风格确实有点,不拘一格。姜裳偷偷看了一眼面露不悦的邓老夫人。
京城里的贵妇人,跟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眼一撇扫到旁边看似优雅淡定的邓锦柔,世家千金跟她想的也不一样,看起来是大家闺秀的样子,举手投足仪态万方,实际上也挺八卦的。
那天绿漫问她跟邓府是什么关系,她答完以后觉得烦躁,让绿漫先回院子她自己去逛了逛,没想到正好听到邓锦柔跟朋友在八卦她。
八卦是人之常情,只是身为当事人,听到自己的流言蜚语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而且这几个小娘子说到她都是用“村姑”代指,仿佛她没有名字似的。
她也没想到,跟邓锦柔玩耍的几个小娘子,看起来光鲜亮丽,出身不凡,结果凑在一起却是在聊她的传闻,“村姑”长“村姑”短的,可能是她这个“村姑”太罕见了吧。
也是听到几位小娘子在聊这个传闻,姜裳才发现事情比她想的要严重许多,这才冒险夜探邓府,了解详情。
眼下邓齐静虽然站出来解释了,但是到底能起多少用也不知道,毕竟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幸好姜裳没打算在京城长居,不然靠这名声怕是难觅良配了。
等事了了就回江南打工赚钱开铺子吧,姜裳暗下决心。
贝家既然已经有了爹爹的血脉,那么应该也不会认她了,正好她也不是爹爹的亲生女儿,原本也是为了爹爹的遗愿要去贝府走一遭。
将爹爹嘱咐的事情跟贝府人交代清楚,然后往靖西侯府递封信,如果能见上面,再将爹爹告诉她的事情转述给靖西侯府,他们相信的话就留在靖西侯府。
不过大概率也是不信的,毕竟她只有一张嘴,什么证据都没有,唯一能证明她身份的东西已经遗失。
姜裳眼里流露出惆怅,忍不住伸手摸摸怀里的荷包,熟悉的硬物让她安心下来。
如果真的不相信的话,那就回江南去,把怀里那样东西当掉,忘记这次来京之旅,老老实实存钱开一家点心铺子。
姜裳苦笑,其实她对这次认亲根本没报多少希望,要不是已经在半道上,且邓世叔接到信正好赶到,她还拿不准主意到底要不要来京城呢。
第二日上午就有人到碧落院请她出门,说是五老爷派来的人,姜裳一听心里就七上八下悬起来。
出了门姜裳才犹豫着问是去哪里,赶车的车夫爽快告诉她是去贝大人府上。
邓世叔真是雷厉风行,只怕下了朝就开始忙这事了吧。姜裳心里又是感动又是紧张。
不知道过了多久,姜裳的帕子都被她揉成一团,才听到车夫“吁”了一声,敲敲车门喊她:“姜小娘子,贝府到了。”
姜裳把揉成团的手帕展开叠好塞进衣袖里,从马车上出去,绿漫扶着她下车。
才下车,就有个四十来岁的仆妇微微笑着对她说:“姜姑娘,老奴给您带路。”
第7章 来到贝府
姜裳惴惴不安跟在仆妇身后走进贝府。
京城寸土寸金,贝府与邓府差不多大小,,但是设置却没有邓府合理。姜裳跟在仆妇身后绕过照壁,走过院门,就来到主院。
一进主院就看到站在正堂的邓齐静,高堂上坐着一对老年夫妻,想来应该是贝家当家人——大理寺贝寺正夫妇。旁边坐着一对夫妻和一个妇人,想来应该是爹爹的兄弟和他们的妻子了。
这种隆重的场面让姜裳心里很是慌张,她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邓齐静,邓齐静对她点点头,姜裳心里安定下来。
没事,大不了回江南。
邓齐静给他们引荐介绍,对高堂上的夫妻说道:“贝叔贝婶,这就是成瑛留下来的那个孩子。”
又对姜裳说道:“衣衣,过来见过你祖父母。”
姜裳闻声上前,屈膝行了个标准的福礼。抬起头,见两位老人表情都很和气,才鼓起勇气厚着脸皮小声喊道:“见过祖父,见过祖母。”
贝老夫人眼眶一下子湿润起来,颤着手召唤姜裳:“好孩子,过来,让祖母瞧瞧。”
姜裳懵了,
这跟她想的不一样,她晕乎乎走上前去。
贝老夫人抓着她的胳膊,一手颤抖着摸上她脸颊,泛红的眼眶眨出泪花,老夫人几乎泣不成声:“好……好孩子,苦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