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自己回来了(2)

作者:阿亭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显然是个老手。

夜晚的空气真好呀。姜裳深呼吸了一下,整个人放松下来,仿佛回到了水里的游鱼一样,轻快灵活地在屋顶上跳来跳去,足底轻轻一踩,就跳到了另一户屋顶上。

为什么会传她跟邓大人有婚约的传闻呢?姜裳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邓大人看起来也不是个贪花好色的官啊。

她的丫鬟绿漫就是邓大人送的。虽然没有跟她说,但是姜裳一看就知道绿漫是那种地方专门□□出来送给达官贵人做礼物的。

送上门的美人都芳芳不用,还赠她做丫鬟,实在看不出是好色之徒。

可是如果不好色,为什么大家会下意识把她跟邓大人联系在一起。

邓大人的年龄都能做她爹了。

何况不是她自夸,她打小的美人胚子,小时候因为这张脸,好几次差点被拐到青楼卖掉。绿漫也是美人,但是比她差了点。

到了。

姜裳小心翼翼,踩着砖瓦,侧耳听了听,是这里,没错。她脚尖勾着屋檐,像只蝙蝠一样翻身倒挂,这里是屋子背面,阴影笼罩着,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屋角挂着一个人。

这是邓府厨房掌事娘子王三娘的屋,据她这几天观察,王三娘应该是邓府最八卦且掌握消息最多最灵活的人。毕竟阖府上下吃饭取食都要到她那个大厨房去。等吃食的过程随意唠两句消息就传到她那了。

打探消息,她这里是首选。

“哎哟,我之前跟你说,让你最近对碧落院那位小娘子好些,你还不信,我告诉你,我这可是得到确切消息了。”王三娘尖利的嗓音很有辨识度。

姜裳一听就听出来了。

碧落院?那不就是她住的那个院子,这么巧,居然正好在说她。姜裳来了精神。她一个借住小娘子怎么还成了话题中心了。

回应的声音闷闷的:“什么消息?”应该是王三娘的当家的。

“白日翡翠姑娘来了,我问她碧落院那位怎么回事,翡翠姑娘可明说了,让我对那位好点。”王三娘利嗓拿着腔调,模仿翡翠姑娘说话竟然绘声绘色,搁现代可以考虑去做个配音演员了。

王三叔回复慢悠悠的,好像睡到一半被惊醒,随口附和着说了一句:“她这不是没说什么嘛。”

对啊,她这不是没说什么嘛。屋外的姜裳也点点头,恨不得出声赞同王三叔。

“哎哟,你们这些男人啊,”王三娘满嘴嫌弃,然后兴致勃勃探讨起来,“老夫人院子里可都是人精,话里话外能让你抓到把柄?那当然是含含糊糊,自己体会的了。”

王三娘话头一转,转到姜裳身上:“啧,这小村姑,不知道使了什么妖法,居然把五爷给收了。”

你才小村姑,你才使妖法,你才收了五爷呢。姜裳瞪着窗户,仿佛瞪着王三娘一样。

王三娘语气里都是不解:“五爷之前的先夫人可是名门世家出身的大家闺秀,以前跟他定亲的小娘子也是京城里有名的才女,怎么过了几年口味这么大转变,居然看上了一个村姑?”

村姑怎么了,村姑吃你家大米了?哎不对,你才村姑呢。姜裳在心里反驳她。

“哎,老头子,你说她真是村姑吗?她身边那丫鬟我可看了,一看就不是正经人家的丫鬟,”

姜裳听了一惊,绿漫的出身那么容易看穿吗?她要不是去过那种场合,她还真看不出来绿漫是那种地方培养出来的,顶多就是感慨一下长得好看罢了。

王三娘接着说:“普通人家的丫鬟哪有长这么好看的,听说主子比丫鬟更好看。漂亮姑娘哪有成堆出现的,只有那种地方有吧。”

那种地方是哪种地方,自然不用明说,王三叔嘿嘿怪笑了一下。

嘿,本来以为有什么分辨技巧呢,原来是她们主仆颜值太高引起怀疑了。姜裳心里很复杂,不知道应该是喜还是悲。

王三叔温吞吞回她:“就算真是那种地方出身又怎样,五爷不是好色的人,他要是好色,老夫人就不至于那么愁了。”难得回了一大段。

王三娘沉默了一下,才悻悻然说道:“嗨,要不说那村姑使了妖法呢,京城里老夫人给找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五爷统统看不上,老夫人连青楼名妓巷门暗娼都给找了,还看不上,正准备等五爷回来给他安排小倌呢。谁想到出去办趟差,五爷居然自己看上姑娘了。”

嗯?姜裳眉毛挑了挑,这话信息量略大啊。

“安排过。”王三叔轻飘飘三个字,屋里屋外两个女人都兴奋起来,王三娘尖嗓叫了一声:“什么?”屋外的姜裳捂住嘴,把同样两个字咽回嘴里。

王三叔简单概括:“五爷没兴趣,把人赶走了,然后自己出去住了一个月。老夫人被老爷臭骂了一顿。”

“老,老夫人可真是,行事不拘小节啊。”王三娘憋了一下,终于想起来别的府里夫人拿来夸老夫人的话了。

姜裳想起来那个笑容和蔼,热情到吓人的老夫人,她应该为了儿子愁得不行了。难怪对她那么好,原来是以为她是她未来儿媳妇呢。

八卦听到这,事情大概也理得差不多了。就是挂得有点晕,大脑充血了可能。她勾着屋檐轻轻一翻,在屋顶上晃了晃站定。

看来绿漫说的没错,王三娘这么肆无忌惮八卦她,可见最近她应该是邓府下人里的话题人物。

第3章 理清

王三娘的话里流露出不少信息。从这些信息里大概可以推断出为什么府中关于她与邓大人的绯闻盛行。

她进府里这些天几乎见全了邓府人,然而没有邓齐静的夫人,加上王三娘曾提到“先夫人”,可见邓五夫人是已经离世了。

邓世叔与她爹爹同龄,却是单身无所出,心疼儿子的邓老夫人不愿意看儿子形单影只,给他介绍别的闺秀,可是邓大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愿意娶。

如是过了好几年,终于来了一个姑娘,邓老夫人也完全不介意她是什么“村姑”,兴高采烈以为是他儿子看上的姑娘,大大咧咧就带出去晒,于是引起流言蜚语。

姜裳苦笑,难怪邓老夫人对她这么热情,难怪府里几个跟她同龄的小娘子看到她眼神都古古怪怪,又好奇又防备又嫌弃又尊敬,原来是把她当未来的小婶婶了。

天知道,她也是冤枉的。

她自己都还是懵的,从六岁在这具身体里醒来,她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古代单亲家庭独女,爹爹是个痴迷医术的江湖郎中,成天带着她从这个村到那个城,拜访名医,求师问道。

爹爹是个不靠谱的,没有一点学医的天赋但是非得要学,总觉得自己医术不好是没找到名医。

姜裳小小年纪跟着他颠沛流离,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得要照顾好爹爹。

后来阴差阳错在江南买了房落了脚,正好旁边住了一个开点心铺子的大娘,姜裳跟大娘投了缘,天天跟她学点厨艺,争取以后长大了能像大娘一样开个小店卖卖点心,一辈子也就这么平淡无奇过去了。

没想到姜裳钱存得差不多,准备出手去看铺子的时候,爹爹突然告诉她,她不是他的女儿,她另有亲人,她是靖西侯府的嫡亲小姐。非得要带她回去找亲人。

靖西侯府的嫡亲小姐?靖西侯府是什么?他家的嫡亲小姐为什么变成了村姑?以为自己活在普通种田文一心只想靠自己手艺赚钱开店的姜裳表示很懵逼。

姜裳稀里糊涂跟着他走上回家路,结果半路上爹爹就病倒了。

这病来势汹汹,没过几天爹爹瘦了一大圈,又过了几天,爹爹整个人都不清醒了,姜裳把他们身上所有余钱拿去请大夫叫郎中,都说没救了。

爹爹弥留之际告诉她让她在此处稍微等等,他有个旧时好友正好路过,可以把她带回家。

姜裳哭成泪人儿一样也没留住她爹,人说没就没了。

钱都拿去找大夫了,钱兜比脸都干净,姜裳愁得准备要卖身葬父了,这时爹爹的旧时好友——邓齐静大人出现了,帮她把爹爹安葬了,又给她送了丫鬟,把她一起带上路。

原本走的水路,可是姜裳晕船,才出码头就晕得天翻地转。

邓大人似乎很赶时间,分了大半下人护送姜裳从陆路走,他继续走水路。

结果走水路的邓齐静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一直没到,反而是走陆路的姜裳先到了邓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