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再嫁之财阀的宠妻(51)

作者:江城太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薛淳樾波澜不惊行礼道,“回禀郡主,长江以南的航运市场已经被熙和兴逐步占领,但是鼎泰和毕竟是航运泰斗,即使朝廷的均输政策以及熙和兴的兴起已经分走了一部分航运市场,但是大业国疆域辽阔,航道星罗密布,鼎泰和早已渗透至边边角角,财雄势大,要彻底击垮他,还需时日。”

仪安慢慢走到薛淳樾面前,盯着他道,“假如仅仅是需要时日,那十年八年也无妨,襄王府等得起,但是就怕薛大人念旧,对海州的人和事执念太深放不下,以至于影响大局,那就不是襄王府能容忍的了。”

“请郡主放心,淳樾使命在身,一刻不敢忘记。”

“那就好,你答应过襄王府的事情,最好一件也别忘记。”

仪安郡主说到最后,已是语带娇嗔,叶赐准心里不禁替薛淳樾捏了把汗。

“叶大人您来,是找我,还是找淳樾?”

仪安终于想起还有叶赐准的存在,刚好叶赐准也不希望她再纠缠薛淳樾与叶沁渝的事,便回道,“自然是听闻郡主进京的消息,特来问候的。”

“叶大人有时间不如多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劝服陛下下定决心收回铜矿的开采权吧。自从**立国为民间开放了铜矿的一道口子后,卢家的日升昌就开始逐步占领关北道的铜矿资源。如今官营铸币局要出铜钱,还要仰卢家的鼻息,陛下能忍得下这口气?大业国以雷霆之势封锁铜钱流出,费人费力,还不如开开源,铜矿出铜量多了,铸币局的活儿就多了,那大业国的铜钱自然不会短缺。这些道理,还需叶大人多向陛下解释才是。”

这些道理泓远帝怎会不懂?他能对卢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不是因为卢皇后之故?同样的,他对旭王的肆意妄为能有如此大的容忍度,也不过因为旭王是卢皇后的独子,不忍伤她的心罢了。

但叶赐准对仪安的一番话只能点头称是。

所幸不久之后便有宫廷的内侍臣来传祝太妃口谕,催促仪安进宫觐见,这才把这尊神请走。

薛淳樾目送她离开,眉头紧锁,心中隐隐升腾起一股不祥的感觉。

第47章

大业国后宫除皇后这位一国之母外,共分“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采女”九等,皇贵妃只有一席,仅封给非皇后所生的储君的生母,贵妃四席,其余品级席位不限,但嫔位以上轻易不授,一般只有为皇家诞下子嗣者才有资格受封。

所有已生育的后宫嫔妃终身不得离开宫廷,受继位君主奉养天年,死后赐陪葬帝陵。而未生育的妃嫔除有遗诏安排外,一律要到皇家寺庙或道观出家修行,除特殊恩赐外,终身不得脱籍。

祝太妃是襄亲王生母,先皇在位时已是贵妃品级,因此现在的封号是贵太妃。襄亲王离世后她自请迁居偏远的怡宁宫,不问世事,只是偶尔诏孙女仪安郡主回京共叙天伦。再者,泓远帝的生母先太后已逝,祝太妃便是后宫之中辈分最高者,百行孝为先,泓远帝对她一向敬重,因此几乎从不干涉她与仪安的会面。

仪安进宫后不久,祝太妃竟然主动跨出了怡宁宫,领着仪安面见泓远帝,据说目的是为这个孙女求一门亲事。

正巧祝太妃请托此事时,曦王生母宋惠妃也随侍左右,听闻祝太妃此话,便笑道其娘家有位族侄,年少有为,不知能否入得了仪安郡主的法眼。

本来襄王府一脉人丁单薄,能攀上当朝天子宠妃的外家可是了不得的好事,因为正好可以借此重返权力核心,应该是一桩幸事。宋惠妃料想祝太妃和仪安不会拒绝,可是结果却出人意表。

“回禀陛下,襄亲王早逝,仅余下佑儿和仪儿这两个孩子,算是人丁单薄,因此不敢与荆南道节度使宋大人攀亲。不过老身倒是听闻有一位出身商籍的年轻人,很能为陛下解忧,他的名声大得连偏居一隅的老身都有所耳闻,叫……叫薛什么来着……”

“薛淳樾”,泓远帝双眸清明地看着她,说了出来。

“对对,正是此人。听闻此人出身商籍,还曾获罪,想来也不是难以高攀之人,与仪儿应当般配。”

宋惠妃一时有些尴尬,但很快便敛回神色,转眼向泓远帝看去。

泓远帝倒是很冷静,看了看侍立一旁的仪安说道,“仪儿,你有听闻过此人吗?”

仪安连忙行礼回禀,“回禀陛下,仪儿一向偏居荆南道襄州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尚未听说过此人。不过这一次进京,倒一路有听闻薛大人事迹。”

“哦?都听说了什么,说给朕听听”,泓远帝喝了口茶,认真地问道。

“回禀陛下,仪儿自襄州出发,入汉江,上秦岭,一路都有遇到官家的船队,规模宏大,甚是气派。仪儿鲜少见此,便差人问个究竟,一问才知原来是陛下的均输船队,之后便知道了陛下的水陆转运使薛淳樾薛大人。船工对薛大人多番称赞,仪儿……仪儿自此便对薛大人有了印象……”

仪安越说越娇羞,到最后声音便悄悄静了下去。

泓远帝见她满脸绯红,朗声笑道,“原来朕的水陆转运使已经名扬天下,连远方的侄女都知道了,朕还懵然不知,当真是惭愧啊。”

宋惠妃也跟着陪笑道,“有此良臣,正反映了陛下的圣明啊。”

祝太妃忙道,“正是,正是。不瞒您说,薛淳樾的事迹,还是仪儿向老身说起老身才知道的,前朝之事,老身一向不懂,不过既然是仪儿相中的,老身这个祖母,自然要为她牵条红线,求陛下给个赏赐。”

泓远帝不置可否,略思索了一会才说道,“仪儿是朕的侄女,大业国的郡主,身份尊贵。襄王一脉任是如何单薄,也是先帝子嗣,天潢贵胄,这门亲事还是马虎不得,容朕考虑几天,在仪儿回去之前给太妃个答复,如何?”

泓远帝没有名言拒绝,已经是胜利的第一步,祝太妃焉能不同意?忙谢恩不迭,其后才带着仪安离开泓远帝宫中。

见两人离开,宋惠妃才向泓远帝进言道,“陛下,襄王一脉,恐怕不宜与朝廷重臣再有牵连,臣妾担心……”

“爱妃的担心不无道理,朕明白。只是前几日敬王才跟朕说起薛淳樾似是对叶沁渝不死心,有旧情复炽之势。他俩的姻缘是朕金口玉言解开的,如果再复合,恐惹天下人笑话。因此还是要尽快安排两人的婚事为好。”

宋惠妃闻此,点头附和,别无他话。

泓远十八年孟冬,泓远帝下旨为襄王府仪安郡主赐婚,郡马爷是当朝红人,太府寺少卿、水陆转运使薛淳樾,拟于冬至完婚。

皇亲国戚由皇帝赐婚者不少,群臣并不为奇。虽说襄王府偏居襄州,并不是一众王爷里的头等梯队,但襄郡王和仪安郡主毕竟是当今天子的亲侄子、亲侄女,薛淳樾出身商籍,又曾获罪,居然还能攀上这样一门亲事,倒是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孟冬时节,长兴街头飘起了一阵小雪,叶沁渝茫然地在街道上踽踽独行,看着身旁忙碌着的芸芸众生,想起了泓远十四年,自己在洛安城繁华喧嚣的夜市与薛淳樾初见的场景。彼时繁花似锦、灯火通明,薛淳樾与她,一个是翩翩公子,一个是清纯佳人,当真是在最美好的年华,最美好的场景里,遇到最美好的彼此……

可如今,只见天色渐暗,行人越发来去匆匆。长兴有宵禁,所有人都要在坊门落锁前回到坊里,叶沁渝漫无目的地踱步,与匆匆行人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谁也没有心思理会格格不入的她,都只顾着脚下匆忙的脚步,一个年轻人不慎撞了叶沁渝一下,她打了个踉跄,正要摔倒,忽然被一个强有力的臂膀稳稳扶住。

她以为是他,心中窃喜,双眸忽然清亮了起来,转头去看时,却发现来人不是他……

“小渝,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回府吧……”

韦绍卿满脸心疼地看着她,怔怔地不愿放手。

“原来是韦哥哥……”叶沁渝轻轻地挣脱他的怀抱,垂下了眼眸。

韦绍卿站在众人面前,为她挡出一个空隙,以免行色匆匆的行人再次撞到她。

叶沁渝迄今不理解为何敬王不答应淳樾的求亲,她曾求过敬王和敬王妃,但是毫无作用。敬王妃作为薛淳樾的亲姑母,也只能无奈叹气,别无他话。自从叶赐准回朝,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慢慢改变,她很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可是,没人能给她一个答案……

上一篇:绕指柔下一篇:一曲凤舞七星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