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再嫁之财阀的宠妻(130)

作者:江城太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父亲的话女儿记住了,等赐准回来女儿定会好好劝慰他,绝不会耽误陛下和父亲的大事的。”

听到韦知雨这样的承诺,韦应时终于放了心,这才愿意离开回家。

韦知雨看着父亲的背影,眸子渐渐变得浑浊不清,父女亲情,从他奉诏回京那时起,便渐渐变味了吧……

叶赐准并没有遁世,也没有寻短见,而是把自己关在凌云峰河谷的茅屋里,闭门不出。叶沁渝带着学诚和心言,轮流在门外一刻不停地看守着他,生怕一个不留神让他寻了短见。

房门忽然打开!

叶沁渝看着胡子拉碴的叶赐准微微吃惊,“小准叔,你……”

“曹英泽在何处,我要见他。”

“他、他自然是在泾阳侯府,小准叔你若是要见他,回家换件衣服再去吧。”

叶赐准也不听劝,头也不回地上了马,再次疾驰而去,学诚自觉地上马,跟了过去。

泾阳侯听闻下人通传后连忙赶了出来,见叶赐准来势汹汹,只得问道,“不知叶大人因何而来,犬子当下不在府内,如有事老夫可代为转知。”

“侯爷,叶某此番来见不见世子爷都不重要,我是来找您的。”

“这……老夫与叶大人素无往来,不知大人找老夫所谓何事?”

“侯爷您也是去了滨州的,敢问您见到世子爷的时候,当真只有他一人么?”

“这、这……尊夫人殒身北江之事众人皆知,老夫见到犬子的时候,自然是只有他一人,叶大人何必明知故问。”

“既然羽茗的生死已无悬念,那大家就没必要耽搁了,应是一起返回长兴才是,可为何侯爷您要兴师动众另先乘一艘船回来,不与世子爷等人一起呢?”

“这……唉,犬子伤心过度,不忍就此离开北江伤心地,所以耽搁了些时日,老夫朝中有事,自然是先行一步。叶大人痛失所爱,心情悲痛,老夫十分理解,但生者还需多保重才是。朝中仍有诸多事务等着叶大人处理,叶大人不要因私废公啊!”

“侯爷,叶某再问一句,世子爷当真不在府中?”

“那是自然!难道这点小事老夫还要骗你不成?如果叶大人不信,尽管到内堂去搜,老夫必不阻拦。”

“那倒不必了,叶某相信侯爷。多有打扰,先告辞了。”叶赐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泾阳侯府,仍是翻身上马离去。

学诚还以为他会继续疯跑,一路跟随,不想叶赐准竟乖乖回了太府寺卿府!学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亲眼看到韦知雨出来迎接,扶着他回了内堂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次日一早,叶赐准准时出现在朝会之上,泓远帝倒有些惊奇了,看他虽然有所清减,但却思路清晰、对答如流,想来应该算是恢复了正常。泓远帝正狐疑,都说叶赐准与苏羽茗是生死挚爱,如今一方死了,另一方也就伤心避世了几日,怎么看也不像是痛失所爱的模样。于是便想到,要么是坊间的传言有所夸大,要么是叶赐准已经移情韦知雨,但不管是哪一样,这道御赐的姻缘是不会错的了,由是又对叶赐准多了几分钟爱,之前因他避世产生的那点怒气也散到九霄云外去了。

转眼又是一月有余,又到了该诊脉调整方子的时候。自苏羽茗死后,叶赐准就无需净源道长下山为他诊脉,而是亲自上凌云峰元清观找净源道长看诊,大家都知道他是想顺道去凌云峰河谷缅怀苏羽茗,因此也不拦着,由他去宣泄一下情绪。

这次诊脉净源看了很久,反复斟酌,眉头皱了展、展了皱,叶赐准看这形势以为是自己的病症恶化,便向净源说道,“道长无需顾虑,是好是坏尽管说来,如今我也没什么承受不了的了。”

“叶施主多虑了,只是这脉象比贫道预想的要好,但按照你当时频繁发作的状况来看,不应好的如此快才是。贫道刚才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才多诊视了一会罢了。”

叶赐准一听,不禁笑道,“莫非道长也有错诊的时候,或者……道长对自己的医术不够自信?”

净源知道他是在说笑,于是微笑答道,“看来贫道那徒儿对叶施主甚是上心,在施主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如今看来,即使没有贫道,她也能把你治愈,只可惜她不够自信,非要请贫道来拟这方子罢了。”

“所以我这旧疾先前已被羽茗治好了不少了?”

“无量寿佛,正是。只是后来你们匆忙分开,疗伤之药忽然中断,长期被压制的病灶一旦没了牵制,便出现了报复性集中发作的现象,这种情况在重伤病患中甚是常见,看起来像是恶化的模样,但其实只是余毒井喷,无碍大局的。如果当初那药不停,施主怕是早已痊愈了。”

叶赐准沉吟道,“羽茗又救了我一次……”

“无量寿佛。”

“敢问道长,如今我可算是痊愈了?”

净源含笑点了点头。

叶赐准狡黠一笑,“如此,我可要办正事去了。”均输平准整饬之风已经进入尾声,泓远帝估摸着利益受损方也该闹出点动静了,果不其然,平静了多日的朝堂终于爆发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事情。

太府寺正常安上书奏称洛安均输司和平准司中饱私囊,勾结当地商行侵吞贡税,奏章说说得头头是道,连侵吞的是何物、何成色、何质地、何数目都罗列清楚,乍看之下让人觉得确有其事。

可是太府寺正只是太府寺的属官,他的头上还有太府寺少卿和太府寺卿两级主管长官,再怎么说也轮不到他直接向皇帝奏报,而且越级上报乃是政坛大忌,要么事态紧急,要么内部不和,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情,但这件事怎么看也算不上事态紧急。

自薛淳樾和叶赐准实施整饬后,一些民间商行的利益确实受损,其中也有不少商行是皇亲国戚、各级官员的私家产业,即所谓的“皇商”、“财阀”。这批人的利益受损,自然会有所反抗,这些泓远帝都是有心理准备的。这次的事件估计就是某些大财团蓄意给均输司和平准司下套,引其上钩后反咬一口,借以中伤薛、叶二人。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发给大理寺随便一查再抓几个人就能完事了,但是泓远帝却想借此敲山震虎,警示百官,好宣示他改革到底的决心,所以特地在朝会上抛出此事,要群臣举荐一个能人作为朝廷特使,亲赴东都洛安查办此事。

曦王率先出列,认为既然此事是太府寺正常安披露的,而且他在奏折中也将案件说得如此明白,应该是已经侦查到一些内幕了,此案交由他去办,再合适不过。

曦王发话后陆陆续续有不少大臣附和,泓远帝并未当即应允,而是问中书令韦应时的意见。

薛淳樾和叶赐准总是对他若即若离,不说归附效忠,也不说分庭抗礼,韦应时早就想借点事情震慑一下两人了,这正是一个好机会,于是竟然也附和曦王的提议,让常安赴洛安查办。

既然曦王和韦应时都属意常安,那也没什么好议的了,泓远帝便下旨封常安为朝廷特使,专门查办此事,洛安一行大小官员不得阻扰。

第121章

正待退朝之时,叶赐准却忽然出列奏称此事出自太府寺,他作为太府寺长官责无旁贷,也愿随常安一同前往洛安,但他此行只是了解案件,绝不干涉特使查案。

泓远帝笑道,“难得叶爱卿如此有担当,此事出自太府寺,而且尔等主管长官竟毫不知情,不得不说是失职了。既是如此,你确实该去洛安了解一下来龙去脉,回来之后也好拾遗补漏,再完善一下太府寺的各项政务,所以,准了!退朝!”

叶赐准果然忠实履行自己的承诺,不干涉常安办案,连常安的同行邀约也婉拒了,等特使的仪仗出发了两日后他才出发,而且此行不带任何随从,独自一人上路。

叶沁渝想不通他究竟想搞什么名堂,也想悄悄尾随到洛安一探究竟。薛淳樾可不想叶沁渝去趟这浑水,一口回绝了她的要求,还叫学诚看紧她与心言两个,不得离开长兴半步,为此叶沁渝一连几天都不想搭理他。

到了洛安不久常安就开始发威了,似乎是案件的亲历者一般,连顺藤摸瓜、依据排查这一基本的样子都不装,直接到泰祥兴拿人问罪。泰祥兴掌事,人称文叔的唐敬文连句冤枉都没来得及喊便被上了枷锁、下了大狱,如果不是太府寺卿叶赐准亲到牢狱听审威慑着常安,文叔怕是免不了要受刑讯之苦。

上一篇:绕指柔下一篇:一曲凤舞七星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