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821)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来之前,伏羲曾写信给我说司马家的人个个都不好对付,那样东西你真的能够拿到吗?你不惜把自己的真实样貌都展露在他们面前了,就不怕会引人注目?女娲……”

女娲淡淡笑道:

“我之前曾经说过,当初桓范和盘古之所以会选择我,就是因为只有我具备这个能力来对付司马昭,更何况现在诸葛绫等同于捏在我的手中,我在暗地里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在这种情形之下固然对我来说风险很高,但是为了盘古和少主,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也一定会拿到那样东西……”

说罢,女娲又对箕伯说道:

“对了,这段时间司马昭应该会专心应付诸葛诞,从而给我留下宝贵的时间空隙,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短时间内你就不要再和我见面了……”

虽然诸葛诞自认为自己即将反叛的事情因为严密的消息控制,司马昭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现,他甚至还做出了在司马昭和周边的三郡守军都没有察觉之际,先行起大军沿颍水向西北火速行军,冲破王基的防线直捣许昌的构想。

如此一来整个魏国必定震动,而司马昭先前已经将兖州和豫州的半数兵马都调到关中补充兵源了,根本就来不及组织第二道防线来应对自己,诸葛诞就可以趁这个机会直接向洛阳进军。

在诸葛诞的计划之中,只要自己能够攻克洛阳,生擒司马昭,那么大局已经定了。

然而他低估了陈骞,也低估了司马昭。

陈骞在刚刚到达汝南之时,就已经隐约察觉到了整个空气之中的氛围有些不太对劲,所以他并没有按照原定的计划继续朝寿春进发,而是在到达安城之后就停下不走,与王基汇合。

之后陈骞和王基都觉得扬州的局势有些古怪,于是便派出秘密细作潜入淮南各地查探情况,结果派出的细作所汇报的内容令他们两个人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

拥有丰富战争嗅觉的他们很快就做出了诸葛诞即将起兵谋反的设想,他们也将这里的情况以飞鸽传书的形式报告给了身处洛阳的司马昭。

就在书信抵达司马昭手中的那一刻,司马昭本人已经在和陈泰、荀勖以及钟会等人商议如何应对此次诸葛诞掀起的大规模反叛了。

将王基的书信看完之后司马昭并没有丝毫的惊讶,而是将书信摊开凭证的铺在了案面上,对众人说道:

“看来我和诸葛诞的这一战是免不了的了,现在我们不必再进行战略假设了,而是要将诸葛诞当成我们真正眼前的对手。”

荀勖首先开口发言:

“此次诸葛诞在淮南掀起的叛乱与前两次不同,他手中握有的兵力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况且诸葛诞在淮南、淮北一带的威望很好,正如公闾先前所打探的那样,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死战,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才是。”

裴秀对荀勖的意见表示赞同:

“不错,而且诸葛诞还很有可能与吴国相勾结,引吴军进入魏境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兵力的计算之上也必须要将这个因素考量进去比较妥当。”

司马昭听后点了点头,随即又将目光投射到了站在荀勖身旁的荀顗身上:

“景倩,你往昔和诸葛诞的关系最为密切,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看法?”

荀顗沉思片刻之后答道:

“公休是个做事十分严谨而又刻板的人,他不会贸然将谋反这个罪名扣在自己的头上,我想这件事背后一定有人给他撑腰才是,至少这个人能够让公休觉得自己起兵讨伐您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其实荀顗说到这里,他所指向诸葛诞的身后之人已经很清楚了,只差说出那个人的名字。

贾充也发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便对司马昭小声说道:

“大将军,看来陛下是铁了心想要除掉您了,背地里搞了这么多的把戏……”

对于曹髦暗地里授予诸葛诞密诏之类的东西,让他起兵反抗自己,司马昭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从贾充的口吻听起来,他已经有了想要除掉曹髦这个隐患的意思。

而觉察到贾充心思的人,可不只是司马昭一人,只不过钟会等人都保持沉默罢了。

唯独一人主动将话题挑明,他就是陈泰:

“如今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陛下和诸葛诞谋反之事有所牵扯,长史不要进行无端的揣测,眼下还是应当想想如何将诸葛诞此次叛乱的影响降到最低。”

看着陈泰那无比坚毅的眼神,司马昭仿佛借此看清了他的政治立场,转而笑道:

“玄伯兄长所言甚是……”

(十四):说亲征

公元257年(魏甘露二年)六月,司马昭向魏帝曹髦上疏,以诸葛诞拥兵叛乱、辜负朝廷为由,请求曹髦批准即刻调动大军兵发淮南。

曹髦根本就不能公开表示自己实际上是站在诸葛诞一边的立场,所以只能同意:

“此次有劳爱卿统兵南下了,朕在洛阳等待着你的凯旋之师。”

同样的话先前他也曾委托王经向诸葛诞传达,可无论哪一次他都不是完全真心的,曹髦内心深处真正希望的,是他们彼此之间打得两败俱伤。因为如果司马昭胜了,情势较之先前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反而会更加助长司马昭的气焰,巩固其权势。

但如果诸葛诞把司马昭给消灭了的话,那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是第二个司马昭呢?

可是还没有等曹髦在心中盘算太久,司马昭接下来的话吓得他差点没从龙塌之上摔下来。只见司马昭拱手对曹髦说道:

“昔日黥布叛逆,汉高祖亲征;隗嚣违抗,光武帝西伐;烈祖明皇帝多次御驾亲征,都是为了振奋士气,耀武扬威。陛下应暂时亲临军旅,使将士得以借助天威。”

听力没有问题的人都很清楚,司马昭是想要让曹髦御驾亲征。

这是在曹髦预料之外的,他脸色大变之余也不免有些慌张,但是他还是得强装镇定:

“淮南先前已有两次叛乱,令尊仲达公以及令兄子元公都曾经为朝廷出兵平叛,并且成功凯旋归来,如今爱卿继承了父兄的遗志,定能够再度为朕安定淮南、消除叛乱,朕不过是一个还未及冠的孩子罢了,恐怕于两军阵前并不能为爱卿做什么,还是……”

“陛下……”

还没有等曹髦把话说完,司马昭就出声打断了他:

“微臣方才已经说过,诸葛诞举兵近二十万,微臣此次虽然可以调动三郡之兵约五十万军力,在兵力上有优势,可是自古以来两军交战都有一条不变的定理,那就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两军都是我大魏的将士,微臣不想因为一人的反叛而有损我大魏的军力,陛下御驾亲征必能鼓舞我讨逆大军的士气,又能使追随诸葛诞的将士们军心瓦解。同时也能够通过此次御驾亲征树立陛下的威信,故此……微臣恳请陛下三思……”

话音刚落,在场除去王经、王沈以及王业之外的所有臣子都躬身对司马昭的话予以附和:

“臣等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御驾亲征!”

或许是迫于在场形势的压力,王沈和王业也缓缓拱手一齐高呼,唯独王经满脸怒色,对百官们屈服于司马昭淫威的举动嗤之以鼻。站在原地的他一动也不动,显得相对比较扎眼。

在这种情况之下曹髦根本没有半点退路,他想不去都不行,只能以默认的方式认可了自己即将御驾亲征的事实……

不过就在曹髦以为一切至少到这里应该告一段落之际,司马昭的话却再度让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了:

“微臣还有一请,还望陛下恩准……”

曹髦微微皱起眉头,藏在袖袋之中的拳头攥得很紧,这和他心平气和的语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爱卿还有何事,但讲无妨。”

司马昭抬头说道:

“臣恳请太后娘娘与陛下一道,共同率领讨逆大军平定诸葛诞之乱……”

一听到司马昭不仅仅是要自己御驾亲征,就连郭太后也要一起当他的陪衬,他气得当即站起身想要质问司马昭,可是当他看到王沈以摇头向自己传达不要轻举妄动的意思之后,他只好粗声收住了自己的情绪。

这一次曹髦并没有顺司马昭的意思:

“大将军,此事关系太后,朕一个人可是做不主的,还是让朕先和母后商议一下,征求了她老人家的意见之后再行定夺,您看可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