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当即对文虎的这种说辞予以否定:
“给我住口!文钦和毌丘俭公然举兵作乱、祸国殃民!落得个被大将军击溃,非死即逃的狼狈下场是你们罪有应得,如今还想要在我面前花言巧语,你们这样的乱臣贼子也配和我谈忠义,别把我和你们相提并论!”
文虎听后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转而用一种十分严肃的目光直视着诸葛诞的双眸:
“既然如此,那将军您向朝廷要那么多的兵马粮饷,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问题让诸葛诞一时之间陷入语塞,仿佛一副被人看出心事的模样,不过他随即矢口狡辩道:
“当然是为了防备你们这些投靠吴国的贼子!你们先前被大将军打得那么惨,定然不甘心就这样善罢甘休,先前怂恿孙峻北伐徐州恐怕就是文钦的主意吧?如果我不做好战备的话,又怎么能够应付你们不知何时会发起的进攻呢!”
表面上听起来诸葛诞的话入情入理,可在文虎的面前却显得那么的没有说服力,就连他自己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也略显底气不足。
“真的是这样吗?将军的这番话说的可真是冠冕堂皇啊,先前邓艾屯田时所留在淮南和淮北的驻屯军就有五万余人,这些年将军您招募发展恐怕已经有十余万之众了吧?再加上以您目前的号召力,短时间内招募个四五万人应当也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一来您手中至少也有十五六万兵马左右,用来防御区区你所控制的扬州之地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吧?又何须再向朝廷请求十万兵马呢?”
文虎稍显轻蔑的笑容让诸葛诞更加觉得自己好像在他面前暴露了真心一样,随即文虎说出的话让诸葛诞的心跳节奏更加紊乱起来:
“我猜想您真正的用意,是想要害怕司马昭会对您下手,所以利用这些兵马来自保,甚至是起兵反抗司马昭,就好像当年的王凌,以及毌丘俭和家父一样,对吧?”
文虎如此直接的说出了诸葛诞心中最隐晦的话,让诸葛诞反倒开始惊慌起来,但依旧显得十分嘴硬:
“你到底在胡说八道什么!”
见诸葛诞仍旧是死鸭子嘴硬,文虎也不再继续揭穿他:
“对内自保也好、对外防御也罢,这些都是将军您的一面之词,如此司马昭已经公开摆明态度对您不信任,一旦您将手中的兵权交了出去前往洛阳,那么等待着您的将会是什么,我想将军您应该比谁都清楚才对吧?”
这番话说中了诸葛诞心中最为恐惧之处,以至于他手心的冷汗都渗了出来。
从诸葛诞的反应来看,文虎已经确定他的内心在动摇了,于是便转身离开了,临走之前他留了一句话给诸葛诞:
“请将军尽快做出决断吧,留给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等文虎走了之后,诸葛诞瘫坐在坐塌上。
吴纲看得出来他的内心已经崩塌了,便上前劝谏道:
“将军,如今的情势已经不容您再犹豫了,否则等陈骞一到寿春就真的来不及了!”
然而诸葛诞并没有因为慌乱而匆忙之间乱下决定,他很清楚淮南西侧荆州的王昶、北方豫州的王基、东面徐州的胡奋,这三个都是司马昭的心腹,一旦自己要动手的话,就必须要做好同时和这三方作战的准备,压力不言自明。
可是还没有等诸葛诞犹豫太久,先前离开的文虎去而复返,并且手中拿着一个神秘的黑布袋。
他以出现就引起了诸葛诞的注意,他看了一眼文虎手中的黑布袋,又将目光移回到了文虎的脸上,满怀狐疑的问道:
“这是什么?”
文虎缓缓走到了诸葛诞的面前,将手中的黑布袋轻轻放在了案面上:
“这是我送给将军的一份礼物……”
说罢文虎将黑布袋解开,当诸葛诞看到黑布袋里的东西时,他的瞳孔瞬间放大了,因为赫然在他眼前的,居然是扬州刺史乐綝的项上人头……
“你……”
诸葛诞深感惊愕之余,也立刻明白了文虎杀乐綝的目的:
“你这是要活活的把我逼反呐!”
文虎笑道:
“现在乐綝已死,整个寿春以及扬州的大权全都落在了将军的手中,如果您抓住整个机会就可以彻底掌握主动权,家父不仅不会让吴国趁虚袭击你的后背,然而会怂恿孙綝出兵援助于您,到那时一旦讨伐司马昭获得成功,您可就是北伐建功的第一功臣。但如果您还是如此犹豫不决的话,可就真的大祸临头了……”
事到如今诸葛诞已经没有了退路,但是他还是对举事的成功性抱有很大的疑虑:
“就算我举兵讨伐司马昭,王昶、王基以及胡奋都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也都不是容易对付的人,更何况吴国不会白白帮我,不是吗?”
对此文虎解释道:
“这一点请将军放心,孙綝想要的无非就是讨伐魏国的军功,家父定然会说服他只要求把边界线划到合肥,而淮南是您镇守多年之地,等到局势稳定,家父会亲自举兵与您里应外合收复合肥,一者您可以保全魏国领土,二者也就可以让家父名正言顺的回归大魏。”
同时,对于诸葛诞三面受敌的应对之法,文虎也有了策略:
“等到您出兵之时,吴国会相继分别对荆州和徐州一带的边境进行袭扰,造成正面进攻的假象,这样一来王昶和胡奋就可以牢牢的被吸引在自己的底盘不得动弹,我想以您现在的实力击破王基应当是轻而易举吧?”
诸葛诞被文虎给说动了,他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和司马昭正式决裂了……
(十三):议平叛
公元257年(魏甘露二年)五月,乐綝被杀给诸葛诞与司马昭举兵相抗、分道扬镳,凿下了最坚实的一锤。
之后诸葛诞消除了所有的顾虑,他一方面以都督的虎符征调淮南和淮北所有的屯田军,以及私底下招募的兵马,两者加起来共计十六万人,断绝了扬州境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凡是有附近州郡以及朝廷派来往来的官员一律予以扣押。
但是诸葛诞特地吩咐,严密封锁乐綝被杀之事,如果奉命前来接替自己的陈骞进入扬州之后不要阻挡,而是将他诱入寿春城内再杀之。因为诸葛诞很清楚,陈骞也是自己早期和自己一同被司马懿所提拔的青年才俊之一,他的能耐绝不比自己小,而且他绝对不可能帮助自己,与其留着成为自己的劲敌,倒不如趁这个机会把他给除掉。
同时,诸葛诞采纳了吴纲的建议,为了尽可能取得吴国的信任,从而获得更为有利的援助,他将自己的儿子诸葛靓送往吴国担任人质。
在临行之前,诸葛诞对即将告别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动情的说道:
“孩子,知道为父此次送你去吴国的目的吗?”
诸葛靓答道:
“孩儿明白,父亲是想要以此来使吴国相信您合作的诚意,其实父亲此次出兵根本不需要吴国派兵驰援,但是您需要他们派兵替您牵制王昶和胡奋,所以孩儿去是最为稳妥的。”
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此聪颖,诸葛诞忍不住落下泪来:
“等此次起义成功,为父一定会将你接回来……”
诸葛靓也流下了泪水,并且双膝跪地向诸葛诞行了跪拜之礼:
“孩儿在吴国日夜替父亲您祈求……”
事实上诸葛诞只说了他此次举兵成功之后会如何,却并没有说失败了会怎么样。
其实说也是白说,因为一旦失败,那就意味着诸葛诞和诸葛靓父子此生将再无相见知日。
两人惜别之后,诸葛诞亲自送诸葛靓除了寿春南城门外,目送着他和出使的吴纲,以及陪同他们一起返回吴国的文虎,慢慢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之中……
入夜之后,作为女蜗直属心腹的箕伯秘密潜入了高都侯府之内,她趁着别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之下悄悄进入了一个人的房间。
此刻她所要见的这个人,正坐在榻上看着一片小简牍,而简牍之上所写的,正是有关于此次诸葛诞起兵谋反的大致细节。
她见箕伯来了,便将手中的简牍收入袖袋之中:
“看来祝融他成功了,文钦父子总算是还能派上一点用处,希望他们这次不要令我们失望才好……”
箕伯也不忘询问她此次潜入高都侯府之内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