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79)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们之前夺取了他的兖州,现在和他联盟不过是权宜之计,如果请曹操的军队进入徐州御敌,等打退了袁术后他的军队迟迟不走,我们能拿他怎么办?”

吕布于是迟迟没有下决心向曹操求援,但是眼见袁术大军即到,吕布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迟疑,他赶紧调拨高顺、张辽等将领兵迎敌。

正在家中商讨对策的陈珪父子对眼前的情势并不看好,他们认为徐州虽然粮草丰足,但是吕布的兵力和袁术相比还是稍稍处于下风,这次硬拼后即使吕布获胜也会大伤元气。

就在他们讨论的时候,陈群前来拜访,素来与他交好的陈珪、陈登亲自相迎。

“两位先生为何长吁短叹呢?”陈群看出了他们的心事,故作不知的提问。

“长文何必装傻,以你的才智你会不知道徐州城就要大难临头了么?”

已经年迈的陈珪邀请陈群入座,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徐州若被袁术攻下定会生灵涂炭,就算此次吕奉先侥幸获胜,也再难抵挡第二次大规模的进攻了。”

陈群笑了笑:“我当是何事,陈公不必多虑,在下有一策,定能破袁术大军。”

陈登听后眼睛一亮:“哦?文长先生有何高见不妨一说。”

这时陈群将韩暹和杨奉在袁术军中遭受白眼和排挤的状况告诉了陈珪父子,并分析道:

“他二人本是曹操的手下败将,因为走投无路采取投靠袁术,虽然为其所收留,但是袁术麾下诸将,譬如纪灵、张勋、桥蕤等人皆轻贱于他们,这次袁术让他们一起参与作战,不是等着让吕布来击破吗?又有何可忧虑的地方呢?”

心思缜密的陈登当即明白了陈群的意思:“您的意思是说用计离间杨奉和韩暹,让他们为我军的内应,到时候里外夹击张勋、桥蕤的兵马?”

“对,这样一来袁术的十五万大军就会瞬间崩塌,徐州的危机也就可以解除了。”

陈群的话令陈珪父子二人茅塞顿开,他们都对陈群的智谋佩服不已:

“文长不愧为‘颍川八士’的头衔啊,若无你的锦囊妙策,徐州百姓危矣。”

次日,陈珪便把陈群的建议上报给吕布,不过因为陈群之前坚持不要说是他的主意,所以对献策之人陈珪并没有如实相告。吕布听后大喜,急令陈珪速去执行此计。

接下来的发展如同陈群之前所料的那样,陈珪以杨奉、韩暹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为起因开始游说杨、韩二人,等到二人颇为心动之时再予以厚利,承诺等到袁术大军被击败后,将所有缴获的粮草辎重全都送给他们,这促使韩杨二人最终同意了陈珪的策反。

约定好时机后,吕布亲自率领兵马以高顺为左军、张辽为右军向张勋和桥蕤的驻兵地下邳发起了进攻,还未等袁术军队反应过来时,杨奉和韩暹的部队从后方也杀了过来,毫无准备的袁术兵马被杀得大败,几乎是全军覆没,张勋和桥蕤仅带着百余骑人马狼狈逃去。

此时在夏丘的高山上看着袁术的残兵败将狼狈至极的向淮南逃窜而去,站在山坡顶上的刘备和陈群眼神显得格外的冷漠。

刘备身旁的壮汉正是那天于黄河之央意图绑架司马懿的人,他看着这样的一幕十分的不理解:“主公,既然我们的目的是消灭吕布,为什么还要帮助他挡住袁术的进攻呢?让他们自相残杀好了,到那时我们再趁势取下徐州不更好吗?”

陈群瞥了他一眼,对刘备的用意加以说明:“那个概念不一样,吕布刚刚表示向朝廷效忠,而袁术则是公开的叛逆自立。在一开始这场战争袁术就不会有赢得可能,我们要是这个时候在捅吕布的后方,不仅不会成功,还会招致吕布的嫉恨,甚至连一直承诺要帮助我们的曹操都会弃我们而去,到那时主公就会成为人人唾骂的叛贼帮凶,再无立身之地了。”

刘备看了看身旁的陈群,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说的对,与其让袁术那个蠢材拿到徐州,不如让吕布替我多占一会儿。”

辛戌回:辞兄别弟黯伤离

半夜,躺在床上熟睡的司马懿窗边吹来的一阵冷风惊醒,起身把窗户关上后再度躺在床上的他却再也无法入睡。对于他来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到家后所享受的片刻安宁让他才有时间去仔细回忆过去发生的种种,却是越想越乱。

他坐起身掀起了被子走出了门外,这时他看到了司马朗的房间内还有着灯亮,轻轻踱步道他的房门处想要找他聊天,走过窗户的时候隔着窗缝,司马懿看到司马朗坐在孤灯下手捧着几件孩童的衣物,不知为何感伤而潸然泪下。

司马懿认得出来,这几件衣服是张春华以前穿过的。

之前出于对张汪家的愧疚司马朗收养了遗孤张春华,想要通过好好养育她来赎回自己的罪过,但是造化弄人,张春华还是失去了踪影,生死未卜。

司马朗唯一的心愿也没有机会再去达成了。

看着那些衣服,司马懿内心的痛楚和悔恨远胜于司马朗,毕竟张春华是在自己的眼前摔落山去的,如果自己当时的双手要是更有力量的话,就可以把她拉上来的。

想到这里,司马懿的双手不由的攥成拳状,脸色也十分的难看,本想推门而入的他转过身往回走去。他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去和司马朗谈论张春华的问题,没有这个资格。

刚走没几步,司马懿听到大门被推开的声音,他循声望去,只见司马孚推开门走了进来,正巧和司马懿迎面碰了个正着,两个人都不免有些惊讶。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异口同声的提问随即转化成了异口同声的回答:

“睡不着,出来走走。”

话音刚落他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司马懿非常担心他的身体:

“你的伤寒才恢复不久,夜里风凉,小心再得病。”

司马孚憨厚的笑了笑:“我知道了,你也是二哥。”

在家的这两天司马懿都有收到来自郭嘉的书信,他得知丧子失将的曹操,盛怒之下先后三次征讨张绣都无功而返,终于接受了郭嘉的提议暂不对张绣发起攻势。

司马懿也回信给他,说看样子张绣的军中有个十分厉害的谋士,还不忘拿郭嘉不是那个人的对手趁机挖苦他。

事实上除了第一次郭嘉随军出征之外,后来的两次郭嘉都不赞成发复仇之师,但是曹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为了稳住许县的局势他留下了郭嘉协助荀彧、程昱,不带任何谋士领着许褚等将南下宛城,终不能成功。

这天信鸽再度停在了司马懿的窗沿边,但是却不再是司马懿和郭嘉所联络的那只固定信鸽了,而是另外一只。令他惊奇的是这只信鸽司马懿从没有见过。

将信鸽放飞后司马懿打开了小竹筒内的信件,其中的内容令他十分震惊……

恰好此时他房间的门被推开了,司马孚将已经洗好的衣物拿了进来,司马懿见状赶紧将握着信的手自然的背到了身后,像往常一样和他打招呼:

“真不好意思,还要麻烦你把我的衣服拿过来,我自己就可以了。”

司马孚对司马懿的客气口吻颇感奇怪:“没什么,小事一桩。”

说完他便离开了屋子,临走之前将门带上的时候他瞥见了司马懿那一直背在身后的手,不过他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静静的转身离去了。

之所以司马懿会对自己的弟弟有所隐瞒,原因在于这封信开头的第一句就是:

这封信的存在绝对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不然你就会遭受大祸……

继续往下读司马懿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信中的文字并不多,只交代了一句话:

在收到这封信后立刻离开温县,临走之前不要告诉任何人,更不要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去向,逗留在温县的时间越长对你来说危险就越大,甚至有可能会牵连你的家人。

只有这寥寥数语,其中并没有交代自己要离开温县的理由以及所谓的危险到底是什么。

不仅如此,就连信中的笔迹自己都毫不熟悉。

若是一般人受到这种行肯定会觉得十分的荒谬,但是一直以来都遭遇着不寻常事情的司马懿,却隐隐感觉信中对自己的忠告并不是危言耸听。

之前自己回家的时候就在船上遇到了至少两拨人的伏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