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先生为何如此笃定吴国内部一定会发生动乱呢?”
山涛轻轻拎起了两人之间席案上的茶壶向王昶面前的茶盅内倒水:
“其实很简单,孙峻兄弟虽然通过诛杀诸葛恪攫取了吴国的最高权力,架空了吴主孙亮,不过他们兄弟二人却没有足够的声望和功勋,所以无法彻底让吴国朝野上下所有人信服,难免就有人会对他们所做出的决策心生不满。这个时候,稍稍在这堆干柴之上投下一粒细小的火星,那么他们心中的怒火就会彻底爆发出来,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至于他们和孙峻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对我们大魏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王昶也并非是愚笨之人,经过山涛这么一点拨他恍然大悟道:
“因为他们无论谁在这种吴国内部的斗争之中获胜,都因要安顿内部而没有余力再发动对外的战争了。”
山涛端起茶盅放到了鼻下闻了闻茶香笑道:
“正是如此……”
不过看着眼前的山涛王昶心中又产生了另一个疑惑:
“照这样看来,莫非此次挑唆孙峻和孙怡等人的纷争,也是先生……”
还未等王昶把话说完,山涛就露出了颇为神秘的笑容:
“事情已过,我荆州军民将士险遭生灵涂炭之苦,这对于将军来说已经足够,余下的还请将军不要再过度深追,还是给在下留一些私人空间吧……”
此时王昶才真正意识到山涛的深不可测,不禁感叹道:
“身在大魏却能够窥探吴国内部矛盾并加以挑唆利用,先生真乃神人也……”
对此山涛谦逊的笑道:
“将军谬赞了,在下非神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人罢了,更何况此次能够成功抵御外寇进犯,保我大魏江山社稷,实乃是我前线将士奋力搏杀、大将军坐镇指挥得当之功。”
与此同时,率领本部人马撤回汉中的姜维,也得知了祁山所发生的战事。
在战争开端他已经猜到了夏侯霸可能会采取不听命令的行动,所以才特地命令老将军廖化秘密引兵五千驻扎历城,一旦祁山大营情形有变就采取相应行动进行驰援和反包围。
结果姜维虽然猜到夏侯霸会被郭淮击败,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击败他的人却并不是郭淮,而是司马炎,更没有想到夏侯霸会被俘身死。
听完廖化汇报完战事的经过之后,姜维感叹道:
“这个司马炎年纪轻轻及有如此谋略,若是他懂得收敛目光再远一点的话,恐怕这次祁山之战我们是半点便宜都占不到的,郭淮也不会因为救他突围而战死……”
这时姜维突然想到一件事,那就是陈泰引兵解狄道之围前,诸葛绫曾经离开军营前去打探魏军的动向,可是到现在她都没有回来,这不禁让姜维开始为她担心起来:
“郡主她离开了这么久,会不会出什么事?”
跟在诸葛亮身边看着诸葛绫长大的廖化,很清楚诸葛绫的能耐,为此他安慰姜维道:
“将军不必担心,她以往也都是单独行动数月方归,我想这个世上能够伤她人应该没有几个,或许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回来了。”
虽然内心也是这么希望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姜维的心中总感觉很不安,他吩咐秘密沿着诸葛绫离开的方向深入魏境探寻。
廖化走到了他的身旁提醒姜维说道:
“将军,现在您需要面对的情形可有些不太妙,此次率军近十万之众北伐,朝中有许多人都不赞成,尤其是吴国退出了合纵之盟,我们单独伐魏更是遭到了谯周等人的公开反对,可是您一意孤行甚至向陛下做出了口头上的保证,陛下才准许你领兵出征的,然而现在……”
接下来的话廖化没有说完,但是姜维已经很清楚了:
“然而现在我如此兴师动众的北伐曹魏,损兵折将却没有得到魏国一座城池,对陛下、对朝野上下都难以交代……”
然而姜维却丝毫不后悔自己这么做,也做出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这里的军务交给您和张翼将军代领,我马上回成都向陛下请罪。”
对于姜维亲自前往成都面见刘禅,廖化知道他的处境会变得十分困难,但同时他也明白这是姜维没有办法回避的。
回到成都之后,姜维在朝堂之上果真遭到了谯周等人的政治围攻,主战的官员们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两者在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对此姜维并没有任何想要为自己辩解的意图。
而蜀帝刘禅在听完了朝堂上激论之后,并没有立刻对姜维做出处置,而是决定让姜维先回府邸休息,延后再论。
散朝之后,一心想要置姜维于死地的黄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在刘禅的耳边不断进谗,过分夸大了姜维拥兵自重、劳民伤财的过错,劝刘禅要严办姜维。
刘禅听后突然停下了自己的脚步,黄皓没有料到差点撞上了刘禅的后背。
随即刘禅转过身笑着将手搭在了黄皓的肩膀上:
“好,那朕就听你的话,把姜维的兵权全都卸除,然后由你来接任,以后如果魏国来犯我汉中边境的话,抵御外寇的重任就由你来承担,你看怎么样?”
跟随刘禅身边多年的黄皓,很清楚刘禅虽然这句话看起来和颜悦色,但是实际上话已经说的很重了,于是他连忙跪在地上向刘禅不停的磕头认错:
“小人知错,不该妄议朝政、诽谤大臣,请陛下念在小人一心为陛下着想的份上,就饶了小人这一次吧。”
俯视着向自己磕头求饶的黄皓,刘禅什么都没有说,直接转身离开了……
最终刘禅没有就这次的事情对姜维下达任何处置的诏令,但是也没有给姜维好脸色。
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对姜维的一种警告和不满。
对此姜维心知肚明……
(廿四):划阴谋
自从司马师设计在讨伐毌丘俭的战事之中,成功擒杀了阴谋对付司马家的神秘组织核心成员之一:神农之后,这群至今都没有完全浮出水面的组织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出来活动过。
可是刚刚从司马师手中接过司马家重担的司马昭很清楚,这些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且据神农临死之前所说的话显示,他在组织之中还不是最为可怕的存在,所以司马昭脑子里的那根弦始终没有松过,他也一直秘密派遣杜预暗中调查组织的情报。
而对于这个神秘组织来说,折损了神农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挫败。
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他们想要颠覆并且毁灭司马家的决心……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与神农齐名却地位和实力高于他的另外两个人,也就是伏羲与女娲,居然就在洛阳城内的司马昭眼皮子地下。
当然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身份加以掩饰,外人自然是不知道他们真实身份的。
夜半时分,两个人隔着席案对立而坐,他们中间除了正在燃烧灯芯所发出的微弱光芒之外,席案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
将手肘抵在席案上手托腮的伏羲起初一句话也不说,而坐在他对面的女娲也显得很沉得住气,两人之间保持着长久的静谧。
过了好久之后,女娲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伏羲道:
“真是没想到不光是应龙,就连神农也被司马师给解决掉了,先前还真是小看他了,现在我们已经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静默,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伏羲的脸颊白的如同碧玉一般晶莹剔透,即使是在微弱烛光的照射之下也难以掩盖其光彩。他扬起下巴用食指在案面上十分有规则的画着圈:
“不管怎么说司马师死在应龙的手上,对我们来说也不算是完全没有收获,更何况神农也不会白白死去,他在临死之前不是还在那个人的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吗?”
经伏羲这么一说,女娲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是指司马炎?可是你先前不是说司马炎并非常人,想要操纵他绝非易事。”
伏羲笑道:
“那是在司马师死之前,别忘了现在主政的人是司马昭,将来万一司马家篡夺了曹魏的江山,你说说看会发生什么呢?他还会甘心把唾手可得的王冕拱手让给司马攸吗?”
女娲也随即会意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