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768)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然,站在群臣之列的钟毓、钟会等人都清楚司马昭这么做的用意:

他是将曹髦丢给自己的烫手山芋又丢了回去,完全没有被表面上的殊荣所诱惑……

这时司马昭又说道:

“我虽然奉诏理政,但能力不如父兄的我也少不了各位朝臣的扶持,日后还请诸位与我同心协力,共同为大魏的江山社稷携手共进。”

说罢司马昭拱手面向诸位朝臣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

“拜托了……”

司马昭这番言辞恳切的肺腑之言,赢得了朝堂之上绝大多数人的赞赏,也消除了先前对司马昭的顾虑和疑惑。

钟会和贾充见状立刻站出来带头给予司马昭回复:

“下臣愿在大将军的率领之下,为我大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很多见风使舵的臣子见状也纷纷上前向司马昭表态:

“我等愿与大将军同心协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此,司马昭平息了朝堂之上不利于自己的议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笼络了朝中的人心,为自己日后的主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折臂膀

自从回到洛阳以来,司马昭一直忙于司马师的治丧工作,以及朝中积压如山的大小事务,都没有闲暇去处理其他的事情。

同时他决定委派老臣钟毓前往淮南,安抚战后当地百姓。

在辞让了“剑履上殿”的封赏之后,司马昭这才得到了些许的喘息之机。

也就是这样,司马昭开始打算着手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深度培植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也就是将自己信任的人安插在朝中理想的位置。

在司马昭于心中罗列的名单之中,邓艾、贾充、裴秀、钟会、傅嘏、王昶、王基都在其内,其中司马昭最为感谢的非傅嘏莫属。

为此司马昭在给魏帝曹髦的上书之中,公开请求给予邓艾等人合适的封赏。

当然,他们各自处于什么位置司马昭也都在奏表之中予以写明:

其一、傅嘏进封阳乡候,增邑六百户;

其二、邓艾进封方城乡候,代行安西将军职务;

其三、贾充为大将军司马,转任右长史;

其四、裴秀迁任散骑常侍;

其五、钟会升迁黄门侍郎,升东武亭候,增邑三百户;

其六、王基升镇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兼领豫州刺史,晋封安乐乡候;

其七、王昶擢升骠骑将军,其子王浑调任洛阳,担当散骑常侍;

其八、胡遵擢升为卫将军;

其九、诸葛诞晋封高平候,食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

拿到这封奏表的曹髦看得出来,事实上司马昭想要表彰的这些人当中,真正吸引人注意的只有三个,一个是傅嘏、一个是王基,另外一个便是诸葛诞。

这三个人在此次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从战事上来看,王基出奇兵移驻南顿,牵制了敌军的注意力,有效的为司马师抽调胡遵父子西进争取了时间。而诸葛诞的功劳最为耀眼,他虽然先前被文俶所败,但却在战争的后期收复了寿春,并且击退了吴国援兵,斩杀了老将留赞。

但真正令曹髦感到扎眼和恼火的却并不是他们,而是傅嘏。

他将司马昭的奏表使劲扣在了书案之上:

“这恐怕是司马昭自己的功劳簿吧!他既然都已经把如何封赏在上面写得明明白白,又何必来问朕呢?”

王沈上前说道:

“先前司马昭辞去了陛下所给予的封赏,恐怕已经看出了您想要暴露他野心的用意,现如今他所列出的这些名单几乎都是司马家的心腹之臣,且大多数在此次战事当中立下功劳,所以司马昭的请求也算是合情合理,您想要拒绝的话恐怕理由站不住脚……”

可曹髦却对自己被傅嘏和司马师联手耍弄这件事始终难以释怀:

“其他人姑且不论,对于傅嘏朕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要让他知道将朕玩弄于鼓掌之中,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在接到司马昭提请封赏擢升的奏表之后,曹髦于第二天正式批复予以全数准奏。

其中,也包括了对傅嘏的部分。

傅嘏原住所上所悬挂着的“武乡亭候”牌匾,也给“阳乡候”的新牌匾所替换。

为此第一个前来表示庆贺的便是钟会。

事先他并不清楚傅嘏和司马师之间暗地里所制定的计划,所以跑到了司马昭处检举了傅嘏和卫瓘的“不轨之举”,事后钟会为了试探傅嘏是否知晓自己的小动作,所以才会以庆贺的名义登门拜访。

对于钟会的到来,傅嘏表示欢迎,似乎并不清楚钟会曾经暗地里弹劾过他,言行举止和往常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这让钟会的心安定了不少。

在饮茶谈话之余,傅嘏谈及了关于钟会的话题:

在得到晋封之后钟会被司马昭所倚重,为此他胸中的自负气焰就渐渐越燃越旺,常常将其他人不放在眼里,行事也颇显高调张扬,引得有些人在私底下非议他。

对此傅嘏劝诫钟会说道:

“士季的才能和志向的确非常人可比,但不管怎么说做事总是要有个度的,若是不加以收敛、总是在臣下之间互相争斗攀比的话,恐怕将来你所建立的功业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更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傅嘏把钟会看得很透,可这时的钟会哪里听得进傅嘏的金玉良言,他在得知了傅嘏对于自己曾经私下检举的事情并不知情,已经达到了他想要的预期目的。

至于傅嘏其他的话,也全都当是耳旁风一吹而过了……

两人之间没有内心交流的谈话根本持续不了多久,傅嘏也察觉到钟会根本听不进他的话,自己也根本没有必要再浪费唇舌了。

接下来两人便在文学交流方面进行了交谈。

没过多久,门外家老便前来传话:

“启禀侯爷,大将军遣人前来传信,说请您立刻前往高都候府。”

见司马昭传唤自己,傅嘏便终止了和钟会之间的对谈,他们二人相继起身。

钟会见傅嘏要去见司马昭,便识趣地拱手向他告辞:

“既然大将军请您去会面,那在下就不叨扰了,就此告辞。”

傅嘏也拱手予以回礼:

“士季慢走,改日我将登门拜访……”

说罢两人一同走向侯府正门口。

就在他们穿过前院廊道之时,傅嘏的腰间的腰带突然自行松动落在了地上。

这一反常的现象令傅嘏颇为在意,他弯下腰将腰带捡起了起来自言自语道:

“真是奇怪,这条腰带跟随我多年了,以往它从未有过脱落,今天是怎么了?”

钟会听后笑道:

“可能是松动了吧,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经由钟会这么一说,傅嘏也没有过多的在意:

“说得也是……”

之后傅嘏重新将腰带系好,继续和钟会走向侯府正门口。

当他们迈出侯府正门的门槛后,傅嘏和钟会再度拱手告别,随即钟会便转身朝着自己与傅嘏所走相反的方向而走。

还没有等他走几步,直觉灵敏的他便感觉到自己右侧五十余步的树丛之中有异样的响动,等他反应过来情势不对劲之时,他身后的傅嘏突然传来了一声痛苦的叫声。

迅速回过头的钟会当即便看到傅嘏的腹部中箭,表情痛苦的倒在了地上。

这一突如其来的袭击,让侯府门前的守卫当即有如挨了一记重锤般顷刻间懵住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傅嘏腹部箭创处所流下的鲜血已经将地面上染红了一大片。

钟会本想顺着方才飞箭射来的方向追赶过去,可是当他追出了百步左右的距离时却发现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等钟会返回傅嘏身边的时候,脸色苍白的傅嘏已经因伤势过重而失去了呼吸……

而那支飞箭所射中的,正是傅嘏系着腰带的左腹。

情势危急之下,钟会当即吩咐家老让人将傅嘏抬进府内,然后派人去请医馆前来救治,同时又命令府中护卫即刻朝着刺客逃窜的方向追击。

等到医馆急匆匆的赶到之后已经太晚了,傅嘏因失血过多彻底失去了心跳。

震惊之余钟会还是没有弄清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