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750)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见守卫已经没有阻拦自己的意图,王肃连理都懒得搭理他们就快步迈进了门槛。

而对于王肃突然的闯入式到访,整个长平侯府上上下下都没有半点防备,当然也包括身为这座侯府的女主人:

羊徽瑜。

在王肃刚刚走进内庭的时候,恰好与迎面走来的羊徽瑜碰了个正着。

从辈分上来说羊徽瑜也应该随司马师尊称王肃为师的,所以她尽管对王肃神情紧急的来访感到奇怪,但是仍旧十分恭敬的向其行礼:

“见过恩师……”

此刻的王肃正因为不知道司马师身在何处而发愁,见羊徽瑜出现在自己面前,他正好找到了可以问的人,于是也顾不得礼仪上前口吻急促的询问:

“子元现在何处?”

羊徽瑜答道:“他正在书房检阅士载从兖州寄来的军报。”

“老夫现在就去见他。”

一听司马师正在研究淮南叛乱的战情,王肃便绕过羊徽瑜直接前往司马师的书房。

对于王肃来说,他此次前来寻找司马师,也正是因为淮南的战局之下所隐藏的巨大危机……

(五):危境

正在书房内阅读邓艾亲笔所写战报的司马师,从中已经得知了邓艾已经和诸葛诞取得了战略上的共识,两者合兵约五万余人进至慎县驻扎,随时准备迎击北上的毌丘俭和文钦。

司马师心想,如今两者的兵力旗鼓相当,邓艾和诸葛诞的能力绝对在毌丘俭及文钦之上,平定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突然被猛地推开,让司马师有顿感猝不及防。

很快王肃就手执一封竹简快步迈进了书房的门槛:

“子元!”

见王肃如此火急火燎的样子,司马师虽然心有疑惑但却没有失了礼数,起身向王肃恭恭敬敬的行礼:

“恩师……”

王肃从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就恨不得立刻将憋在心里话统统告诉司马师,可他迅速就注意到了羊徽瑜也跟在自己的身后,便收住了自己的性子。

而整个书房内虽然鸦雀无声,但站在门口的羊徽瑜明显能从这诡异的寂静氛围之中感觉得到,王肃接下来想要和司马师谈的事情不是自己能听的,于是她便向王肃行礼之后,随后的伸手帮他们将门关上。

不仅如此,羊徽瑜还在书房门口唤来了家老,对他吩咐道:

“大将军正在书房内和恩师对弈,你去吩咐其他的下人,不要过来打扰。”

家老领命而去,羊徽瑜也离开了书房。

位于书房之内的司马师和王肃都清清楚楚的听到了羊徽瑜在外对家老所说的话,等到她离开之后,司马师这才拱手问王肃道:

“恩师,您如此紧急的来找我,是有什么要事吗?”

王肃毕竟是上了些年纪,长距离的快步行走令他的呼吸出现了不稳的现象,但是他还未等自己的气息喘匀就迫不及待的问司马师说:

“子元,现在淮南的战局如何了?”

司马师正巧在看淮南邓艾送来的战报,便对王肃解释说:

“恩师,此刻毌丘俭和文钦刚刚从寿春起兵,邓艾和诸葛诞的兵马也已经筹备停当,料想是不会有问题的,请恩师放心。”

可司马师所说的这些却并非是王肃真正想要知道的,他进而上前再度对司马师发问:

“那我问你,此次平叛的统帅是谁?”

司马师答:

“陛下已经下诏,命昭弟统筹此次平叛的所有战事细节,但是我和昭弟都认为这场战争很快就能够被平定,所以昭弟是不需要亲自南下的。”

一听到司马兄弟都不会亲自到豫州坐镇指挥,王肃这才稍稍定了定心,不过他很快就想起了竹简之中所写的另一段文字,心中刚刚放下的石头又再度悬了起来:

“不,如果你们兄弟俩不去的话,那无论是谁都会失败的……”

“您说什么?”

跟随王肃身边学习多年的司马师,很清楚王肃虽然是饱学之士却不擅兵戈,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极少参与战事上的讨论,不过此次他居然如此直白的断定,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平定这次叛乱,着实让司马师的心中很不是滋味儿。

就连司马师自己也不清楚,听了王肃的这段话后,他先前的慢慢信心居然开始动摇了……

公元255年(魏正元二年)正月底,毌丘俭与文钦在寿春城西构筑祭坛,两人与麾下诸将歃血为盟,立誓要挥师北上直捣洛阳,除去奸佞篡政之臣,解救皇帝太后于苦海。

之后毌丘俭便和文钦率领多年来培养的六万精兵,只留下三千老弱镇守寿春。

对此邓艾早有预料,他在和诸葛诞取得会师之后,早在毌丘俭和文钦誓师之前就到达了慎县。当时邓艾认为毌丘俭和文钦很有可能会先行西渡颖水,然后经由河岸先取汝阴,并直达项县,进而威逼许昌。所以邓艾向诸葛诞建议,大军也渡河扎营于西岸,如何以来便可阻挡毌丘俭和文钦的势头,更会令他们措手不及。

可诸葛诞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慎县是颖水东岸的坚垒屏障,而叛军此刻的气焰正盛,若是把大军尽数调往颖水西岸驻扎的话,根本无险可守,反而会陷入被动。

为此两人的意见出现了分析,最终邓艾拗不过诸葛诞,只好自行率领半数人马渡河。

令诸葛诞没有想到的是,叛军果然没有沿着颖水东岸北上,而是渡河之后再北进,结果与邓艾的两万守军在与慎县隔河相望的空旷地带发生了遭遇战。

虽然邓艾早有准备,可叛军的数量超过了邓艾,且士气异常高涨,使得邓艾陷入了苦战。

在抵抗叛军的同时,邓艾也派出传令前往慎县向诸葛诞报信。

然而邓艾所派出的斥候才刚刚到达颖水之畔便被毌丘俭一箭射死,因此书信并没有传达到诸葛诞的手中。

毌丘俭从斥候的身上找出了邓艾的亲笔信,发现里面所写的并非是让诸葛诞尽速驰援的内容,而是让他务必坚守慎县,千万不能轻易离开城垒。

看到这样的内容,毌丘俭对着站在自己身后的神农笑道:

“正如先生所料,邓艾他果然猜到了我们的意图,若不是仲若将先生举荐于我,恐怕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察觉到。”

神农淡淡笑道:

“诸葛诞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与邓艾相比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此次作战我们真正需要提防的是邓艾,而诸葛诞则可以成为我们利用的棋子……”

与此同时诸葛诞也并非是个反应迟钝的人,即使实在没有任何情报的境地之下,他还是敏锐的感觉到河岸对面似乎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他决定派人去探听情况。

而斥候回来之后所禀报的内容也恰恰应和了他的猜测。

这下子诸葛诞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听从邓艾的意见,于是急忙调军准备渡河驰援。

就在诸葛诞将大军从慎县城内调出之际,事先埋伏于道路两侧的文钦父子率领五千余人对其发起了突然袭击。

此时的诸葛诞自知自己已经中计,主动放弃了慎县这座壁垒被迫与敌人展开野战,这已经让诸葛诞所部的士气受到了一些影响,但诸葛诞又迅速认清了现状:

文钦的人马不过五千人左右,而自己手中的兵力是他的五倍,自己完全有能力将其反歼灭,破坏敌人的阴谋。

为此诸葛诞亲自跨上马背率军与敌交战,而敌军一员手执长剑的银盔将军也骑马朝着诸葛诞冲了过来,两人在阵前你来我往交起了手。

在交手的过程当中,诸葛诞意识到眼前的敌人无论是剑法的套路还是身形,都十分的熟悉,好像自己不久之前见过他一样。

还没有等他想太多,银甲将士便将诸葛诞打落马下,就连手中的佩剑也失落在地。

落下马背的诸葛诞还没有等他站起身,敌将手中的剑就已经抵到了他的眼前,并且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他:

“真没想到多日不见,你的剑术还是没有长进呐……”

听到敌将的声音,诸葛诞瞬间就回想起了先前在书房里和自己见面的那个执剑男子。

他抬起头仰视着银甲武将,清清楚楚的看清了他的脸庞:

“你到底是谁?”

银甲男子淡淡笑道:

“你现在应该问的不是这个吧?不求我饶你一命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