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表明诚意,张特还将印绶派人一并送给诸葛恪。
诸葛恪心想继续强攻的话,就算是得手了也必然会损耗巨大,况且自己真正想要与之决战的司马孚还没有到,所以便顺水推舟接受了张特的投降,为了表示对张特的信任他让来使将印绶又带了回去。
张特见一切果如司马孚所预料,于是趁夜抢修城防工事,拆除城内房屋,取其砖木来做守城之用。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张特站在城门口上对着吴军高喊:
“我身为魏臣,绝不会屈膝投降于你们这些贼寇,现在唯有战斗至死,决不投降!”
见此情形诸葛恪恼羞成怒,他立刻派兵强攻新城,但张特早有准备,吴军伤亡巨大却久久不能攻克新城,这更加深了吴军的疲惫与焦躁程度。
随着天气渐渐炎热,各种军中常见的疫疾开始出现,吴军阵内出现了大范围的伤病减员,诸葛恪已然意识到陆抗先前提醒自己的话是正确的,自己想要获胜已经不太可能,但他已经没有退路,所以面对朱异和蔡林等部将的苦口相劝却始终不为所动,还将他们赶出了军营。
蔡林惧怕诸葛恪加害自己,便星夜逃出了吴军大营前去投奔已经到达寿春的司马孚。
获悉了吴军内部的情况之后,司马孚对众将笑道:
“是时候了,传我的命令,令毌丘俭和文钦两位将军率军五万沿肥水顺流东下进击吴军,司马望率领五万直接南下正面攻击吴军!”
这时毌丘俭才明白司马孚真正的用意,心里不得不暗生敬佩。
同年七月,面对魏军的大举反扑,诸葛恪只好下令开始退却,那些受伤生病的士卒流落在道路上,艰难地互相扶持着行走,有的人困顿地倒毙于沟中,有的人则被俘获,全军上下沉浸在哀痛悲叹之中,魏将文钦乘势追击,追斩万余人。但诸葛恪却安然自若,外出在江中小洲上住了一月,还计划在浔阳地区开发田地,孙亮召他回去的诏书接连不断,他才慢慢地返回。从此他在群臣百姓中失去威望,人们对他的怨恨之言也越来越多。
此战吴国损失超过两万余人,不仅令诸葛恪一举与蜀国一同北上夹击乃至于消灭曹魏的战略设想沦为泡影,更加给自己找来了无法避免的血光之灾……
对于司马孚来说,正常战役他都可以临危不惧、从容指挥,以极小的伤亡代价给了诸葛恪迎头痛击,一血东兴战败之耻。但恰恰是在战后,新城百姓夹道欢迎他入城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他心神久久不能平静的事……
骑在马背上的司马孚一边向道路两侧的百姓挥手致意,一面率领大军入城。
这时,有个副将策马行至司马孚身旁,将手中一方折叠整齐的锦缎递到了司马孚的面前:
“禀太尉,方才有人托末将把这个东西转交给您。”
司马孚还没有接过这方锦缎,心里就有种很强烈的预感,当他接过并打开之后,瞬间被上面所写的两个字惊到目瞪口呆:
叛徒……
简短的两个字却令司马孚的后脊不断发凉,他回想起当初在监牢之中桓范对自己和司马懿所说的话:
你真的以为自己赢了我吗……
虽然一直以来司马孚和司马师都在怀疑,桓范是否还留有后手,为此不惜让羊祜辞官到处探查,寻找他们的蛛丝马迹,不过现在似乎情形已经越来越明朗了……
司马家和桓范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并没有随着司马懿和桓范的去世而结束。
倒不如说,恰恰是掀起另一场争斗的开始……
(九):高下
公元253年(魏嘉平五年)五月,就在司马孚与诸葛恪拉锯消耗的中期,司马昭也带着自己的长子司马炎星夜兼程赶到了长安,但摆在司马昭面前的情势已然十分严峻。
在刚刚到达长安之后,顾不得片刻休息的他马上从陈泰的手中接过了军报,同时陈泰也在向他解释现在的敌我态势:
“在诸葛恪率军包围新城的同时,姜维就领兵自武都出发,以石营为基点沿董亭向南安发起包围进攻,郭淮将军正领兵驻扎新兴,以武城山为屏障抵御姜维。”
左手拿着军报的司马昭一面看着军报上 内容一面问陈泰说:
“位于南安境内的敌我兵力各是多少?”
陈泰答道:
“姜维领兵八万余人,郭淮将军的手中可以调动的只有三万五千余人……”
司马昭听后当即又问陈泰说:
“姜维现在可否有所行动?”
陈泰回忆说:
“在你到来之前,有前线探马来报,说姜维在包围武城山的同时又秘密派出了万余人向鄣县、襄武一带运动,我猜测他可能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夺取陇西。”
这一点得到了司马昭的认同:
“的确,现在姜维手中的兵力多郭淮将军一倍有余,他的确是有余力可以西进的,不过有些事还是要亲眼看看之后才能下定论,依我之见玄伯兄你率领一支人马沿渭水向西驰援,我先行一步前往新兴城内与郭淮将军会和。”
确定了方略之后,司马昭便带着司马炎又马不停蹄的向新兴赶去。
幸运的是,在郭淮的周旋之下姜维始终没有能够越过武城山,保障了新兴牢牢握在手中。
再一次见到郭淮时已经是三年前了,如今在司马昭看来,站在眼前的这位“长剑伯伯”比起往昔又苍老了许多,司马昭不禁感触良多。
带着司马炎走到了郭淮的面前后,司马昭向郭淮伸手,示意司马炎向他行礼:
“炎儿,这位便是名震陇上的郭淮将军,他对于父亲可以说是最为敬重的人,若是没有他的话,恐怕父亲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了,也就不会有你的存在了……”
由于自司马炎出生以来,郭淮遵守了和桓范的约定从未离开过雍州,所以他与司马炎这次可谓是初次会面,但司马炎却在千里之外的洛阳经常听到郭淮的英雄事迹,包括他早年曾经数次保护司马昭的性命,又镇守雍州多年、功勋卓著,深受祖父司马懿和伯父司马师的其中和信任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人物,还是令司马炎非常兴奋和激动的。
为此他恭恭敬敬的对郭淮行礼说:
“晚辈司马炎,见过伯济将军……”
不知道为什么,当郭淮第一次看到司马炎的时候,心中突然感受到一种难以言明的压迫感,这种感觉虽然如流星般快速的一闪而过,但却令郭淮短时间站在原地不能动弹。
不过很快郭淮就从呆滞的情绪之中走脱了出来,但却没有逃得过司马昭的眼睛……
等到司马昭和郭淮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司马昭这才问及郭淮方才的反常:
“长剑伯伯,炎儿他有什么不对劲吗?”
郭淮见司马昭问起了这件事,也不予以否认,便对司马昭直言相告:
“我记得你父亲曾经在写给我的信中提到一件事……不,准确的是应该做的一个梦……”
这句话引起了司马昭的注意,他追问说:
“是什么样的梦?”
郭淮回忆道:
“他说在自己的梦境之中,自己和整个司马家的宅邸都随着一条赤焰巨龙腾飞天际,然而就在飞到最高处的时候,突然间一阵阴风从南面吹拂而来,那条赤焰巨龙便随着整个司马家猛然向下坠落,所有的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在听郭淮描述的同时,司马昭能够在脑海之中清晰的想象出来,当初父亲司马懿的梦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幅场景。他随即又问郭淮:
“父亲从未和我说过这件事,可即便是如此,这又和炎儿有什么关联呢?”
这个问题令郭淮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只是第一次看到炎儿的时候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了这种感觉……”
说罢郭淮和司马昭的目光,一齐被帐外站在骏马身旁拴缰绳的司马炎所吸引。
然而不管司马昭怎么看,也无法从司马炎的身上看出这个梦境到底和他有什么关联。
无奈之下司马昭只好将这件事暂时搁置,毕竟此次他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是有更重要的事,他走到了墙壁上所悬挂的巨幅地图前对郭淮说:
“目前姜维正集结蜀军主力在武城山面前与我们对峙,强行与他决战不明智,而且先前我在陈泰那里得到的情报来看,姜维已经秘密派出近两万人的兵马别向鄣县和襄武方向靠拢,表面上看他有想要夺取陇西的打算,不过,在我看来他不过是想要诱我们分兵前往陇西,从而弱化南安的守军实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