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司马懿却对此完全不在意,他高高的将司马悠举了起来,司马悠一点也不害怕,反而露出了纯真而又善良的笑容。
“文惠兄方才也说了,他是龙虎之孙嘛,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事实上高柔并没有强调司马悠是“孙”这个概念……
公元251年(魏嘉平三年)正月,吴国大帝孙权病重,他担心自己死后魏军会大举来犯,于是下诏封锁涂水,之后王凌立刻上书朝廷,以吴国近期会有军事动作为由,请求调拨大批军队和粮草给自己教训吴国。
若是平常来说王凌的这个建议可谓是合情合理,但是司马懿立刻察觉到了其中隐藏的玄机,于是以朝廷正在整饬兵力,需要重新征募新兵调派为由予以拖延。
得到消息后,王凌也隐隐感觉到司马懿或许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图谋,为此他决定提前采取行动,一方面派遣心腹杨弘去说服新任的兖州刺史黄华配合自己,完成令狐愚本应该负责的计划,可杨弘早就被贾充说服而背叛了王凌,他一到兖州之后立刻与黄华将王凌的计划报之司马懿。
司马懿知道自己和王凌这一战是不可避免了,早就最好了全盘打算的他决定亲自带兵讨伐王凌这个曾经的生死之交。
为此他一方面让黄华假装答应王凌的游说,以免惊动王凌,一方面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候,严密监视王凌的一举一动,决不能让调动淮南地区的一兵一卒。
同年四月,司马懿携次孙司马悠及侄子司马望亲自带领水军南下,出于对这位老朋友最后一点情义,他给王凌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提及只要王凌肯投降,便答应放王凌一条生路。
然而王凌看完了信后却将其当场撕毁:
“当初他也对曹爽做出过这样的承诺,可结果又是怎样!”
当初王凌在司马懿个曹爽对峙的时候,为了避免魏国士兵自相残杀,再加上曹爽明显已经处于不可扭转的败者之境,所以抛开对司马懿个人情感的他以大局为重,希望曹爽投降,然而曹爽投降之后所得到的却是司马懿残忍的屠戮,这让王凌心中对司马懿仅存的一点念想都没有了,虽然司马懿之后为了安抚王凌,特地让他接替高柔担任司空,但之后司马懿一系列针对曹氏、夏侯氏宗亲的行为更是让王凌认为司马懿有不臣之心,这时他想起了当初贾逵临终之前对自己所说的话,为此在令狐愚的怂恿之下终于下定决心起兵讨伐司马懿。
可如今的局势对王凌已经极度不利,坐镇庐江的诸葛诞和王基拒绝听从自己的号召,并且积极整饬兵力北上,荆州的王昶也大有东进之势。
同年五月,司马懿的大军突然沿水路南下,王凌已经无法调动大批军队和司马懿交战了,但寿春城内的两万名守军却发誓要与他共存亡。
同时也有些将领劝他投奔吴国,免遭杀身之祸。
王凌见大势已去,便仰天叹道:
“看样子老夫不得不做第二个孟达了,但老夫不愿意像孟达一样屈膝投降于敌国,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我不愿失去这最后的尊严!”
之后高柔写了一封亲笔信给王凌,试图作最后的挽留,王凌不愿意连累无辜的将士们陪着自己一起死,于是便派遣属官王或前去武丘司马懿的战船上请罪,并献上了印绶和节钺,希望司马懿看在曾经相识并且同朝为臣的份上,放过无辜的将士。
司马懿答应了王凌的请求之后顺颖水南下,后转道淮水登岸移驻北山,准备接受投降。
(九)
在司马懿大军驻扎在北山之后,王凌命人将自己绑好站在淮南岸边,等待这自己的命运。
司马懿派人将王凌用船带到北岸,一想到当自己再度见到这位久违的老朋友时,居然是这样的场景,他的内心不禁此起彼伏。
可王凌看到他却是一言不发,这时一旁的诸葛诞见王凌见到司马懿居然胆敢不下跪,于是便厉声呵斥道:
“大胆!身为罪臣居然胆敢不向太傅下跪!”
这时王凌突然见将目光移到了诸葛诞的脸上,并且高声吼道:
“老夫跪天跪地跪陛下,太傅与我同时朝廷官员,为何要向他下跪!老夫当年厮杀疆场的时候,你小子还不知道在哪个娘胎里,怎敢在我面前像条断脊之犬,喑喑狂吠!”
“你!来人呐!把这个……”
诸葛诞被王凌骂得恼羞成熟,刚想命人收拾他,却被司马懿伸手制止了:
“公休,这里没有你的事……”
随即司马懿命人将王凌松绑,王凌瞪着司马懿冷冷说道:
“如果我真的有罪,你只可用一纸公文便可将老夫召回,又何必亲自来呢?”
司马懿走到了他的面前,将散落在王凌肩膀上的引发整理到脑后,然后笑道:
“因为你不是区区一卷竹简就可以制服的,若是派其他人前来的话,你或许会负隅顽抗,可若是我亲自带兵前来,就可以避免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自知胜不了我的你是不忍心看到昔日跟随自己的旧部白白牺牲的,老兄你不就是因为意识到这点,所以才会自缚请罪的吗?”
王凌对于司马懿能够如此透彻的看穿了自己,感到继无奈又羞愧,为此他自嘲的笑了笑:
“你倒是把我给看透了,可我对你却一点也看不透……”
司马懿将侧脸凑到了王凌的身边小声说:
“所以你才会输……”
早已放弃求生之念的王凌,至少在这一次看清了司马懿:
“但现在我能够看到了,你想让我死对吗?”
将脸从王凌身边移开的司马懿,脸上似有似无的笑容顷刻间荡然无存:
“我给过你机会,你却不曾给过我机会……”
之后司马懿派人将王凌押解回洛阳听候发落,途径项县时恰好路过贾逵庙,王凌便向押解自己的将军请示,希望能在这里稍歇一会儿。
由于司马懿曾经特别交代过,一路上不能虐待王凌,如果他提出了什么要求就尽量满足他,所以押解他的将军同意在贾逵庙内暂歇。
坐在草堆上的王凌凝视着贾逵的塑像久久不说话,联想起自己和司马懿相遇至今的点点滴滴,他不禁老泪纵横,抓起了地面的稻草对贾逵哭诉道:
“我都快八十岁的人了,没想到一生功成名就、战功累累,到老居然落得个身败名裂,贾梁道,还是你说得对啊,只可惜这个世上也只有你知道我王凌是魏国的忠臣了!”
很快,王凌就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饮鸩自杀。
当时司马懿正领军驻扎寿春城内,听取贾充汇报此次参与谋反之人的汇报,当听到王凌自尽于贾逵庙的消息之后,司马懿突然当场晕倒在地,让周围的将领们措手不及。
等到司马懿醒来之后,他大骂王凌:
“你选择这种方式死,是要让世人都认为我司马懿逼死了你,好让你成为万古流芳的护国忠臣,而我则成了陷害忠良的国贼对吗!好,既然如此你就休怪我不念旧情了!”
盛怒之下的司马懿当场下令,凡是牵连到这场谋逆之乱的人,无论是谁一律株连三族,不仅如此,他还命令将王凌和令狐愚的尸体从坟墓内挖出挂在寿春城楼上示众三日。
就连身为曹操之子的曹彪,也被司马懿逼迫自杀,族人也被流放平原郡。
王凌生前的太尉之职由司马孚接任。
截止事情结束为止,牵涉其中被处死的人多大两千四百余人,流放的更是数不胜数,历史上所记载之“淮南三叛”的第一叛,还没有来得及开始,便在充满血腥的杀戮之中落幕了。
同年八月,司马懿班师回朝。
一天夜里,熟睡之中的司马懿突然梦到了自己失去的一些至亲之人,有戏师、司马防、司马朗、张春华,他们都背对着自己不断远去,司马懿伸手想要叫住他们,可没有一个人理会自己。
等到他们的身影渐渐从自己眼前淡去之时,又渐渐出现了郭嘉、诸葛亮的身影,这一次他们并没有背对着自己,而是面对着自己似笑非笑着。
郭嘉开口对司马懿说:
“你终究还是你走到这一步了……”
而诸葛亮也对司马懿说:
“上天始终是站在你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