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曹操这么说司马懿赶紧答道:
“下臣不敢……王上万年无期!”
“万年无期?呵呵……寡人倒真是想,若真是有万年可活的话,那寡人不成老王八了么……”
说罢曹操咳嗽了两声,笑着冲司马懿招了招手,转而拍了拍自己面前的席案说:
“离我那么远干什么?寡人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楚,耳朵也不好使了,你这样和寡人对话我会很累的,来,坐到寡人对面前,咱们两个好久没有促膝长谈了。”
“下臣遵命……”
他站起身后仍旧低着缓缓走到了曹操的对面屈膝而坐。
伸手捋了一下肩膀上的披风后,曹操将后背移开了凭几用右手肘撑着席案说道:
“仲达啊,你和寡人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寡人西去之后,子桓他到底能不能挑起我们所创下的基业重担?”
这个问题早在来之前,司马懿就已经预料到曹操会问自己,为此他早有准备:
“王上,太子生性果敢、文武双全又知人善任,必能支撑起整个曹魏并将其发扬光大,基业当初您的决定是明智的。”
曹操听后却叹息起来:
“寡人生前曾不断有人向我劝进,让寡人代汉自立,而寡人已经位极人臣,与天子并无实质上的区别,所以不需要戴上那顶会遭至灾祸的皇冠,但是我这个儿子却不这么想,早在进封魏公之时,寡人看得出来子桓有帝王之志,万一寡人撒手离去那他必定会篡汉自立,到时候万一乱起来的话,我怕他收拾不了这个局面啊。”
司马懿答道:“万事皆有定数,一切事在人为,王上不必过于忧虑。”
突然间曹操用力抓住了司马懿的手腕,力道非常大,大到足以让司马懿感觉到疼痛,司马懿从曹操的眼中看出了强烈的杀气,正朝自己扑面而来:
“仲达,寡人知道所有的谋士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你,若非如此当初奉孝也不会极力举荐你,寡人希望你能够像辅佐寡人一样继续辅佐子桓,你能够做得到吗?”
臣工忠于君主这本事无可厚非之事,然而曹操居然公然将这句话露骨的表达出来,无疑是表明了对司马懿才能的重视和忌惮。
司马懿自然也深知这一点,他知道如果自己接下来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让自己无法活着走出这间屋子,于是他十分镇定的回答说:
“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王上重托!”
四目相对之间,曹操那凝重的眼神也司马懿那坚定的眼神彼此对接着,许久之后曹操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才渐渐散去,但他仍旧紧握司马懿的手腕:
“仲达,像你这样的人世间少有敌手,难道就没有取天下的野心吗?”
司马懿没想到曹操会问这样的问题,但是他平静的反问道:
“下臣也想问王上,以您今时今日的立场和地位,世人都在骂您是篡汉之国贼,难道您就没有夺取汉室江山的野心吗?或者在下可以斗胆问一句,您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短时间内曹操被司马懿这个问题给镇住了,他听后松开了司马懿的手腕哈哈大笑道:
“誉满天下者,往往谤满天下,若是要一一去在意那些世人对自己的评价,那寡人又何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今日寡人就告诉你,我不是世人口中立下盖世功勋的魏王曹操,也不是世人口中藐视天子、目无纲纪且有篡汉之心的国贼曹操……”
这时他看着司马懿的眼神极为充满神采,仿佛是完全没有疾病的正常人一般精神矍铄:
“我就是我!我就是曹操!”
在这一刹那,司马懿心中不知不觉对眼前的曹操涌现出无限的崇敬之情……
他完全被曹操眼中的霸气和魅力所感染。
最终,司马懿安然无事的从殿内走了出来,不知为什么当曹真看到司马懿打开大门的时候,脸上竟然流露出万分惊讶的神色,不过他很快就将其隐藏了起来。
司马懿离去后,曹真立刻进入殿内对曹操说:
“王上,您为什么……”
还没有等他说完,靠在凭几之上那面色苍白而又平静的曹操,缓缓伸手止住了他的话,随即他将抬起的手左右挥了挥,很快躲藏在帐幔之后的十余名手执利刃的刀斧手相继退出了屋外,这让曹真觉得十分难以理解。曹操叹了口气说:
“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杀了他,恐怕日后就再也无人有能力与诸葛亮、陆逊这样可怕的人相抗衡了,所以现在要留着他……”
不久,奉曹操召见之命的贾逵也来到了殿外,曹操命其进殿后对贾逵说:
“梁道啊,我想子桓现在应该也到了洛阳了吧?”
一听这话贾逵深感震惊,因为曹操秘密离开邺城潜入洛阳这件事,除了自己和吴质之外根本没有第四个人知道,但是没想到的是曹操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察觉到了。
见贾逵颇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曹操开口道:
“你能够忠心为主、恪尽职守,寡人感到很欣慰,将来还需要你与多多在旁协助子桓才行。行了行了,你去告诉子桓,寡人没有怪罪他的意思,让他到我这儿来吧……”
奉诏赶来的曹丕一看到曹操就哭得泣不成声,他跪在了曹操的面前哭喊道:
“父王!儿臣来迟了……”
曹操闭上了眼睛伸手抚摸着他的头说:
“好了好了,我还没死呢,还是省点眼泪吧……”
说罢曹操睁开眼睛问曹丕说:
“为父问你,若你继位之后该当重用何人?”
面对这个问题,曹丕不假思索的说:
“侍中陈群、丞相长史辛毗、中领军曹真和曹休、谏议大夫贾逵等人都堪大用。”
“还有司马懿……”
这时曹操的表情变得非常凝重,他提醒曹丕说:“我想你能够坐上太子这个位置,除了贾诩、陈群等人相助之外,司马懿也暗中出了不少力吧?”
曹丕没有想到曹操居然将事情看的是如此透彻,内心顿感忐忑,然而曹操说这些话的目的并不是追究曹丕结党揽朋的罪过:
“司马懿的确是个不世出的大才,‘五瑞’皆已出山,你必须要重用他,现在刘备有诸葛亮,孙权有陆逊,如果没有他在旁帮你出谋划策的话,这两个人你是应付不来的。但是,为父之前和你提过司马懿‘鹰视狼顾’,日久必定会干预我们曹家的事情,所以你要记住,只可让他参政却不可让其染指实权,尤其是兵权。你明白为父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儿臣明白,先前贾逵也多次在儿臣的耳边提及司马懿不甘久为人臣之事,儿臣日后定当谨记父王之教诲。”
听到曹丕提到了贾逵的名字,曹操便趁机对他说:
“贾梁道是个明白人,也是个聪明人。这段时间以来为父一直在观察你身边的这些人,陈群、吴质和司马懿走得太近,这两个人都不完全可靠,唯独贾逵一心效忠于你,将来每逢大事你都要多听听贾逵的观点,不要着了司马懿的道。”
对于曹操的忠告,曹丕表示将会字字铭记于心。
最后,曹操就手足问题最后嘱咐曹丕说:
“我知道你和子建两个人常年来因为立嗣之争的问题一直明争暗斗,现在既然你已经当上了太子,将来也会成为魏王一定要善待子建和子文,切不可手足相残……”
曹操的话一语道出了曹丕心中所想,他一直在谋划的便是在曹□□后,着手对付在文臣之中威望很高的曹植,以及手握兵权的曹彰,为了避免曹操因此而生怨,所以他一直将这个想法深深的埋在心里,就连吴质和司马懿也没有提起过,但却仍旧逃不过曹操的眼睛。
此时此地的曹丕,根本就没有拒绝的余地,他只能答应。
而此时曹操心中明白,曹丕不过是敷衍自己,至于他死后到底会不会善待曹植和曹彰,他自己的心中也根本不知道答案……
太薇之章--太薇左垣:群龙无首,朝局内乱不止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庚子(二十三日),一代奸雄曹操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曹□□后不久,辛毗的朝中重臣认为此时局势尚且不明朗,倘若将曹操病逝的消息走漏出去的话必然会引起不小的震荡,所以他们认为应当暂时秘不发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