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已然对荀彧失去足够的信任,最起码他们已经回不到赤壁之战前的君臣关系了……
离开丞相府后司马懿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转道去往丞相军事陈群的家中。
下人将司马懿引进了内堂,这时司马懿看见陈群正在低头手把手教授着怀中的四岁男童写字,见司马懿前来后他便搁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向司马懿:
“是仲达贤弟来了……”
说罢陈群对怀中的男童说:
“快,叫仲叔。”
自从回到邺城以来司马懿一直忙于帮助曹操制定西进之策,虽然很多次在相府之中和陈群见面,但是他一次也没有去陈群的府上拜访过,两人在交谈之中绝大多数聊及的也都是军国大事,所以司马懿一直不知道陈群早已经成家并且还有了个儿子。
见司马懿颇显一脸茫然的样子,陈群介绍说:
“这是我的儿子,取名陈泰。”
“一晃眼数年过去了,料想兄长必已成家立室,小弟长时间没有前来拜访,还请恕罪。”
被陈群邀请入座后司马懿就自己的失礼向义兄请罪,陈群听后轻笑着说:
“你我虽无骨肉之情但早有兄弟之义,况且我们现在都为丞相效力,一殿为臣又有了同袍之情,老弟你这么说就是不把愚兄当自己人了。”
陈群的戏言调和了本来司马懿所营造出来的严肃氛围,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看着年纪比自己长子司马师要大一岁的陈泰,司马懿顿感人生蹉跎:
“从徐州初回至今快十五年过去了,不成想我们都已经身为人父了。”
说到这里司马懿不禁对陈群的夫人开始好奇起来:
“不知嫂夫人是哪家的千金?”
话音刚落,一穿着朴素却不失气质的女子从后堂走进内堂,司马懿很快就注意到了她。
见她出来陈群笑道:“刚说到你就来了。”
陈群将手伸向了妻子向司马懿介绍说:“这是拙荆荀鹂,乃是荀彧先生的爱女。”
不知为什么,当司马懿从陈群口中听到荀鹂是荀彧的女儿时,顿时感到大脑一片空白,他只能僵硬地直起腰拱手向荀鹂行礼:
“见过嫂夫人。”
虽然已经身为人妻,但是在陈群的眼中荀鹂却仍旧是那个天真可爱的少女,这点在荀鹂向司马懿回礼之时,司马懿也有所察觉:
“先生便是夫君口中经常提到的那个自愧不如的司马仲达么?”
这个问题把司马懿问得措手不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在下才薄学浅,而兄长和文若先生皆有王佐之才,是我所远远不能比的,”
在和荀鹂简单的打完招呼之后,陈群从司马懿的神情看得出他此次来找自己必定是有要事相商的,于是他将怀中的陈泰轻轻推向了荀鹂的面前对她说:
“我和仲达有事情要谈,你们先下去吧。”
荀鹂虽然性格古怪且不受常礼束缚,但是她一遇到严肃的事情时便会将这些全都收拢起来,完全转化为沉稳持重的贤内助。加上她与陈群之间极好的默契使得她很快就能够领会丈夫的意思,所以悄无声息的将陈泰抱了起来退出了内堂。
见荀鹂已经走远,陈群便开始询问司马懿前来找自己的目的:
“仲达,出什么事了?”
司马懿本来想的是陈群和荀彧之间素有师徒之谊,眼下在处境对荀彧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唯一能够全心全意帮助荀彧的,放眼整个邺城恐怕也就只有陈群了。
然而当他知道陈群已经娶了荀彧的女儿时,司马懿认为自己算是找对人了。
“先前丞相曾经秘密下令让荀彧先生暗杀伏皇后……”
在司马懿才说了开头陈群便已经猜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神色也开始紧张起来:
“文若先生从始至终所想的都是振兴汉室,丞相此举无异于是逼迫他与自己的信仰分道扬镳,我了解文若先生,他是宁死也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的。可是这样一来他必定会开罪与丞相,日久恐怕会惹祸上身啊。”
陈群口中所说的正是司马懿想要转达的意思,所以他此行的目的是想请陈群劝荀彧辞官归隐,尽早离开这政治漩涡之中,至少可以保住身家性命。
“不,文若先生虽然身为文人谋士,但他的骨头却比常人坚硬许多,天子以及汉室越是濒临危险的境地,他就越不会在这个时候置身事外,不管是什么人劝都没有用的。”
事实果如陈群所说的那样,早就看出了荀彧前途黯淡的荀攸虽然疾病缠身,仍旧劝说荀彧不要再勉强坚持,看了陈群的书信之后荀彧回复说自己身为大汉的臣子,就必须要为天子、为社稷尽忠,面对胆敢对汉室不敬的人一定要抵抗到底。
荀彧的回信被陈群给司马懿看了,司马懿回到家中后又将这件事告诉了钟毓。
“不知道荀长倩知道这件事后会作何感想……”
听到钟毓的感叹之后,司马懿这才想起来之前曾在黄河之畔时,帮助自己逃脱张飞抓捕的白衣男子荀恽,加上先前钟毓告诉自己目前荀恽埋藏在“刘稷”和郭淮等人的身边暗中相助,他不免对荀恽表示担忧:“现在荀恽的状况怎么样?”
钟毓回答说:“之前在赤壁,刘协伙同郭淮等人联手暗杀你时,荀恽看出了你虽然身受重伤,但是奄奄一息还有生还的可能性,恰好当时程武和伏姑娘驾着小舟即使赶到并放出了信号,所以他才会一脚将你踢进长江流水之中,可正是因为如此他露出了致命的破绽,不过我已经派那个人去营救他了,应该不会有什么事的。”
但是钟毓接下来的话引起了司马懿的格外注意:
“只可惜先前那么费力才用苦肉计打进他们的内部,现在只好离开了。”
此时单骑在山道之前飞驰的荀恽一边尽速逃命,一边回头注意身后追击自己的骑士。
可是荀恽的马比起身后率领蒙面死士追击的郭淮坐骑相比起来,脚程是较弱的,所以距离不断的拉近,右手握着缰绳的郭淮见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于是他将左手放到了自己腰间的剑柄之上:“我看你这下要往哪儿逃!”
就在这时,附近山头上的一个人影也正密切关注着山道之间的情况,他见荀恽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于是他从马背上取下了一个托手较长的□□,将长长的羽箭放置在箭槽内,半蹲在山头边上,瞄准了正在追击荀恽的骑士们后干脆利落的扣下了机关……
羽箭“嗖”的一射了出去,精准的射中了郭淮身旁骑士的头颅,那人应声倒地。
郭淮意识到了有人在暗中埋伏自己好让荀恽逃离,正当他准备提醒身旁的人严加防范时,握住□□的人再度扣下了机关接连射出了两支羽箭,分别穿透了两个蒙面骑士的面部和脖子。而他将第四支羽箭放进箭槽后,已经把目标所定在了郭淮的身上:
“是时候把这支箭还给你了……”
扣下机关后,羽箭以飞快的速度直奔郭淮而去,但奇怪的是郭淮本来以为这支箭也是冲着自己的脑袋来的,却不曾想射中的是自己□□骏马的头部。
这时荀恽也发现了这个帮助自己的人,不禁笑道:
“看来李进把你□□的不错嘛,这次就多谢了!”
骏马中箭后应声倒地,郭淮落地后灵巧的转身想要用其他的马匹去追赶,可就在他刚刚迈出左脚的时候,又一支羽箭牢牢的钉在了他面前的地上,与他的脚尖只有一指之宽的距离
郭淮知道这个人并没有取自己性命的意思,他是在警告自己,眼下已经无法再继续追击,只好暂时放弃,当他将马头上扎着的那根羽箭拔起后,立刻将身旁骑士的马夺了过来朝着羽箭射来的山头方向奔去,但是等他感到之时早已经没有人和任何人影。
荀恽脱险之后成功的在黄河渡口与李进、程武二人会和,并和他们一起前往邺城。
再度相见之时司马懿发现荀恽较之以前没有什么变化,要说有的话便是更加成熟了。
虽然当初被其所救之时,司马懿就已经看出了他的成熟。
出于他一直暗中相助自己并且有救命之恩,司马懿恭恭敬敬的向他拱手行礼:
“长倩先生这些日子以来你受苦了,仲达在此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