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草贼流寇掳劫良家妇女,司马懿当看到他们手中各式各样的农具当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虽然这名年轻女子十分可怜,但是从律法上讲司马懿根本就没有干涉的权利。
所以他并不想节外生枝、多管闲事,但是没成想张春华却拦在了女子的前面:
“她既然不愿意,你又何必勉强她呢?”
壮汉仰头用充满蔑视的目光扫了张春华一眼:
“我可告诉你少多管闲事,就算是闹到县令大人那里老子也有理可讲!”
说着壮汉一把推开了张春华,司马懿见此情景赶紧上前将张春华扶住,转而改变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立场,他上前按住了壮汉的手腕: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到县令大人那里去论理吧。”
庄稼汉的耐心没有那么多,他刚想伸手去推司马懿时,不远处传来了急促的成群马蹄声,所有人看向了马蹄声传来的方向,这才看清是曹军的小队人马正急速往这里赶。
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司马懿看清了为首将领的面孔,随即他冲着这位将军大声喊道:
“王凌将军!我是司马懿啊!”
正率领人马赶往堂阳的王凌此时也看到了司马懿这群人,于是调转方向朝向了他们的方向奔来。那壮汉一见司马懿和将军认识,紧紧抓住他衣襟的手慢慢放了下来。
王凌下马后一看果真是司马懿,显得十分高兴:
“你小子怎么在这里啊?”
司马懿迎上去笑道:“还真是巧啊,居然在这里遇到你了。”
性情直爽的王凌勾住了司马懿的肩膀当即叙起旧来:
“我可听说你带着你未过门的妻子回堂阳成亲了,正巧你大哥司马朗也在,所以才星夜兼程赶来怕错过了你的喜酒啊。”
一听这话张春华的脸马上映出了桃红,司马懿也被王凌的话弄了个冷不防,本来口才胜于王凌的他竟然一时语塞,显得十分尴尬。
还未等司马懿有所回应,王凌略显遗憾的说:“本来高柔也想和我一起来的,但是他最近好不容易才逃脱了高干造反的牵连,现在正忙着呢,所以他就不过来了。”
这时司马懿看了看王凌,又看了看地上满脸尘土的女子和那些不知所措的农民,心中有了主意,他对王凌小声说道:“将军此次出行,可带钱在身上?”
王凌一听这话马上就急眼了:“怎么?怕我王凌喝你喜酒不给红包啊。”
司马懿急忙加以解释,并将刚才的情形描述给王凌听。
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的王凌命自己的副将取下了马背上的钱袋,走到了那名壮汉面前冷声说道:“她们家欠你多少钱?”
壮汉看到这威风凛凛的僵局哪里还有脾气,咽了口唾液后声线颤抖着回答:
“二……二十金……”
王凌抽出了钱袋中的几枚金锭丢到了壮汉的面前:
“这是二十五金,拿着你的钱赶紧给我滚!”
拿了钱后壮汉领着自己纠结而来的同伴悻悻的回去了,司马懿对王凌说:
“多谢将军出手相助,等回到堂阳后我便还你。”
“这是什么话?”
王凌本来看着这帮势利小人离去后心情很好,但是听了司马懿这句话后有显然不高兴了:“怎么?你和我还见外啊?”
这时王凌注意到了正将获救女子扶起来的张春华,瞬间对她十分感兴趣:
“这位……是不是就是你那位……”
张春华为避免自己尴尬赶紧将话题岔开,转而拍去女子身上的灰尘对她语气温和的说:
“好了,你现在已经安全了,快回家去吧。”
哪知道这个女子紧紧地攥着张春华的手不放,她跪下来声泪俱下的哀求道:
“求求您不要送我回家,要不然我阿爹还会把我抵出去还赌债的,我死也不愿回去了!”
这让司马懿犯了难:“可是,你也不能……”
年轻女子见司马懿并没有答应自己的打算,赶紧对张春华不断磕头:
“我求求你们就收下我吧,你们都是好人,我愿意为奴为婢的伺候你们!”
心肠软的张春华经不住她的央求,王凌也劝司马懿:“你大哥可是一县父母官,多留一个侍俾也没什么嘛,更何况将来你和尊夫人身边总是要有个伺候的人啊。”
最终张春华答应把这名女子带回堂阳安置,而司马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事情圆满解决后,王凌与他们一道前往堂阳。
艮肆回:失爱失意,智破山越
公元207年十一月,曹操彻底平定幽州从而稳定北方的消息传到了江东,吴郡震荡,孙权为此深感焦虑,他认为曹操安定北方后绝不会满足于现状,因此南下是早晚的事情。
对于曹操南下的路线,在孙权和张昭的讨论中有过两种分析:
一者是延徐州直取丹阳、庐江;二者是自豫州南下进逼南阳。
毫无争议的是后者是孙权所乐意看到的,因为这意味着曹操的进攻锋芒正对的是镇守荆州的刘表,并不会直接和自己开战。
但是孙权也有着很大的顾虑:即使曹操没有把自己当做南下首个进攻对象,然一旦刘表失败曹操便会占据整个荆州,战略上便会对自己所控制的的江东地接形成了三面包围,这样一来孙权将会面临极为不利的处境。
这时一旁的步骘站了出来对孙权进言道:
“主公,听闻公瑾近日帐下获得了一位当世奇才,人称‘凤雏’的庞士元。”
孙权早就听闻过庞德公从子庞统的名声,他本是籍籍无名之辈,起初的名声远没有其兄长庞山民显赫,不过在前往颍川游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水镜”司马徽,一番交谈后深得司马懿的赞赏,后在黄祖手下担任过谋士,设下伏击使得身经百战的将才周瑜中计,并付出了凌操阵亡的惨重代价,自此“凤雏”的名声不胫而走,在荆襄、东吴两地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哦?”爱才若渴的孙权对庞统十分感兴趣:
“真是没有想到公瑾居然能够将此等人才加以笼络,我东吴无忧矣。”
几乎与此同时,周瑜也有意将庞统引荐给孙权,却遭到了庞统本人的反对,他对周瑜说:
“我来将军此处原因在于黄祖身为大将却少有谋略,而将军智勇双全,是我值得托付胸中抱负的人,至于贵主吴候我没有兴趣服侍他,所以此事还是就此打住吧。”
不过庞统虽然拒绝面见孙权,但是他也料到了孙权找他的原因,所以在周瑜奉命前往吴郡与孙权商议之前,挑明了孙权的目的:
“将军此次前去,吴侯必定会问及曹军南下之事,到那时将军可对吴侯明言,曹军南下必定会以荆州为首冲,吴侯应当趁此机会夺取江夏,即可报黄祖杀父之仇又将手伸进了荆州,不过,这也要看吴侯他有没有和曹操一争高低的雄心了。”
庞统的话无疑对孙权是一种政治胆量上的大胆挑衅,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是试探。
对于庞统的用意周瑜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十分赞赏庞统异于常人的战略眼光,认为这个人若是留在江东为孙氏效力,将来必定会成为孙权的重大助力。
出行之前他对吕蒙提及了庞统的言论,没想到吕蒙听后竟然十分惊讶的说:
“这居然和伯言所说的一样……”
听到陆逊的名字,周瑜不禁觉得十分耳熟,他问吕蒙:
“可是那个之前受步夫人在主公面前极力推荐的陆逊、陆伯言?”
吕蒙点了点头:“ 我之前也对您推荐过他,现吴侯任命他为海昌屯田都尉兼任县令。”
此时吕蒙在周瑜面前重提陆逊之事,只是想要引起周瑜对他的重视,与陆逊深交已久的吕蒙知道他的能力,是东吴未来迈向天下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
周瑜听后恍然大悟:“我记起来了,之前子敬曾和我说过,他前往各郡县巡视之后对我格外提起了海昌县令的作为,还说他能力出众非池中之物,深得百姓爱戴。”
说到这里,周瑜急忙询问吕蒙:“既然陆逊有此等大才,我必定要上奏吴侯请他重用。”
虽然吕蒙的本意已经达到,但是他知道陆逊从孙权幕府被流放至海昌担任区区县令一职,原因在于他和步夫人之间孙权无法忽视的过往。
步夫人原名步练师,长相清秀绝伦、甚是艳丽,自幼跟随母亲前往庐江郡生活,那时庐江太守为陆逊祖父陆康。两人自幼相识,可谓是青梅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