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偷听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张张春华。
为了以防万一保全自己与司马懿,王凌将手放在了腰际的剑柄上准备杀人灭口,司马懿见状赶紧阻拦:“王兄且慢!”
“你既然要呆在这里,留她一命只会将我和你相识的事情说出去,对你我都不利。”
正当王凌与司马懿对话之际,张春华趁机张口死死的咬住王凌的右手,王凌在剧痛之下下意识的松开了自己的手,张春华也因此身体失衡倒在了地上,她冷眼瞪着司马懿与王凌:
“袁熙大哥如此器重你,先生居然与此等贼子暗通!”
盛怒之下王凌顾不得那么多,挥起手中的长剑便刺向仰坐在地上的张春华……
张春华因为惧怕赶紧闭上了双眼咧嘴侧过脸去,不曾想过了许久身体的每一处都没有痛感传来,等她尝试着缓缓睁开眼睛时,惊讶的发现其实王凌的剑尖离自己的胸膛已经十分接近。
然而顺着剑刃看去,阻止这把剑刺向自己的,居然是司马懿的右手……
鲜血顺着剑刃一滴一滴淌在地上,张春华看着眼前这个完全不熟悉的人居然为了自己,毫不犹豫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了锋利而又无情的利刃。
见司马懿右手受伤,王凌赶紧收回剑:“你疯了是不是,为了这个小丫头居然……”
话音刚落,帐外却传来了巡哨卫兵的声音,他们听到了司马懿帐内的声响便来到帐外询问:“司马先生,是否有事?”
司马懿顾不得不断流血的右手,镇定回答:“无事,将军不必在意。”
巡哨士兵刚想离去,不曾想却惊动了不远处的袁尚,他仿佛听到了帐内有两个人的声音,本就对司马懿阻拦自己伏击王凌、高柔一事耿耿于怀的他,正巧想要找个机会收拾他,便快步朝着司马懿的营帐走过来:“恐防司马懿为密探挟持,赶紧进去搜查!”
一听袁尚的声音,司马懿感觉大事不妙,他赶紧将倒在地上的张春华扶起来用极短而又简洁的话劝说她:“详情容后解释,眼下请相信我……”
不知道为什么,张春华看到司马懿那清澈无比的双眸时,竟然令自己无法拒绝他……
等到袁尚粗鲁的扯开帐幔时,本想抓司马懿现行的他却发现:
帐内除了对席而坐的司马懿和张春华,并没有其他的人。
见袁尚如此气势汹汹,司马懿并未起身仍旧坐在原地面色如常的仰视着他:
“三公子深夜来此何事?”
袁尚不忙回答司马懿,而是不停的寻找着帐内随身会出现的蛛丝马迹,然而他寻觅许久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想到的东西。坐在司马懿对面的张春华虽然也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然而她的目光却始终不离司马懿藏在袖中的右手,鲜血染红了袖管,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
司马懿看出了袁尚的目的,不动声色的用右手拿起竹简低头阅读着:
“公子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东西了吗?”
一无所获的袁尚只好放弃,转而低头看着坐于司马懿对面的张春华,冷言问道:
“深更半夜你在这里做什么?”
张春华看了看司马懿的眼睛,微微咬唇后看着袁尚回答:“我方才在帐中读书时遇到不解之处,心想袁熙哥哥说过这位司马先生博学多闻,便来请教一二。”
看了看司马懿手中的竹简,袁尚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于是一甩袖子带人离去了。
确定袁尚走远后,司马懿放下了手中的竹简,怀着谨慎起见的心理走到帐幔口略微向外探望了一阵后对着帐内轻声说道:“好了,已经安全了。”
这时帐内一侧的布帐面忽然滑落了下来,原来王凌就站在袁熙的眼前,只是利用了布帐同色的原理隐藏了自己,袁熙居然被司马懿这么简单的障眼法给欺骗了。
见危险已除,王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对司马懿说:
“这个袁尚对你怀有敌意,继续留在这里对你很不利,你确定不要和我一起离开吗?”
司马懿看了看坐在案前死死盯着自己的张春华,轻轻一笑:
“这个袁尚不过是个有野心没脑子的庸才,我根本就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考虑到此地不宜久留,加上司马懿坚持要留下,王凌只好放弃带司马懿离开。
临行前王凌看了一眼坐在司马懿对面的张春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他又将话给咽了回去,自己掀开了帐幔趁着夜色无人偷偷离开了袁熙的军营。
王凌离去后,司马懿这才站起身将手中的竹简卷好放回装满书籍的竹架上,丝毫不在意自己的手仍在流血。许久后他意识到身后没有任何响动,他才转过身低头看着同时也正在注视着自己的张春华:“怎么?你还没想好应不应该向袁熙将军告发我吗?”
“不用了,袁熙哥哥说过你与高柔、王凌交情匪浅,他们出于情谊来救你也在情理之中。”
张春华的话令司马懿颇感惊讶,他没有想到这个年以及笄的张春华居然头脑如此的清醒。
司马懿在想自己不在张春华身边的这些年她到底经历过什么,才会让她变成这样。
看着陷入沉思的他,张春华犹豫了一会儿缓缓站起身,从自己袖中抽出条丝巾走向司马懿。
从张春华抽出丝巾这个动作,司马懿方才注意到自己的右手有痛感传来,几乎就在他感受到痛的同时,张春华轻轻的伸出右手抬起了司马懿的手腕,然后用丝巾将他受伤的手掌包扎起来,动作是那么的轻柔,令司马懿一时间又忘记了疼痛。
仔细包扎完毕后,张春华既轻又慢的将司马懿的手放下,生怕伤口再被磕到。
一切了解完毕,她什么也没有说直接转身走向帐门口,留下了司马懿孤零零的站在那里。
站在原地愣神好久的司马懿,在清醒过来的第一时间内想到了局势的紧迫,他赶紧快步走出帐外直奔袁熙的中军大帐,并将曹操密令王凌、高柔两日之内袭击袁熙的消息告诉了他。
袁熙听后大惊失色:“下手好快啊,若不是仲达先生告诉我,恐怕就要让他得逞了。”
正当司马懿刚要开口建议袁熙趁夜立刻拔营之际,袁尚的声音从帐外传了进来:
“如此重大的军事机密,你怎会知晓?”
话音刚落袁尚撩开了帐幔走进帐内,满眼敌视的目光紧盯着司马懿:
“莫不是先生便为曹军的细作吧?”
司马懿听这袁尚的陷害之辞不觉好笑:“我若为曹军细作,为何要将这件事告诉你们?”
紧接着司马懿不再理会袁尚的纠缠,转而对袁熙拱手进言道:
“不仅如此,我估计曹操还同时即令袁谭出兵从河间绕道您的后方,虽然袁谭奉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们眼前的局势确实很紧张,若再不开拔回幽州恐怕一切为时已晚。”
袁熙觉得司马懿说的有道理,便伸手止住了想要反驳司马懿的袁尚:
“好了,我听先生的,马上率军被渡易水折回范阳。”
冷静思考后司马懿补充说:“不能这么简单的撤退,我们最好留一支疑兵在这里,不然以高柔和王凌的军事才能,见我们突然撤兵必然会火速追击,那时我们几时到达范阳也必定会损伤惨重。将军应当让战斗力薄弱的士卒为前队,您亲自率军殿后撤离。”
司马懿与袁熙的对话,全被站在帐外的张春华听了进去。
对于司马懿的提议袁熙表示认同,于是袁熙按照他的提议行事,自己亲率主力留在最后撤退,高柔和王凌见袁熙有逃走的意图,赶忙率军追击。
原本以为袁熙必定会率领前队撤退,后方必然空虚,但是高柔和王凌的判断完全在司马懿的盘算之中,在袁熙亲自殿后抵抗的鼓舞下,王凌没有办法占到便宜只好撤退。
五日后,袁熙的大军在极少的伤亡之下保存了实力,安然退守幽州。
身处邺城的曹操得知,截击袁熙将其困在中山的计划失败后,在愤恨之余不觉有些差异:
“没想到袁本初膝下之子并非都是窝囊废啊,我真是小瞧了这个袁熙了。”
而站在一旁的郭嘉似乎察觉出了其中的端倪,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郭嘉的笑容被曹操察觉到,因此询问他:“奉孝何故发笑?”
“没什么,只是在想袁熙退守幽州对于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