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137)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李孚走到邺城南面的章门时,看见那里的士卒正在逗宠取乐,李孚心生一计,当即呵斥他们,命令身边的两个士卒将他们捆绑起来,曹军士兵吓得直喊饶命。

就在这个时候李孚赶紧让两个士卒将营寨之中的长约三尺的圆木抬到沟槽边,架设浮桥快步跨过沟槽直达邺城门下,对着城楼之下高呼:

“正南兄!我是李孚啊!快快放我们上去!”

审配得知李孚居然抵达邺城兴奋的热泪盈眶,马上命人用绳索将他们三人吊上城楼。

当曹操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他不仅没有责怪那些被李孚欺骗的士卒,看着久围不下的邺城他反倒颇为满意的笑道:“别担心,他就算是进去了也还是会出来了,我正愁审配龟缩在城中不出来,看样子邺城指日可下了。”

入城后李孚将城外袁尚所遭遇的情况告诉了审配,并且把袁尚与自己所制定的作战计划和盘托出与审配商议,审配听后完全同意李孚的建议。

“你这样进来恐怕就难出去了,曹操必定有所防备。”

李孚捻须沉思后答道:“不用担心,我方才看到城中缺粮的情况十分严重,可以先放城中的老弱妇孺出城向曹操投降,曹操意在收服人心必定不会加害他们,到那时我混在人群之中与他们一起出城,定可以安全逃出重围。”

一切果真如李孚所想的那样顺利,他再度堂而皇之的从曹军的眼皮底下溜出重围,安全抵达了魏县。暗自庆幸自己运气极好的李孚不知道他已掉进曹操与郭嘉所设下的陷阱之中。

回到袁尚身边后李孚赶紧将自己和审配所商议的结果告诉了袁尚,但是袁尚似乎对李孚毫发无伤从曹操数万大军的包围中,竟然来去自如这件事感到诧异越怀疑:

“先生真乃异人也,那曹操心思缜密居然还能让你如此戏耍?”

李孚顾不得那么多,他劝袁尚率领大军沿着大道直奔邺城,到那时审配也会趁夜命令死士冒着曹军的弓箭搭设浮桥率领城中守军杀出,与袁尚里应外合夹击曹操。

本来这是个很好的计策,但是李孚对袁尚所说的话全在郭嘉的预料之中,早在李孚尚在邺城内时,曹操就已经将李孚出逃后与袁尚可能制定的作战计划放在台面上进行讨论。

军议之中曹洪等将领担心袁尚所率领的思归之军,会趁着士气高涨之际从正后方对曹军形成威胁,到那时审配必定也会趁机从城中杀出,曹军可能会面临首尾难顾的局面。

而曹操和郭嘉则认为袁尚此时虽然表面上依旧信心满满,但是在经历了多重军事打击后内心已是草木皆兵,李孚仅仅带着两个人就能在曹军之中来去自如,这实在是有违常理,所以袁尚肯定会担心李孚是否与曹操有所勾结意图谋害自己。

但是邺城不得不救,所以袁尚必定不会听从李孚的建议从大路进军,反而从西山小道行走企图插入曹军的西侧杀个措手不及。

所有的一切都在郭嘉的预料之中,袁尚摒弃了李孚的计策率领大军从魏县出发沿着滏水到达了阳平亭,带着之前留在那里的三万人马准备跨过临水自北面解邺城之围。

当袁尚率领大军刚刚抵达临水的时候,遭到了张燕的阻击不能前进,而审配早在之前就中了曹操的诱敌之计,见城外点起火把以为是袁尚军队到达就派人火速架设浮桥率军冲北门,但是却被早就埋伏在城北的辛毗打了个正着。

审配难以抵挡只好退回城中,而袁尚也在西山小道上被张燕设伏击溃,士卒纷纷逃散,袁尚在李孚等人的拼死护卫之下方才从张燕的枪下逃生,退守漳河之畔。

还未等袁尚将营寨建好,曹丕所率的人马又火速将其包围,袁尚此时无险可守,情急之下向曹丕请降却遭到了曹丕的拒绝,无奈之下袁尚带着士兵以惨重的代价冲出重围,躲到了祁山之中后急命部将牵招向高干求援。

然而高干看出了袁尚大势已去,心中早有归顺曹操以求自保之意,不仅没有答应袁尚的请求反倒打算斩下牵招的人头向曹操献礼。

万念俱灰的袁尚还未得到喘息之机,又遭到了曹丕的穷追猛打,这时袁尚抛弃了追随他的士兵穿上了普通士卒的铠甲只身逃亡。

部将马廷、张凯见袁尚如此不顾君臣之义,遂举兵向曹丕归降,曹丕收纳了数千降卒,还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

那就是袁尚所持有的印绶、节杖、黄钺以及随身衣物……

巽伍回:四处求援,趁虚而入

大胜而归的曹丕回到了曹军大营,受到了曹操的褒奖,曹丕高兴之余向曹操建议说:

“城中审配所部虽然被我们击败再度龟缩城中,但是斗志仍然不减,现在我们缴获了袁尚的印绶、节杖等随身物件,正好可以将这些东西展示给城中守将看,可摧毁他们的意志。”

曹操觉得曹丕的建议很好,命令士兵将袁尚的印绶和节杖高高举起让城中守将看到。

不仅如此,辛毗还提议曹操将缴获的袁尚衣物溅满鲜血,对城中守将宣称袁尚已在祁山战死,让城中守将失去主心骨,敦促审配早日归降。

曹操允诺并让辛毗去完成这件事,在他看来辛毗是袁氏旧臣,让他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辛毗右手高高举起沾满鲜血的袁尚衣物,对着城中守将高喊:

“城中的将士们!你们的主公袁尚已经战死了,现在抵抗是毫无意义的,我想你们现在一定是饥肠辘辘、食不果腹吧,还是早早归降吧!司空大人宽大为怀,必定会善待你们的!”

审配站在城楼顶看到辛毗,联想到昨日正式辛毗率军阻止自己突围,心里顿时怒火中烧,大骂辛毗是背主求荣之徒,并将留在邺城的辛评全家尽数斩首以泄他的愤恨。

技穷之余审配联想到屯兵幽州的袁熙,他亲自致书命令死士趁着夜色悄悄游过沟槽,马不停蹄的向蓟城赶去向袁熙求援。另一方面,他还分别向平原的袁谭和上党的高干写了封言辞陈恳的书信,信中他指责袁谭不顾骨肉亲情认贼作父,伤害手足,若是曹操占据了冀州那么袁谭也必定不会久存,若是与袁熙、高干一道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进攻包围邺城的曹操,必定可大获全胜,重新光复袁绍在世时的盛世也指日可待。

高干接到信后不由分说,直接把冒死送信的使者斩首示众,并将首级送给曹操示好。

而袁谭此时正因为自己屈居曹操之下苟延残喘而忧心忡忡,此时审配的来信让他惭愧不已,忍不住当着郭图等人的面掩面而泣。

此时的郭图所想的却和审配全然不同,他不仅劝袁谭不要出兵攻打声势正盛的曹操,反而提议让袁谭趁着曹操将主力全部放在邺城的空隙,袁尚被曹操击溃冀州人心惶惶之际,聚集兵力夺取冀州东部地区,培植自己的势力向曹操和袁尚复仇。

不想在寄人篱下的袁谭被郭图的话打动,将审配的信丢在一边,高举协助曹操消灭袁谭的旗帜纠结平原之地的兵力,以极快的速度先夺下渤海郡,随后又鲸吞河间、安平两地,大肆招揽人心,一时间实力版图急剧扩张。

为了迷惑曹操得以喘息之机,袁谭在占领安平之后即亲帅大军攻打中山国的袁尚。

袁谭的兵马进入安国之际,司马懿也刚刚踏入中山国境内。

到达卢奴后司马懿看到整个常山国境内人心惶惶,袁尚杀死了原常山国郡守夺走兵权,强行发布征兵令整饬军势意图击退大举来犯的袁谭。

百姓大多不愿意跟随袁尚进行无谓的征战,但是又没有办法抵抗袁尚的强硬政策,一时间民间苦不堪言、怨声四起。

看着这些被战火波及的无辜百姓,司马懿深深了解世态炎凉、乱世人命皆为草芥的道理。

为了逃避袁尚的征兵令,司马懿一路小心谨慎避开了袁尚军队征兵的士卒,悄悄来到了蒲阴,当他踏进蒲阴城的那一刻,觉察到城中的气氛似乎很不寻常:

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白色条幅,本来门口站着披麻戴孝的老弱妇孺,一看到司马懿这个陌生的面孔,大家纷纷进屋将门窗紧闭,整条街显得更加凄冷。

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没有了可以果腹的干粮,牵着马的他走到街道上左顾右盼寻找着尚未关门的店铺,然而他整条街走下来却始终毫无所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