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335)

第203章 代工

此时的闻小青还不知道正在开拍的霸王别姬, 更不知道明年上映的这部电影里, 最经典的一句台词。

“说好的一辈子,少一天,一个月, 一年都不行, 嗯。”办公室门口, 路晁倚着门框,目光跟勾子似的。

舒雨跑过来,双手环抱在他脖子上,用力往他怀里一扑,让他不得不放开抱在一起的双臂,将她抱住。

“你怎么来了?”

“我不来, 怎么捉你个现行。”

路晁低头在舒雨的额头上吻了一下,语调轻柔道:“事情都办完了,还不回去。”

“你也不问问我刚才是跟谁说话。”

门外传来许然兴冲冲的声音,也不知道听到了什么, 伸着脖子喊, “是我是我,还能是谁。”

上前一拍路晁的后背, “哈哈, 我一听说你来了, 就赶紧过来,怎么样,够意思吧。”

路晁深吸一口气, 看看闷头狂笑的舒雨,和一脸兴奋的许然,不禁仰天长啸。很想说自己不认识这个人,现在说,是不是有点晚了。

而在美国,某著名运动品牌的会议上,一位管理层忧心忡忡的提到莉莉丝的球衣,所使用的面料,似乎比本公司的产品更好,建议公司做一下面料分析。

大块头的总经理耸耸肩膀,“开什么玩笑,就他们,也能做出更好的东西?”

其他人均是夸张的大笑,“你是得了失心疯吧,就因为上次的方案没有通过,所以这次来恶心我们吗?”

只有一个人没笑,反而若有所思,“中国人做的衣服,质量竟然不错,如果让他们代工的话,应该挺便宜吧。”

大块头总经理扭了一下脖子,眼里冒出精光,压低成本啊,这个主意他喜欢。其实他们本来就没有自己的工厂,一直都是找人代工,只不过都是美国的服装厂代工。其实想一想,都是代工,如果中国工厂生产得出来,为什么不找他们代工呢?

更便宜不是吗?更便宜意味着更多的利润不是吗?反正不管成本多低,他们的售价绝不会降低。

“要不要找个贸易公司去问问价。”管理层们一见总经理的眼神,就知道他意动,立刻开始讨论可行性。

“我们这么大一家公司,还找贸易公司让他们多赚一次钱吗?”

“说的对,公司派人去不就行了。”说完把目光投向最开始,拿着球衣发言的人。

众人纷纷会意,压低成本的主意固然好,但没人想去中国出差,要是欧洲还可以考虑一下,中国就算了。

“其实我看让马丁去就很好,他不是说莉莉丝的衣服不错吗?干脆去莉莉丝的工厂打听一下,看他们接不接代工嘛。”

服装品牌的工厂,也代工其他品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和面子一类的东西没有关系。

此时舒雨就在算这笔帐,“当然要接,我已经让法务在审合同,郁远志在和马丁谈商业条件。”

工厂和机器都是现成的,对方给什么样的代工费,莉莉丝就给什么样的品控和质量,不然机器放着也是放着,白白浪费效率。

许然和路晁是做贸易起家的,自然知道一个成熟的工厂,生产线不可能正好排得那么满,总会有空置的时候。只要做好结构优化,计算好时间安排,就能让生产线永不停歇。代工就是把生产线的空置利用起来,产生更多的效益。

至于机器会不会出问题,比如说本来能用十年的,现在只能用五年。其实所有的生产机器,虽然折旧的时候,财务是按年限平均到每一年,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机器能用到退休。

甚至不用五年,市面上就会出现最好更快的生产机器。有一些如果你不更换,可能会到影响效率的地步。

所以,工厂要做的,一定是尽可能榨干生产机器的所有价值,因为机器本来就不可能按规定的时间退休。

“我已经准备招回一部分,有美国和欧洲工作经验的员工,成立集团公司也好,中国公司也好,都用得上。”舒雨和许然交流最近的工作。

“他们愿意回来吗?”许然问道。

“肯定有不愿意回来的,允许他们离职,只要他们有本事在国外找到工作活下去,我才不当恶人,妨碍他们的大好前程。”

许然和路晁大笑,他们太清楚舒雨隐藏在这句话背后的调侃了。

很多人,尤其是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因为身处公司的平台,又有公司打造好的硬件环境和渠道,出去不管办什么样的事,总会相对方便一点。

于是有些人,想当然的将公司提供的优势,统统当成自己的能力。于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不切实际的认知,等他再换一次工作,或是自己创业的时候,才会发现,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牛,他们不愿意回国,那也只能祝他们好运。

“关于代工的事,开一次高层会议,你和我一起出席。”

高层管理必须得清楚公司做出的决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还有老板的支持力度。否则,就有可能因为理解的不到位,在心里产生质疑,然后进一步导致工作上的配合度不够。

无论你怎么定KPI,员工真心愿意去配合做好一件事,跟不真心配合,哪怕都能完成KPI,也一定会损耗。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只要一个团队,就必须得统一思想。思想不统一,行动力越强,散架越快。

“没问题。”许然应声答应下来。

郁远志和马丁聊的很愉快,马丁多次打探新型面料,以及莉莉丝有没有进入运动品牌的想法。郁远志都用太极手法,给绕到别的问题上,等马丁想起来,才发现话题已经过了十万八千里。重新找回来又不合适,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这个代工价已经很合适了,加上运费,都比你们在美国工厂代工低三成。虽然我可以给你们再降低价格,但那势必要降低品控,甚至在交货周期上有更高的包容性。中国有句老话,又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

马丁激动的手势都做出来了,“品控和交货时间,必须保证,绝对不能打任何折扣。”

“所以你看,一分钱一分货。我们也希望和你们这样的大厂合作,但一分钱不赚的生意,意义何在呢?当然,深城也有很多其他的工厂,但我相信您转过一圈,最后还是会来找我们。你们想要的是质量有保证的产品,而不是仅仅是价格,对吗?”

郁远志在美国工作几年,对这些大品牌的想法门清儿,牢牢抓住马丁的命门,拼命强调质量。

马丁也很头痛,确实,他不止和莉莉丝一家谈判,别的工厂他也去看过。虽然说一个便宜三个爱,但如果质量出问题,甚至交货周期出问题,哪怕再便宜也没用,他一定会被公司股东撕成碎片。

况且,莉莉丝的服装一直在美国销售,从来没有听说过质量问题。

“那付款方式?”

等好不容易谈完这一单,郁远志终于有闲心坐下来喝杯咖啡。期间接到一个老同学打来的电话,沮丧的声音,几乎要从电话线里溢出来。

“我准备回美国了,不是人人都有你那么好的运气。”

郁远志的好心情受到影响,安慰几句,说好了到深城转机的时候,两个人见一面。同为留学生,同为在美国工作多年的管理型人才,这期间并不是没有人回国。

只是,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却黯然离场。

国内的公司,几乎都出生于蛮荒,经历的是野蛮生长,到了讲规矩的时候,老板环视一圈,发现身边只有跟自己一样的土老冒。顿时感觉到了危机,开始四处找管理型的人才给他们号脉抓药一条龙服务。

至于钱,土大款有的是,最不怕的就是花钱。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一言难尽。

不是老员工各种作妖,赶走空降的管理层,最后再和公司抱团一起死。就是招进来的管理人才,本来就不行,又爱大刀阔斧,然后直接把公司给玩死的。

想想这些公司的老员工,个个是老板的亲戚,同乡,同学。哪怕他们鼠目寸光,哪怕他们已经判断不了大势,但他们对公司有功劳有苦劳,你一个外人怎么比。

今天这个去老板面前说一句坏话,明天那个去老板面前进一句馋言。最后老板会相信谁,还用说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