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自己幸好听了她的话去大城市看看,不然都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海城啊,那确实是个好地方,你做什么营生呢,还是包子铺吗?”
“嗯,其实我做的最好的是小笼包。但在吴县卖不上价钱,我觉得那边挺合适的。我试吃过好几家,价钱贵不说,还没我做的好吃。”包子很想去试试。
“你选的地方倒是对,那边人吃的精细,也识货。你呀,一定要把店铺和自己弄得一看就干净卫生。”
包子仔细听着,不时点点头,“还是你细心,我就没细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你一提,确实是这样,生意好的店都弄得特别干净。如果看着不干净,就算味道好,也没多少客人。”
其实每个地方都一样,肯定是干净卫生能招来更多的客人。只不过海城更特殊一点,那边的人更加讲究这些。
“到了那边,你记得给我写信报个平安。不过为什么选海城,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舒雨有些替他担心。
包子看出她的担心,笑的没心没肺,“没关系的,去了再认识,交朋友嘛,我不来吴县,也不会认识你们。这个世界上,坏人虽然不少,但还是好人多。”
到了年底,包子真的整好行囊,准备走人。打算利用年底的时间去海城找店铺,再加上装修,来年就可以开门做生意。
吴县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店铺一收便有人找了来,舒雨便将店铺租给一对小夫妻卖日用品。
又把花儿抱回下溪村,让它和大黄一起陪着外公外婆。
回到家中,金明天也在,舒雨若有所思道:“舅舅已经很久没有加班了吧。”
不仅回家准时,休息日能保证,厂里把夜班也取消了。
金明天笑笑,“是啊,缝纫机不像以前那么抢手了,现在城里人都直接买衣服,很少会自己做了。”
常红心在收拾屋子,听到他们说话探出头来,“不用上夜班是好事,看你舅舅脸色都比以前好。”
没人有危机感,也没人相信国营企业会有破产倒闭的一天,更不会相信下岗两个字会落到他们头上。
舒雨没有多说,说了也没用,事不临头,没人会相信。
“小雨啊,那些衣服真不用做了?”常红心得知不用自己做礼服后,很有些失落。这几年陆续从舒雨手里拿到不少工钱,她都攒着呢,数一数竟然不比金明天赚的少,一度非常满足,没想到这么快来源就断了。
真实情况是,有之前的基数,再加上舒雅在那边做完就能直接送婚纱店,所以婚纱店暂时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更何况常红心能独立制作的都是最简单的版本,不仅需要舒雨时不时去指点,还得那头来人取货,就显得十分不划算。
“您可以自己接些单子来做,工作室还保留着,随时可以用。”
听舒雨这么说,常红心又有了干劲,“那可好,我的手艺不说别的,至少比柳家的强。”
常红心现在手艺也有了,经验也有了,又在外人手里吃过亏戒心也有了。舒雨乐得她趁着现在生活还算安逸的时候,多接触些适合她做的生意。也免得以后事到临头,再去慌乱。
金明天听了在一边嘀咕,“做什么生意,还不如看好阳阳的学习。你做生意,不赔钱就不错了。”
货郎和桂华的事,让常红心一度抬不起头来,不过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她从舒雨这里赚到的工钱也足以弥补这些损失。
所以常红心并不怕他旧事重提,“小雨也支持的,再说给人做衣服,只收工钱,又不用我出本钱,怕什么。”
舒雨举起两只手的大拇指给她点赞,“舅妈这话说对了,咱们这样的小门小户,掺和不了大事。这种出力拿工钱的事,最合适。”
有舒雨撑腰,金明天也无可奈何,只提了一个要求,“你把家里的存折放我这里,省得你糊涂了,还有我拦着最后一关。”
常红心哼了一声,“给你就给你。”
她自己的工钱早就藏的好好的,那是私房钱,谁也不给,留着以后补贴儿子。
一转身,八七年的新年便过去了,舒雨也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县一中去年的成绩不错,加上舒雅一共考走了五个本科生三个专科生,达到了历年以来的最好成绩。所以今年,学校再接再厉,想让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舒雨心无杂念,就连设计图都没再碰,数学学腻了就换脑子学语文。到了高考的日子,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全家人的情绪也一天比一天紧张。
就连小学生金阳,一放假就被金明天送回下溪村,省得他打扰舒雨学习。
放假回家的程燕,也按纳住没有来找舒雨,一切都为高考让路。
走进校园的时候,舒雨看到几个家长送完考生后,直接找了个有树荫的地方坐下,不由得莞尔一笑。从她刚回来的八二年,到现在的八七年,五年过去了,对高考的重视以及参加考试的氛围,每一年都在变化。
而现在,终于有一丝后世的影子。
考完试的舒雨一身轻松,回到家金明天还有点不敢问,常红心则是迫不及待问道:“考的怎么样?”
“过两天去学校对对答案再看,应该还不错。”舒雨回屋去默写答案。
常红心问金明天,“到底考上没考上啊。”
“赶紧做饭去,等分数出来就知道了。”
舒雨填报了财经学院,这所学校会几经易名,最后成为中国最好的财经类大学之一。
程燕第一个来报道,路晁和舒雅的电话几乎是前后脚打到金明天的厂子里,约好跟她再次通电话的时间。
“我想试一试,其实我心里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可能要看看我的运气怎么样。”电话另一头是路晁,当他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舒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原本不会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打算把压力都扛到自己身上。可是听到他的声音,便不由自主的将心理话全盘托出。
“如果第一志愿出了问题,第二志愿仍然是京城的院校,但就差得太多了。”舒雨的声音仍在继续。
填报志愿有非常多窍门,虽然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但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比较好的学校,按当时的说法,重本和一本只会选择第一志愿填报本校的学生,如果你的分数够了,但第一志愿填的不是本校,也一样不会录取。
所以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绝不能同时填重本或是一本院校,而要拉开一个绝对的档次,只有二本或是三本愿意捡漏,选择第二或第三志愿填写本校的学生。
为了百分百的把握,大家在填写第一志愿时,多数会填写自己绝对有把握的学校,以免第一志愿落空,就得下滑一个档次。
这也是当时,很多学生明明上了一本线,去只能去读二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志愿没有填好。
在填写志愿这种事情上,没有人愿意冒险,宁愿稳妥一点,也不愿意激进。一旦冒险,就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很有可能要面对的并不美妙的结局。
“我相信你,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冒险,如果一帆风顺反而会失去很多乐趣。更何况,失败也不意味着绝路,一点点的变数而已,怎么可能难倒你。”路晁站在公用电话亭里,声音坚定有力。
电话的另一头,舒雨抿着嘴笑,认识她的人都以为很了解她,不管在家人还是在朋友的眼里,她都是一个事事稳妥,绝不会胡来的性子。
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她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并不安份的内心,对于自己真正坚持的东西,就算冒险就算疯狂也是值得的。对于她真正在乎的,坚持的东西,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绝不会妥协将就。
路晁之后是舒雅,舒雅对妹妹有着盲目的自信,“录取通知书一收来就赶紧来,快要忙死我了。”
“辛苦你了,等我去了给你准备一份大礼。”放暑假舒雅都没回来,当然是因为要替婚纱店制作礼服。暑假一过就是结婚旺季,每年的旺季都得准备几套新的礼服撑场子做活动,今年舒雨高考,担子全压在舒雅身上。
“哈,早说有礼物收啊,我可以酝酿的再惨一点。”话筒对面是舒雅没心没肺的笑声。
这一次的通知书,又是程燕送来的,她读的中专是四年,最后一年实习。已经被吴县的邮电局接收,成为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