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也无用(双重生)+番外(5)

作者:眼镜腿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寻珠?”

叶寻珠眉毛高挑,有些不满:“你这是磕到脑子了,怎么一副连我都不记得的模样?”

说话夹枪带棒,分明是关心,却像在骂人,世上怕是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面前少女果真是叶寻珠。

宋灯将额边碎发撩起,露出那道已经浅淡许久的疤,对叶寻珠道:“前阵日子确实伤到头了,我现在记事不拎清,许多事要想一下才能记起来,好姐姐,你就原谅我吧。”

定海侯之女叶寻珠曾是她的闺中密友,只后来叶寻珠嫁给淮北侯世子,两人一南一北,便再未见过了。早年她们还有几封书信往来,后来局势混乱,忠勇侯府旗帜鲜明地站了元孟的边,叶寻珠远居北地无从龙之心的淮北侯府,不管是出自本心,还是被他人规劝,慢慢也就断了与宋灯的书信。

宋灯并不怪她,若她处于叶寻珠的立场,为了不牵连家人,亦会做出相同的抉择。

她们两个性子一快一慢的人之所以能成为好友,不得不说全是叶寻珠那张嘴的功劳。她一说话便得罪人,整个圈子里只有宋灯脾气够好,不真正生她的气,时日久了,两人便比旁人要亲密许多。

叶寻珠见她额上真有一道疤,方才那利嘴登时变得磕磕绊绊起来:“这怎么回事,不是说不严重吗?”

她也是刚知道宋灯被燕虞砸伤之事,只是后来消息说是并不严重,她也就信了,现下看来竟留了疤,还摔坏了脑子,哪哪都和不严重沾不上边呀。

宋灯抿嘴笑,她当初昏迷了好几日,阖府上下紧张得要死,流言堵都堵不住,一下便飞出府门去。后来人好了,一是受了镇国公府的歉意,二是不想让宋灯留下个身体虚弱的名声影响未来婚嫁,宋炀自然紧赶慢赶地让人去放消息。但宋灯一直闭门不出,宋炀这消息放得再多,众人也是心中存疑,只有叶寻珠巴巴地信了。

叶寻珠道:“燕虞平日最喜欢斗鸡走狗,和我哥哥不相上下,哪一日有机会让我哥教训他一把,给你出出气。”

宋灯一听叶寻珠都直呼燕虞姓名了,赶忙阻止,道:“世子也是无心之失,不必太过苛责,我这脑袋呀,应该过段时日就好了。”

叶寻珠将信将疑,很快将这事抛诸脑后,道:“我给你带了礼物,快看看。”

定海侯府年年都有商船出海,叶寻珠为了见那大船出港,特地跑到外祖家住了一段时日,否则宋灯一出事她就找上门了,何至于今日才知道此事。

两人正挨着头看那西洋来的新鲜玩意,女客这边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叹之声。

宋灯顺着声音望去,看见被围在众人之中,宛若众星拱月的于暮春。

于暮春穿了身檀红色的刺绣春衫,看起来最为活泼鲜亮。她抬头,无意中对上宋灯的眼神,微微歪了歪头,朝她笑,眼睛弯成月牙模样。

宋灯也回她一个笑。

她自是知道的,元孟为什么喜欢女子穿些浅色衣裳,为什么看着心情便会跟着轻松愉悦。她只是也有那么一点不切实际的奢望,希望只是于暮春恰好对上了他喜欢的模样,而不是他按于暮春的模样定下了喜欢的女子应有的样子。

只是看到于暮春的第一眼,她便无法再说服自己,于是连自己身上这件新衣裳,都有些穿不下去了。

纵是无意,仍是成了东施效颦。

叶寻珠拉了拉她的手臂,道:“你认识于暮春?”

宋灯收回目光,笑道:“于阁老的女儿,纵使不认识,也听闻过呀。”

叶寻珠道:“你可别跟那些文官家的女儿玩,她们可都瞧不起我们这些勋贵,一个个,酸腐得紧。”

宋灯道:“于小姐是个好人。”

叶寻珠立马撅起了嘴。

宋灯紧接着道:“不过我和她,怕是做不成朋友。”

叶寻珠立马喜笑颜开。

宋灯见她小孩似的,轻轻刮了刮她鼻尖,自个也笑了。

第5章 再相见

成王开府宴会中的男客与女客是分开的,女客这边由成王妃一手操办。

成王妃约莫二十不到,满头珠翠,容颜昳丽,说起话来更是妙语连珠,满座宾客竟没有一个被冷落的。

就连叶寻珠这样难伺候的人物,也向宋灯感叹:“王妃真是个好人。”

宋灯不知回什么,只能轻轻叹了声。

成王与成王妃如今新婚燕尔,看着十分般配,后来却频频纳妾。只府中姬妾数人,有幸怀胎,却无幸生子,纵是生了下来,也活不到能够记人的年纪。宋灯既觉得成王妃手段可怕,亦觉得成王方为罪魁祸首。身为一个男人,他既不能一心一意地对待自己的妻子,又不能全心全意地护好自己的子嗣,己身不修,一家难平,却还妄想治理天下。

如果不是为了元孟,成王府的宴会,她是不想来的。

想到这个,她其实有些好奇上一世于暮春与元孟到底是如何相见,又做了什么,竟能让元孟这般处处防备之人心有所动。

元孟提及这段回忆时,并未细细描述,是以宋灯现在能做的只有紧紧盯着于暮春。毕竟男客女客分的这样开,两人凭白不会见面,盯着其中一方,多半便能找到那个时机。

宋灯盯得太紧,以至于连叶寻珠被人拉走说话都只轻轻应了一声,没有抬头去看。

成王妃极清楚文官与勋贵间的那点龃龉,文官瞧不上勋贵累世富贵却多纨绔走马,勋贵也瞧不上文官酸腐又自视清高。是以安排座位时将文官家的女眷凑做一堆,勋贵家的女眷凑做另一堆,中间隔得远远的,一场宴会过半倒也相安无事。

宋灯瞧见一个有些面熟的少女走到于暮春身边,俯下/身子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于暮春便站了起来,巧笑倩兮地向旁人说了两句,便悄悄从一旁小道走了出去。

宋灯跟了上去,云心有些好奇,刚想开口询问,被水岫拉了拉袖子,便默不作声地跟在宋灯身后,并不多嘴。

于暮春看起来像是在找人,只是不知她找的是谁。于暮春走着走着,停在了一个分岔路口,面上露出些为难,似是不知该往哪条路走了。

宋灯想了想,走了上去,故作迟疑道:“于姑娘?”

于暮春吓了一跳,就连她身后的两个侍女也露出一点惊疑来。宋灯看在眼里,心中愈发狐疑,面上却不显,只问:“于姑娘,你可有看见定海侯府的叶姑娘?我在席上没寻见她,一路往外走,莫名其妙便走到了这里。一路上没几个王府下人,再往前走,又怕冲撞了男客。”

她有意规劝她不要再乱闯乱撞。

于暮春松了口气,道:“我没瞧见叶姑娘呢,兴许被哪位公主娘娘叫去叙话了,不在此处。我也是误打误撞走到这里了。”

她虽这样说,脚步却有些迟疑,一时舍不得走,两边竟莫名僵持了片刻。

离两人稍远些的小道传来一阵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一树垂丝海棠之后,转出一张如玉脸庞,穿白衫的青年身上披了件绸缎披风,似乎用来抵御春寒。他身材清瘦,气质温润,见到宋灯与于暮春二人时有些惊讶。

看见这人熟悉的脸,电光火石间,宋灯将一切都串联起来。

海棠树后走来的男子是大理寺卿之子苏慕,他未来会高中探花,再入翰林,兴许再过数十年又是内阁大学士一名,可谓少年英才,前程似锦。同时,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便是于暮春的未来夫婿。宋灯终于想起俯在于暮春耳边说话的少女为何眼熟,她同苏慕长得实在有些相似,想来是与他有些沾亲带故的人物。

宋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本朝男女之防不算太严苛,只多多少少还是该有些注意。是以为防有孟浪之徒冲撞,成王府这宴会将男客女客隔开,但这宴席到了后头,难免客人会自发在府中走走逛逛,若有男女偶然遇见,只要举止不过于亲密,其余人见了也不会多说什么。

原来于暮春往这小路上来,是为了见苏慕一面。

宋灯心情豁然明朗了几分,她对苏慕简单行了一礼,算是全了礼数,便转头对于暮春道:“于姑娘,那我再往前头走一些,若实在找不到叶姑娘,我便回席上等她好了。”

一个岔口,两条路,一条是苏慕走来的路,那么另一条,便是于暮春原本会走错,而现在宋灯应去的路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