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厨娘(4)

陆深接过花糕,面上掩不住的惊讶,迟疑着问道:“是给母亲的?”

甄榛解释着说:“是啊,明日不是寒食吗,便想着做着糕点给老夫人垫垫胃,多少比冷饭熨帖些。”

“甄小娘子有心了。不过母亲上了年纪,口中无味,食用时可多放着蔗浆。我就不必了,现在这甜度正合胃口。”陆深将花糕放进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着和寻常糕点全然不同的口味。

翌日,陆深带着藕粉桂花糕前去给陆母请安。

陆母并不似寻常官宦人家的老太太一般打扮的珠光宝气,只穿着一身利落的胡服,倒像是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性格也与少卿大人南辕北辙,极为爽朗。

见到陆深前来请安,还破天荒的带了糕点,便调笑着说:“想必这就是那位我从未听过的‘远方亲戚’做的吧。我看啊,我陆家不是添了一门亲戚,而是要添一位能干的儿媳了呢。”

又问陆深,“你心里到底是什么章法,平日里你对小娘子们总是敬而远之,从未如此上心过。你若真是心悦这位小娘子,怎得安排人家去你那公厨做苦力?”

“母亲说笑了,我不过是看她一个小妖初化形,没有恶意,又不了解这人间,才帮她一把,怎么就扯到男女之情上了。”陆深摇摇头,无奈的答道。

“你可别糊弄你阿娘。若是普通小妖,交给那镇魔司便是,自然有人安排她融入人间,哪里用得到你这堂堂大理寺少卿。”陆母捻起一块桃花糕,边打量边继续盘问。

陆深没有法子,只能转移话题,“母亲快尝尝这藕粉桃花糕吧。听甄小娘子说,这桃花糕与往常的糕点做法不同,滋味也更滑嫩香甜。”

说罢抬了抬下巴,示意旁边的女婢帮着浇上蔗浆。

陆母先尝了一小口,发觉确实与之前尝过的糕点不同。少了些粗糙的颗粒感,更加细密顺滑,刚开始只觉牛乳香甜,细细回味又有桃花香气在口中发散。

“小娘子手艺的确不俗,放在你那公厨做着大锅饭倒是可惜。不若开家糕点铺子,必定生意兴隆。”陆母点点头称赞道。

陆深略一思索,“还是母亲心细,是儿想偏了,只想着给她找个营生。不过现在已是应了缺,就先让她在公厨中熟悉一下。若是喜欢,过段日子报给那镇魔司知晓,开家铺子自然也是可以的。”

而甄榛对这母子间的对话一无所知,只惬意地躺在院中的摇椅中逗弄香椿:“香椿啊香椿,等我领了月钱,便给你煎鱼干吃。不过也不知二两月钱够不够用,能买多少榛子吃。”

…………

作者有话要说:①我们陆少卿口是心非呢~

②我永远爱嬛嬛和眉姐姐之间的绝美姐妹情!所以就用了藕粉桂花糖糕这个梗

③以及,评论里有小可爱提名想恰的东西啦!那就下下章写喽,因为下一章的内容已经写了一半啦(并不是)

第4章 长安春·辣椒炒肉

寒食一过,公厨着实是忙碌了一阵。许是人一忙便忘了时间,不觉间,甄榛来到大唐竟已月余。

这日,甄榛领了月钱,又逢了休沐,便想着带着阿潼和香椿一起去西市逛一逛。

说起这东西二市,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盛唐明信片,连诗仙李白都曾写出“君今不醉将安归”,可见其繁华之景。又因为大唐国力强盛,器物精美,使得大量胡商慕名而来,因此,在西市中,不但可以寻到日常必需品,更可以淘到许多新奇玩意儿。

甄榛每月可领到二两银子。这还是因着大理寺较为受圣人重用,连带公厨的待遇都跟着水涨船高,若是别的清水衙门,莫要说二两银子,就是一两怕也是发不出的。

别看后世的电视剧里动辄便是千两万两白银,但在唐代,寻常县官一月也不过四五两银子。且因冶炼技术落后,金银的价值极高,多被收藏在家,一般交易都是使用铜钱。而甄榛问过王叔,一两白银能够兑换一千文,也就是一贯铜钱,这就足够普通五口之家一月的开销了。

“怪不得人类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要不是当初我机灵,抱住了少卿大人的大腿,这会子怕是要饿死了。”甄榛心想着,小心翼翼地把银子揣到怀里。

而阿潼原是街头乞儿,虽然力气较寻常小娘子大了些,但总归是个女孩子,免不得多吃些苦头。后来到了公厨,因总怕给王叔添麻烦,因此即使是休沐日,也是帮着王婶做些家务,不愿四处闲逛。所以阿潼这个唐代原住民和甄榛一样,也是头一回来西市。

两人一猫也不知什么方向,只顺着人流走动,仿佛是来旅游的游客,看哪家铺子人多便往哪去。就这样,一路上把火晶柿子、水盆羊肉、樱桃毕罗吃了个遍,还没过晌午,就已经吃得心满意足。

为了消食,甄榛便提议着往胡商聚集的地方走走看能不能淘买着有趣的西域物件。

还是寒食节时,甄榛随口说了句想要糕点模子,没想到隔了几日少卿大人便送了一整套过来。因觉得不好平白收下,便想着今日能不能淘到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儿,也算是当做模子的回礼。

思考间阿潼拉了拉甄榛的袖子,说:“娘子,你看,那个大叔蹲在那里也不叫卖,面前摆地红通通的也不知是什么东西,不怕赔钱吗?”

红通通的一片?甄榛心中一动,快步走过去。近前一瞧,果然,是甄榛心心念念的辣椒。

只见那西域摊贩抬了抬眼皮,漫不经心地用带些口音的官话说:“小娘子,看看吧。”

“你这胡人好生奇怪,怎么来了生意也不好好招待?”阿潼在一旁不快地发问。

这摊贩这才起身告罪,“还请小娘子莫要生气,实在是不知这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行商路上看着好看才摘了些,谁知根本无人问津,白白浪费我好些工夫。”

“那你这东西怎么卖?”

“小娘子若是诚心想要,便给我五十文吧。”

甄榛想着倒也不贵,正要张嘴应下,没想到一旁的阿潼反应极快,立马回价道:“怎得这样做生意?说了不知是什么东西还这样贵,万一吃出毛病来你出汤药钱吗?你再这样满天要价,我这就告到监市那里去。”

那胡商连连讨饶,“不敢不敢,某虽不知如何料理,却能笃定这东西没有毒。冬天行商,嚼上两颗便能浑身冒汗,又不像烈酒一样误事。只是一点不好,这红果颇为刺激,吃完舌头总是火辣辣的。”

甄榛看着阿潼与商贩一来一往,颇为惊奇,又听到这话,心中暗笑,生吃辣椒确实能驱寒,但是不辣到嘴巴发麻才是奇怪呢。

阿潼听了解释,脸色稍霁,说:“那你也不能胡乱要价,这果子又不知怎么处理,左右你也无用,且只是路上随便采摘,我给你二十文,算个工时钱便是了。”

“算了算了,二十文就二十文,小娘子拿去吧。”这商贩见识到了阿潼的口头功夫,又因着实是个无本生意,便也收声了。

二人收了辣椒继续往前头去。

“没想到啊,我们小阿潼还有这般本事,以后上街来,必定请阿潼与我同行。”甄榛作势给阿潼行了个叉手礼。

阿潼连连摆手,“娘子不知,我听王娘子说,这西市商贩报价都有些虚高,必得拉下脸面与其拉扯才能用最少的铜板买到最好的东西。我既知道了,怎能让娘子吃亏呢?”

“不管怎么说,还得多谢阿潼相助,不然凭我这笨嘴拙舌,讲也是讲不下价的。”甄榛笑道。

阿潼毕竟还是个孩子,得了夸赞总有些得意,又不想让人瞧出来,生撑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眼睛里的欢喜早就出卖了她。

甄榛看在眼里,也不揭穿,只说:“这辣椒可是好东西,没了它有的饭菜滋味都要少了一半。正好今日想给香椿做猫饭,本就要买些肉和内脏,现在有了辣椒,便用它做个菜,也让你尝尝鲜。”

甄榛到肉铺买了些内脏和瘦肉,又要了块肥瘦相间的五花。回去路上看着有个卖鸡的小摊,心头一动,想起前世风靡全国的酸辣鸡爪,便上前问了一句可有鸡爪单卖。

只可惜,在唐代,鸡鸭肉算不得荤腥,爪类更是上不得台面的食材,不是家中贫困实在是吃不起肉,平时根本没有人会吃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