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天行九歌同人)青鸾(101)

作者:霍朝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韩非想到了昨日,咸阳宫中的对话。

嬴政一身常服与韩非对坐,对于韩非的突然来访有些意外。想来,是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

“先生之前查探的事,进展如何了?”

“不妙,”韩非自踏入咸阳宫起,脸上就没有半分笑意:“臣有一个朋友,名叫郑国。多年前入秦,在瓠口修建水渠,为秦国效力。前些日臣曾去他泾阳的家中拜访,却发现他家中水井长期被人投入慢性毒/药……”

郑国原本是韩国安插在秦国的细作。韩国弱小,特派郑国入秦,修建水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

不料郑国早在吕不韦还把持朝政时,与李斯成为至交好友,背叛了韩国,一心事秦。

“朝中局势比我们想象的复杂,”韩非刻意瞒掉郑国为细作一事,继续道:“只怕某些被发现背叛母国、一心为秦之人,都会遭受那股神秘力量的迫害。”

嬴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手掌逐渐收紧:“那么,所有留在朝堂之上的异国朝臣,都有异心?”

“不能确定……”韩非叹气。

偏殿安静了片刻。

终是韩非先开口:“臣有一个想法,或许能够帮助王上解决掉这个难题,但是需要王上一个承诺。”

“什么承诺?”

“若韩非不幸在这个过程中丧命,希望王上能够继续执行我留下的法,并延续至秦国此后的千秋万代。”

嬴政被他的话震住。

半晌后,他郑重其事地起身,朝着韩非弯腰行礼:“嬴政,定不负先生所托。”

“你是担心,我和孩子也会被吞噬在这个可怕的计划中吗?”

紫女的声音响起,将韩非的思绪拉回当下。

一滴滚烫的泪珠滴在手上,他抬头去看,果然,她哭了。

还记得刚认识的时候,她是一个很冷的人。

或许可以说,卫庄兄是外冷内热,而那时的她,是外热内冷。她的笑,从来不曾抵达眼底。

她第一次哭,是在紫兰轩焚毁的那个晚上,也是她第一次对他敞开心扉……

“别哭了,当心身体。人都有一死,而且我和别人不一样,我会死在秦国,你也是知道的……”

紫女被他这番视死如归的话说得,眼泪更加止不住。

“我知道,可是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她以为,他会等到孩子出生、长大,教他道理、陪伴他的成长之后,再离开他们。

没想到孩子尚在腹中,他就已经身陷危机。

“我,我给孩子想了个名字,”韩非踮起脚,替她擦眼泪:“叫‘广’。我希望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的心中都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韩广吗?

“我记得了,”紫女擦干眼泪,知道不能再耽搁了,松开他的手勉强笑道:“一旦危机解除,我会立刻带着他回来,找你,我们一家团聚。”

韩非答好,向后退开两步,示意马车可以走了。

紫女扒在车窗上,看到他正温润地笑,还朝着她挥了挥手。

“等危机解除,我亲自接你们回来,由紫。”他说。

穆由紫,她的名字。

他很少叫她的名字,因为她家曾是江湖上的侠客家族,却因仇家报复,惨遭灭门。紫女被路过的卫庄救下,靠着家族留下的财产安身立命,加上她经营有方,最终用庞大的金额雇/凶买下了仇家的命,为家人报仇。

大仇得报后,她只以“紫女”二字为名,从前的名字是她不愿重提的往事。

每每提起,就会令她想到那个血腥的夜晚,和惨死的亲人。

韩非知道她不愿提,成亲后也只是“夫人”地叫。

今日,却破天荒地叫了她的名字。这是他的承诺,只要危机解除,他亲自接他们母子回来。

见马车驶离,韩非的小厮这才上前来报:“公子,剑匣已经按您的吩咐放进夫人的账册箱中了。”

“嗯,做得很好。”

他预见过自己的死亡,那就意味着,逆鳞最终没有救下他。它已经是一把残破不堪的古剑,与其让它陪着自己殉/葬,倒不如留给妻儿,做个念想。

同样,韩非知道紫女是一定不会收下的。所以只能让小厮趁着他们告别之时,将剑匣偷偷塞进她装账册的箱子。

远处,紫女将头半伸出马车,安静地看着他。韩非同样没有离开,直至马车消失在视线中。

“走吧,”他转过身,登上自己马车。

他看了那么久,已经记住了她的样子,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想来,她也是。

他们会牢记着对方,直到死去。

而这一眼,即是永别。

韩非之死(一):设计

送走紫女后,韩非去了李斯府上拜谒。

二人相谈甚久,最终达成某种承诺,李斯亲自送韩非离开。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书房时,方才韩非坐过的位置,坐了一名身披斗篷的黑衣人。

“阁下都听到了?”

李斯关好书房的门,坐到那人对面。

那名黑衣人突然轻笑了一声,故作惋惜地摇头:“我这个九弟,实在是聪明。方才你们商定的计划若是真的能执行,只怕还真能让他查出些什么。”

正是四公子韩宇。

自从十三公子韩儒回新郑后,韩宇纠结党羽,称病不再上朝。看似是对韩王意图废长立幼的行径表示不满,实则,是在各方打探消息,寻找机会除掉韩非。

知父莫若子,韩宇心里很清楚,韩王接回韩儒那小儿不过是想留一条后路。他真正属意的太子人选,是韩非。既如此,就莫怪他心狠。

“阁下为韩国公子,我为秦臣,实在不便再留公子。”李斯最后为韩宇斟了一杯茶,客气地请人离开。

“李大人虽为秦臣,可是不知,有我九弟在,李大人的仕途会否一帆风顺?”韩宇双手交叉,支起下巴,好整以暇地看着李斯:“你们的计划我都听到了,可此事若成,秦王会将首功记在谁的身上呢?”

李斯搁在膝上的手逐渐收紧成拳。

自然是韩非。

韩非入秦不过短短两年,就已经受到秦王重用,他的建议秦王多有采纳。反观自己,依旧只是一个长史,辅助相国昌平君处理政事。

对面的韩宇已然察觉他流露的情绪,挑眉笑道:“我有办法除掉韩非,只是需要李大人配合。”

“我为何要信你?”

“你一定会信我,否则,方才老九来时,你不会让我躲在屏风后。我说的对吗?李大人。”

被戳中心事,李斯额间渗出细汗,同时被韩宇怪异的目光盯得汗毛直竖。

他确实早已生出除掉韩非的心思。

韩非正如他从前猜测的那样,有秦王信任,妹妹又得宠,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可自己呢?韩非,从来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提携他。

韩宇贸然来访,随后韩非也到了府上。他没有赶走韩宇,而是鬼使神差地让他躲在书房的屏风之后。

“李大人明日在朝堂之上,只需在计划外,引出郑国的身份。后续事情,无需再管。”

韩宇起身,不理会李斯的反应,胸有成竹地离开书房。

他确信,李斯一定会按照他的办法做。因为,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铲除韩非的机会。

“仅此而已?你就有把握,能够扳倒他?”李斯问。

“仅此而已。其余的事,会有旁人替你做。”

除掉韩非,李斯得到坦荡的仕途,他除去太子一位的最大对手,而那些人,得到蛰伏的安全。

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将他们联合到一起,共同对付韩非这个威胁。

朝堂,秦王率先对上卿姚贾发难。

姚贾出身卑贱,却因出使游说楚、燕、赵、百越四国,成功破解四国联合之计,化解边境危机而受秦王赏识,拜为上卿,封千户,摇身一变成为宠臣。

韩非调查后发现,姚贾为世监门子,曾是赵臣,后被赵国所逐。至秦国后,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有联络各国的机会,且游说内容不得而知。

他的出使,究竟是离间四国,还是劝他们表面将联盟分崩离析、实则暗中联络?

楚国,有大量的秦臣楚人势力残留;燕国,太子丹曾于咸阳为质;秦王幼年在赵国受辱,赵国必定对秦王的一举一动十分惶恐;百越,当时嫡太子下落不明,其余部落一盘散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