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的传奇天师(331)

每年都有冒险者想去探险,在沙漠里迷路,求救。

“而且我已经联系好了一个流沙坑,就在西北那边,那是一个很大的流沙坑,我们可以在腰间系上安全绳,垂落下去。”小夏秘书早就安排好了:“防止我们被流沙裹走,只能在安全点顺下去,然后不能乱走啊!”

“知道了。”独孤浩炎一边给小天师穿防沙防护服,一边叮嘱小天师:“下去之后别乱跑,这里的流沙坑很多的!”

“嗯嗯!”小天师可惜命了:“一定不乱跑。”

还知道给独孤浩炎带上口罩,防风镜:“你也别乱跑啊!”

小夏秘书在一边,自己酸了吧唧的穿上了装备,被强行塞了一嘴的狗粮。

很快他们就到了地方。

大沙漠一望无垠,漫漫黄沙,接天连地。Y。U。X。I。

且空气干燥的厉害,又是大中午的,只是初夏而已,这边就已经热浪滚滚,周围别说活物了,连个植物都没有!

小天师他们穿着严严实实的下来了,腰间还有安全绳,为了保险起见,这安全绳并非两股,而是三股,更保险一些。

直升飞机就在上头,他们三个跟拉线的蜘蛛似的,就被放了下来,一落地,好么,那沙子软的啊,顿时就没了脚面!

幸好都穿着防沙的鞋套,不然准跑鞋子里去。

因为沙子好细好细!

而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小沙坑,这小沙坑的所在地啊,比一般的地方都要低一些,虽然都是沙子,但是外围的沙子流过去,那沙坑就下去一点,就像是填不满一样。

“就是这里了。”这个沙坑是小夏秘书千挑万选出来的,保证下去就再也出不来,他可是真的怕了,太灵异了。

“好,那我准备一下地券。”小天师将紫金小棺材交给了独孤浩炎拿着,自己则是拿下小背包,开始翻找。

“什么券?”小夏秘书明显没搞明白什么事情要耽误时间?

他自己也拿了一些东西下来,但是他不知道小天师还要搞什么。

万一耽误吉时怎么办?

“买地券。”独孤浩炎道:“你不知道?”

小夏秘书摇了摇头:“不知道……我只知道证券。”

独孤浩炎乐了,给他普及了一下知识,他这都是跟着小天师时间长了,长见识了,自觉姿势已经够了,开始给别人讲解了。

买地券”(亦称冥契、幽契)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降传布于大江南北。

“买地券”最初只是作为死者领有阴间土地的凭据,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券文刻写或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

“买地券”关于四神(兽)或以天干表四至的记载,以及神祇的表述,跟传统的风水观念、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的时候,多以地契形式置于墓中的一种迷信物品。

又称“墓别”、“地券”。

系由买地契约演变而来。从东汉到明清,历代皆有。

买地券的用材因时代不同而有变化,东汉时地券仿简策之形,多刻于长条形铅板上,也有用玉板或陶柱。

三国、西晋开始,多刻于砖上。从南朝到明清,除砖外还常用石,形制、大小和墓志相象,有的甚至还带盖。

新疆吐鲁番曾出土书于纸上的唐代地券,南宋时还有铁铸的地券。据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当时造墓必用买地券,券以梓木为之,朱书其上。

一九四九年以后出土过几件南唐和明代的木券。

由于木券易朽,宋代虽然木券比砖石券更为普遍,但保留下来的仍以砖石为多。

历代地券一般为二、三百字。

五代到宋,有的地券是一行顺书,一行倒书,颇为特殊。地券在墓中多放于墓室内,也有放在甬道或近墓门之处的。

地券的出现和使用,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从汉到清,地券的内容和格式都在不断的变化。

东汉时有些地券的券文,显然是从社会上所通行的券约移植而来。

从南北朝到明清,只有极个别的地券和当时的真券无异。

其余的都是具有非常明确的阴司色彩。

券文多说土地是从“后土”、“地夷王”之类的神灵那里买来;又用“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北至玄武,南至朱雀”来说明土地的四至;土地的价值总是“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券的见证人是“东王公、西王母”,等等。为使地券在地下能产生其“法律效力”,所以不少券文之末常有“一如五帝使者女青诏书”一类的话。

许多券文都说,当墓主确立起对地的所有权之后,便可不受鬼神的侵犯,这正是用买地券随葬的原因所在。

券文受道教影响很深,有的还画有符,说明当时把买地券作为压胜之物。

出土的买地券,在最初是不被人们接受的,毕竟是阴物,只是清末之后,西洋运动席卷全国,某些人接受了新鲜事物,知道还有“科学”一说,才有人开始注意到买地券的存在,这一文物才受到金石学家们的注意。

一九一九年的时候,一位叫罗振玉的收藏家,将他所收集到的十九种地券,汇编成《地券征存》。

而小天师给这位大妖也立了一份“买地券”。

“为什么要用这个?这位又不是一个人?”小夏秘书不懂了。

“虽然它是一只妖,但是遗骸栖息在这里,这里就是它的,所以我给它一张买地券,以后这里就是它的长眠之地,免得遗留的那点怨气再作妖。”小天师撇嘴:“我可不想后代还要费二遍事儿。”

小天师给准备的地劵,是汉代时期的风格,比较符合这位大妖“亡故”的时间。

从他带来的那个小背包里头拿出来的,那是一面真正的汉瓦瓦当。

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那个时期的建筑装饰已经有了辉煌的意思,汉代瓦当是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秦代瓦当以莲纹、葵纹、云纹最多;秦宫遗址出土的巨型瓦当饰以动物变形图案,与铜器、玉器风格十分相近。

而小天师的这一片汉瓦当,乃是一字瓦当,什么是一字瓦当呢?

就是在瓦当正面,有一个字。

一般都是一个“卫”字,当面为一“卫”字,通常占满当面。有的“卫”字较小,字外有一周网纹。

有的当面或涂朱色,或涂白垩,这种就是用于墓室的瓦当了。

宫中的瓦当是不会用涂朱色,或涂白垩这种东西的。

但是小天师的这个瓦当面上却是一个“卷”字,用的还是汉篆!

瓦当底面则是描绘出了一个龙飞凤舞、鹿奔虎啸、鸟飞鱼跃、祥云缭绕、无杂陈的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异常热闹的场面,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般。

内里则是让小天师用鸡毛沾着金墨,写了三个汉篆大字:买地券。

又有一行汉篆小字,说买地券来自后土娘娘,按照传统写了四方神兽的尊称名讳,证明这块土地得到了四方神兽的见证,可以使之四通八达;土地的价值乃是“紫金山一座、黄金山两座”;券的见证人是“周天子康王姬钊”。

“怎么是他?”独孤浩炎看到了周天子康王姬钊的名讳,他在天子墓那里看了好多天,都认识了。

“因为黄金镇钉是从他的墓里头带出来的!”小天师一边写一边道:“何况这可是周天子,够大气,”

也压得住这大妖。

而作为立券人,小天师在上面写了:天师道,小天师,张道淼。

并且用了自己的灵印附着在上面,以证明这的确是自己立的地券。

最后写上:一如五帝使者女青诏书、地藏王法为凭。

非常的正规。

小天师将紫金小棺材放到了瓦当上面,又用五彩丝线捆绑好,然后用黄绫子裹好,小夏秘书不知道从哪儿搞来了一个超小型的水晶棺材,将裹好的紫金小棺材放了进去,然后又裹了一层不锈钢的外壳,最后用水泥又将其裹成了个水泥疙瘩。

在这地方,人都要晒成干了!

别说水泥了,就是一瓶水,分分钟也给你蒸发了。

这水泥刚裹好,不到二十分钟,就干透了,而且这还不是速干水泥!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