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98)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知道为什么, 在异乡的土地看到以往常见的老字号, 总有一种熟悉感, 黛玉就打趣晴雯:“赶紧盘算盘算, 何时将忆江南分号也开进这县城。”

别说,晴雯还真盘算上了,被紫鹃一众丫鬟好一阵笑。

车队直往县城里永定河边林家的田庄而去, 傅云飞和傅云槿两兄妹先自行去拜访自己家的把总亲戚。

林家的田庄早布置好了,林家管事提前几天去了庄子上,洒扫庭院、安排仆妇、怯除潮气, 今儿早在城门口等着迎接他们。

林家田庄不大,不过三进两落,胜在布置清雅,这里一处葡萄架, 那里一丛菊花,格外有野趣却不失风雅。

地方狭小,姑娘们便分住在两个院子里,好在大家出来郊游,除了黛玉,其余姑娘们也不过带七八个随从。

待傅云飞兄妹回来,等大家都洗漱出来,黛玉早让人在花园里摆了铁炙子。

槿姐儿先惊喜出声:“这是何物?”

黛玉笑着说:“我听爹说京城有的酒楼用条铁打制一个圆圆的、大大的炙子烤炉,在上头烤肉,寻思怪有趣,便也命人造了个。”

陈念含笑:“这可是好主意。也应景儿。”

黛玉击掌,便有人端上来狍子肉、獐子肉、还有张家口口蘑并菌菇之类。

陈念眼尖,从中先发现从前未见过的一物:“这是何物?”

黛玉道:“是一种叫做地生的作物,南边传来的,湖广人都吃,听说一亩地产生胜过任何作物,所以田庄试种了,没想到收成颇多,如今正好咱们试吃。”

于是一个个卷起袖子,有奴仆想上前去帮忙,槿姐儿一挥手:“不用,这就自个儿玩才有趣头。”

外头院子里,林瑞文也用此物招待傅云飞和陈思聪两个。

陈思聪先跳起来:“嘿!这个好!正合野趣!”

他率先夹一筷子狍子肉扔到铁盘上,道:“不过这肉不是自己亲手猎的,总有些不得劲,不如……我们明天去打猎怎么样?”

傅云飞一巴掌“啪”拍在他肩膀上:“可别!回头你一脚踩在捕兽夹子里我们还要救你。”

陈思聪笑嘻嘻,他小时候跟傅云飞瞧着大人围猎羡慕,自个儿偷着跑出去,不小心踩进了夹子,还是傅云飞大声呼救,寻了人来才救了他出去。

那头黛玉几个也是玩得开心,槿姐儿要来一把古琴,乐哉乐哉奏起了《碣石调·幽兰》这般风雅的曲子。

第一天便这么悠哉悠哉过去。

第二天清晨,两位嬷嬷便出发去各自父母坟茔上坟。

黛玉让两位嬷嬷各自带几个小丫鬟,又带两个使唤的跑腿小厮,本来是想让自己家的马车去,明嬷嬷道:“本不是什么大事,何必兴师动众?再者乡间的路,咱家的车夫又不熟悉。”

黛玉就让晴雯去外头托人买了纸钱贡品等物,又在县城请了两位修护坟茔的师傅,随着两位嬷嬷回乡。

临出发前,黛玉又想一想,让紫鹃拿出两个沉甸甸的荷包:“嬷嬷们拿着,万一遇上个亲戚孩子什么的,要打赏。”

两位嬷嬷感激不已,千恩万谢才动身。

这时候林瑞文也打发人进来问黛玉:附近有一座古刹兴隆寺,寺庙颇有些灵验,山寺建在山间,风景秀丽,可要一观?

陈念先道:“可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先撺掇的?”

几位姑娘纷纷掩嘴笑,小厮忍着笑道:“不是世子的主意,是傅家公子担心姑娘们闷得慌。”

黛玉问过管事,管事道这隆兴寺香火兴盛,历来是县城内女眷上香的好去处。

于是黛玉一行人便想着去寺里转转,坐着马车就到了隆兴寺山下。

因着要去佛家圣地,总觉得坐马车不甚心诚,因而在山脚下他们便弃了马车,一起登山上去。

黛玉一行小娘子都有准备,换得是当地富户们的衣服,不甚扎眼,头戴帏帽。

男子们还好,女子们实在是没有出过什么院门,各个都累得气喘,唯有惜春,虽然年纪尚幼,却仍旧不诉苦,倒让几个年长些的颇有些惭愧,暗自为自己打气。

好在如今是农忙时机,山上人烟稀少,也不拥挤,她们慢悠悠爬山,间或在山溪里戏水,在林间观鸟,格外有意思。

晴雯在一旁心想,这些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小姐妹出来闲逛,倒真像一群高中生在秋游。

好容易爬上了二山门,槿姐儿乐得先欢呼一声,收到陈念一记目光警告,看得黛玉抿嘴笑。

正面有大殿三间,内供佛祖释迦牟尼,两侧十八罗汉。东西禅房各三间,山门悬\"兴隆寺\"匾,门外两尊石狮。

惜春早乐得什么似的,捻起几柱香,便要去上香。黛玉想一想,也拈了一株香,心中默默祷念。

她希望娘亲能早生极乐,盼着父亲能安乐康健,望着贾母能回头是岸,念着贾家姐妹能摆脱厄运。

更祈祷几位偶然识得的仙家能顺顺当当。

她要祈念的实在是太多太多,等抬起头来,身边的人都走得七零八落,唯有傅云飞还停在附近。

看来自己用时有些久啊,黛玉不好意思的略一低头,傅云飞却理解的冲她点点头:“这个寺庙很灵的,你的心愿都能实现。”

总归是个好兆头,黛玉侧身一福谢过他,两人又沉默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黛玉想一想,问:“傅公子可有许愿要去沙场?”

傅云飞一惊,他确实是这么祈念的,没想到黛玉居然知道。

黛玉看他一脸诧异,“噗嗤”一笑:“我不过是听来时路上公子那塞外曲似是发自真心。”

真是冰雪聪明,傅云飞恍然大悟,摸摸鼻子,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很想跟黛玉倾诉:“傅家男儿各个都在沙场上,自出生便渴求马革裹尸还。可我七岁时……”

他要顿一顿才能克制住心里忽然涌起来的悲愤:“我二叔父那一年因着援军的军粮不及时押送,生生儿被饿死在关外。槿姐儿还小便失了父亲。”

这事黛玉是知道的,当初管着这事的是太上皇的乳兄方家替,那人是个草包,花天酒地的本事却不少。

太上皇忌惮傅家,便将他们家二老爷从南边调到九边,可九边粮草又供应不及时,傅家二老爷便被鞑子生生生生围住,求救的兵卒出去,却被司礼监的秉笔大太监生生压到文书最下头。

当时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但皇上也不过将那方家替换了个地方当值了事,连给傅家二老爷一个虚职也没有,当时应该是傅家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这些陈年旧事还是林如海教导黛玉朝政诸事时讲给她听得,如今黛玉才忽然将此事与傅云飞联系起来,原来这是镇南公府上。

傅云飞咬牙说:“自那以后我就觉得光会打仗不行,我们家要在前朝有人,不然外头粮草、枪炮都不给我们配,没有这些又何谈对敌?”

黛玉想到朝廷溃败不已,心里也有些心有戚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朝廷如今跟贾府一样,表面上歌舞升平,谁知道背后的危机呢?

太上皇任人唯亲不算新鲜事,如今退位后还死死攥住权柄不放,只可怜两位当权者角力过程中牺牲的生命。

想到父亲中的毒还有遇到的山洪,黛玉心里与傅云飞亲近几分:大家都是太上皇胡作非为的受害者,太上皇也太可气了些,先是残害忠良,后又是对付父亲,只不过为了自己一己私欲,实在不像是个对万民负责的君王。想到这个人就是从前夸夸群里提及的“天命之人”,黛玉一阵阵的恶寒。

当下她笑着问傅云飞:“因着这个你才读书?想走入仕的路子?”

傅云飞点头道:“正是。我排行第三,等我在朝中走出些名堂,父兄也不至于腹背受敌。”

黛玉点点头,但她没明说其中困难,这何其难?镇南候家中又是功勋世家,又是武将,怎么能跟文官有交情?

何况文武自来两不对付,互相看不起不是什么秘密。

傅云飞这在夹缝中行路注定是要走得艰辛,黛玉由衷祝福他:“也盼着傅公子得偿所愿。”

黛玉诚挚祝福,两汪眼珠黑溜溜在眼白中打转,傅云飞谢过黛玉,忽得耳尖烧得发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做了凉拌油豆皮。

发现新鲜的油豆皮跟需要泡开的那种简直是两个品种。

吃完新鲜的油豆皮,我以前吃的干油豆皮都是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