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又四下整理账簿,发现了不少太太带来的陪房为非作歹的事情,她私下里跟晴雯抱怨:“哪知道贾府的习气这般差,贾府出生的奴才就连来了林府都带了不少习气过来:聚众赌博、铺张浪费、偷奸耍滑,偏又是太太的陪房,捅出来伤了太太的体面。”
晴雯知道黛玉的难处,毕竟母女情深,子不言母之过。贾府过来的奴仆固然讨厌,可是毕竟中间还有个林如海,若是当众处置,甚至让林如海知道,他对贾敏怎么想?晴雯自己设身处地,若自己是林如海是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可她又不是林如海,谁知道会怎么样?
何况府中又不是只有林如海,还有林家的世仆,还有些依附着的旁支亲戚,若是伤了太太的体面,不管是林府的体面还是黛玉的体面,都会受到损害,她是贾府跟过来的丫鬟,黛玉也只好在她跟前抱怨几句。是以这件事必须办得隐秘。
晴雯和黛玉私下里聚在一起将贾府来的陪房梳理了一下:那些依附于大姨娘作威作福的人,便都集中送去贾敏远在燕地的一个陪嫁庄子上,那个庄子特产金丝小枣,但却在山中,缺水多风沙,就连喝水,要去山下挑水,倒也是个劳改的好地方。
而平庸些没有犯大错却积习难改的陪房,被黛玉送到苏州老宅里,说是看守大姨娘,这也是算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至少苏州是鱼米之乡,气候宜人,没有在林府油水多,却也可以平稳的生活下去。
其余一些老实些的,被黛玉打散了人尽其用送到各个地方。
如此一来,贾府陪嫁过来的老人便都被黛玉一一化解,也没有传出去什么大的丑闻,晴雯在旁协助,也是暗暗感慨黛玉的聪颖,先是要不动声色的查访这些人的罪责,再则是要为他们找个合适的处置方式,最后是轻轻放下不伤母亲的体面。这几个环节有一个环节出纰漏便不好收拾,可偏偏被黛玉处置的井井有条。
晴雯置身其中,感慨黛玉手段高超的同时,也在想,这还是那个伤春悲秋的林妹妹么?当她不再小性子、也不再刁难人、更不再嘴上犀利,固然更加尽善美,可这还是那个林妹妹么?
或许就是林妹妹那般刁钻古怪,才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爱煞她。
晴雯想不通那些便不去想那些,她只知道如今的黛玉开朗了不少,每日里忙着处置这些事情,还要跟着白先生学习,便是难得的踏实,饭都能多进一碗。这对晴雯而言已经够了。
林府这边厢忙的目不暇接,接到贾府报丧的信息:宁府秦氏身子不好了,缠绵病榻多日,终于去了。
黛玉接到消息愣了一愣,那秦氏她是见过面的,娇俏可人,便是在佳人林立的宁荣二府里也当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女子,只是红颜薄命,没想到她终于一朝去了。
黛玉也隐约知道些秦氏的身世,说是善堂里抱来的女婴,长大后许给了国公府的贾蓉,且不论她身世有什么蹊跷之处,先前跟宝玉打起来的金荣姑姑璜大奶奶迫不及待要去找秦可卿算账,要知道璜大奶奶日夜巴结凤姐,哪里是什么上得台面的人物?
作者有话要说:林如海是比照曾国藩写的,不想让他大杀四方,做官荣耀,不然就ooc了、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但我相信想看红楼梦的人,不想看披着林如海名字,所做举止却似魏璎珞一般,全部透着不和谐。
——————————新书求预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醉花阴》————————
红楼看到这里的求个预收藏鸭,收藏对一个码字者来说好重要啊,汤圆每次看到自己的收藏数只有十几个时真的心里拔凉拔凉的,谢谢啦。
文案一:
太子赵佑近来很是心烦,翰林学士家明三娘子处处与他制造巧遇。
殊不知那三娘子是重生而来。
前一世,三娘子明月奴一心仰慕秦国公世子杜轻臣,
他喜欢女子贞静,她就隐瞒自己喜好捶丸;
他喜欢吟诗,她就苦读经书;
费尽心思嫁进去,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挡箭牌,
她依旧无怨无悔,操持偌大一个国公府,用自己嫁妆填补亏空。
直到对方带一位白月光进府……
这一世,她只想做个吃喝玩乐的美娇娘,顺带嫁给那命薄早死的悼献太子,做个清贵的守寡王妃,舒舒坦坦过这一世。
舒舒坦坦是有了,但没想到赵佑利落的翻身上床,呲牙一笑:“娘子!”,说好的英年早逝呢?
————-
文案二:好春三月,蓦山溪时候。二十四番风,只解管,吹花擘柳,悠游汴京,做一个富贵闲人。
文案三:一开始,太子赵佑一脸冷漠:明家素来支持贵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对我示好,其心必诛!
后来,赵佑一脸宠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说得都对!
第25章 众女眷齐聚说家事 穿越女励志发大财
璜大奶奶那么爱踩高捧低的势利小人,如果秦可卿平日里在贾府地位高些,自然早就巴巴儿的拍马屁去了,何至于为了侄儿出头要找她算账?
又说下葬时用的棺材蹊跷,可是那时机缘巧合,是薛蟠的店里正好多了一副,那个薛蟠,又素来是个不着调的公子哥儿,哪里有那个政、治敏感性?
黛玉记得宝玉去见尤氏,“尤氏躺在床上,犯了胃气疼的旧症”,黛玉在贾府多年,可从未听过尤氏有这个旧症,又说秦可卿生前最倚重的两个丫鬟,一个叫瑞珠的触柱而亡,一个叫宝珠的,愿意为秦可卿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
若是瑞珠忠心耿耿倒真是无稽之谈,整个宁国府什么地方?最多有些对主子的眷恋之情,也眷恋不到要自己生死追随。至于那个宝珠,要说这个摔丧驾灵之任却也是无字无女之人故去时常有的法子,为的是不让亡灵孤零零上路,可是寻摸的也是年纪小些的孩子,秦可卿也不超过十六岁,她的婢女总不会太小,像是她妹妹,而不是她的女儿,这般年龄差距,倒是少见。再者,做了这义女,以后自然不能伺候人了,也不能出现在人前面,多半是寻个庄子,或是家庙,带发修行,熬到死罢了。青春女儿,谁会将自己赌进去?
而贾珍各种失态,再是对此事种种赞同,是不是说明了些什么呢?
也就是说,两个丫鬟是知道些什么,甚至尤氏也知道,所以气倒了,而丫鬟一死一摔丧,就是为了怕被灭口所以自保,瑞珠畏惧自杀,宝珠聪明些至少留了个活口,但都是知道内情的人。
只是不知道这贾蓉知道吗?
斯人已逝,黛玉也不琢磨这些个肮脏事情,只同情那秦可卿,她出身小门小户,在贾府这般的高门上自然处处提心吊胆,光是利益往来便有多少费心,更不提宁国府的人个顶个的见人下菜碟,不知道像璜大奶奶那样势利的目光她瞧见了多少次。
如今去了,也是解脱。
贾敏是贾蓉隔府的亲姑婆,这亲侄孙媳妇去了,自然有人来林府报丧,林如海也知道了,他皱皱眉头:“知道了。”
林如海是知道的,宁国府到底是太不干净,连一个女儿家都不能得了善终,不过到底是亲戚,他想了一下又叫住来回话的小厮:“小姐那边若有不能决断的,让她问问昔年太太的陪房。”
小厮回了黛玉的话,黛玉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这是怕自己年纪小,没有处理过丧葬往来,怕自己不知道,所以父亲刻意提点自己。
只是说起来有些……难以启齿,母亲的陪房现下已经被她处置的七七八八了呢……、
还是晴雯伶俐,自去翻了府里记载的人情往来,得知这种情况下,林府要派出去四个报丧的婆子,携带丧礼,往京中去吊唁。
晴雯瞧着便有些皱眉:“这也太泼费了些。”
黛玉叹道:“先前我不理事时候尚不知情,如今自己料理了些事,才觉得我们这般人家,花费大的是,幸于咱家人口简单,亲戚也少,才不至于捉襟见肘。听说京里住着的一些大户人家,光是一年的人情往来便值当上万两呢。”
紫鹃深以为是:“可是呢(注释一),别的我也不懂,单单瞧着那赖家,世代靠着贾府管家,可是搂下了金山银山。”
晴雯咧嘴笑起来:“贾府也是奇怪,不怕人贪污,就怕人做的不够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