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铮妍(117)

作者:就爱嗑瓜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听闻徐元直智计无双,如今看来不过尔尔,自己不露面,却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坐在台前来学舌,实在荒谬,老夫倒是想问问,这长沙,做主的究竟是谁?”这一句话,犀利至极,好像一只利爪,直接扑上来要撕去寇严的面皮。

此时,马静的脸色苍白,他真的很想这个时候扑上去堵住张温的嘴。然而,他没有动,还是跪坐在地上的姿势佝偻了下去,头都不敢抬,不敢看寇严现在的脸色。实际上,寇严的脸色丝毫未变,其实她心里也没有生气,一点都没有。别人说她是老师的傀儡,这话从她未上任的时候就听多了。

在襄阳的时候,那些文人墨客的口诛笔伐可比张温恶毒多了,她一点儿都没放在心上。到任之后,这种流言更是那些乡绅恶吏攻击她的最常用手段,如果这种论调能让她生气,她早就气绝身亡无数次了。

她对徐庶的向往,是别人无法理解的。他之于她,是黑暗中的一点微光,不明亮,却清晰。始终在不远不近的地方,伸手触不到却始终在视线里的微亮的光。使她即便身处极寒,即便每一步都踩在冰刃之上,即便周围都是豺狼虎豹,一不留神就会被它们拆吃入腹,她也不会迟疑和恐慌,因为,她正朝着那一点微光靠近。

路是要靠自己走的,艰难险阻要靠自己一个个去闯,去克服。但是那个方向却是绝不会动摇的。那是绝望中希望的方向。因此,别人说什么,有什么关系?

寇严想笑,每次想到老师她都想笑,哪怕只是想起了一个名字。但是现在,面对张温,她却不愿意笑给对方看。因此,依旧板着脸:“你连谈判的对象都吃不准,还在这里耗这么多天。吴主身边的谋臣,不过尔尔。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是风水问题啊!”“你,你说什么?”张温一怒。

寇严不紧不慢地说:“早在我来长沙赴任之前,我庞师兄就已经去了吴地。说是你们那里的周都督重金礼聘,很有诚意的样子。水镜先生对此却非常的不看好。

理由很简单:吴主多猜忌,善用制衡手段,不是吴地人,升迁艰难,观我庞师兄的境遇,水镜先生之言,实乃金玉良言。足下吴地高才,得吴主重用,委以议和重任,这智慧,这应对……啧啧……不愧高才二字……”

“你……你……”张温此时才体会到,什么是鼻子都气歪了。“你”了半天,却组织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周瑜请来庞统,这事儿孙权知道,他们这些高层都知道。但孙权没有任何表示。周瑜在清剿山越的时候得庞统助益颇多。孙权知道,却还是没什么表示。说到底,就是因为庞统不是吴地人,是个外人,孙权不相信外人。

这个事儿,作为臣下,能说什么呢?张温这样吴地大族的族长,拥护这种决定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去诟病他呢?孙权这样做很好地维护了本地人才市场的饭碗,使得士族对吴地的话语权进一步加重,有什么不好?

但是,这在寇严这个外人嘴里,成了吴主多猜忌,善权谋,心胸狭窄的佐证。还顺便踩了他自己一脚,说自己智商为负数。这小女娃,果然牙尖嘴利。

就在他的脑子飞快运作,引经据典,准备长篇大论反驳寇严的时候,正主儿却已经没有了再谈下去的兴致,还没等他张嘴就飞快地出言打断了:“罢了罢了,我本无心议论吴主的是非,这本是你们关起们来自己说的事儿,和我没关系,和今天要议的主题也没关系。所有有关的话我都已经说完了。张先生回去,若是见着我那庞师兄,替我问个好便罢。”

张温无语,一肚子的话到了喉咙口又生生地被憋了回去,别提多难受了。众目睽睽之下,老张的脸青了,紫了,红了,接连变了数遍。

寇严却只当没看见,在她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句子,她信奉的是对敌人一有机会便要赶尽杀绝,绝不让他有丝毫反扑的机会。于是,她顺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却不放下,这个动作一出,边上熟悉她脾气的马静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心道:就这么结束了,可怜的张温,老夫为你默哀三分钟。

堂上张温当然也看见了寇严举起茶碗的动作,但他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机会了,他还想着有什么话可以驳倒眼前这个“面目可憎”的女童。不过,寇严接下来的话彻底粉碎了他的妄想:“吴主要战,我们便战。吴主要议和,我们便议和。请张先生将长沙军民的诚意带回面呈吴主,请吴主决断罢。来人!送客!”

说完再也不看张温,目光瞥向马静:“孟常随我来。”听见马静称呼她为主公,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主公是可以随便乱叫的吗?

曹操被他的属下敬称为明公,英明的主公。人家是大汉司空,丞相,只手遮天的人物。刘备孙权之流被属下称为主公,那也是枭雄。自己算什么?十一岁都没到,女童一枚,被一个四十多快五十的人叫主公,寇严觉得自己有些消化不良。

且不管外面张温如何离去,也顾不上一直在场的王韬,寇严“拎”着马静进到书房,关上门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孟常方才失言了。”

第166章 缓称王

马静以为她要说什么,一听是这话立刻回答道:“属下在长沙为官已有数月,大小场合经历不少,怎会失言?主公如今已拥有建昌,长沙二郡,与往日不同,这称呼上也应该早些更替才是。”

“我……我是长沙的太守,这名份一日不除,主公二字便一日不可出口,孟常是官场的老人,今日口误怎且不提,不可再犯。”寇严语塞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建昌乃是荆州的建昌,长沙也是荆州的长沙,孟常不要糊涂了本末才好!”

现在根本不是称孤道寡的时候好不好?现在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深挖洞广积粮,悄悄地发展打枪的不要。虽然王韬带来的消息是刘表已经缠绵病榻,看上去随时都能断气。但他毕竟还没与断气。按照自己事前和老师的分析,自己这个长沙太守的任务很有可能就是替大公子刘琦看场子的。刘表要是真的挂了,刘琦就该来了,而自己的位置也就不保了。

而且,徐庶还透露了一个让寇严十分不屑,一度还觉得很无耻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老爹,刘备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在暗地里扶持刘琦。说好听点叫扶持,说不好听点就是拿他当傀儡使唤,以后刘琦没准就以刘备马首是瞻了。自己现在殚精竭虑,还说不准是为谁打工呢!

形势那么复杂,自己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老师虽然离开新野了,但诸葛师兄没准就萧规曹随地按着老师的既定方针干活,这一手不能不防!加上自己内部期权分工还不明确,黄忠被封为建昌都尉,和自己平级,自己要是称了主公,黄忠势必得降下去,否则怎么共事?而降黄忠的职,寇严自问根本不作考虑,找死的事情不能做。因此,主公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想清楚了这些关节,寇严觉得自己灵台一阵清明。没必要去指责马静,人家也有人家的道理。他又怎么会知道这里面九曲十八弯的故事呢?作为上司,只需把事情交代下去就足够了。

另外一边,张温灰头土脸地出了太守府,无名火在心里上蹿下跳的。趁他现在的心情,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吴县去,立刻联合其他族长,煽动孙权出兵,灭了长沙。一个黄毛小丫头,竟敢欺我!长沙弹丸之地,竟敢如此猖狂!

然而,当他真正面对虎视眈眈的长沙民众,那些大妈大婶们依旧提着菜篮子,抓着臭鸡蛋鸡毛菜在那儿等着,当场他又怂了,还是太守府的侍卫将他一路护送回了下塔的地方。

长沙开出的物资清单此刻就躺在他眼前的桌子上。这东西落在张温眼里,无疑又是一记闷棍。方才寇严说的话再次跃入脑海,真是气得手抖,恨不能一把抓起这块破布头放在火上点了,一把火烧掉了事。

然而,这只是想想而已。他没有付诸行动的勇气。大过年的,东吴上下一团和气,大家都希望赶紧的把长沙先稳住,太平无事好过年。这一年来,长沙很苦逼,吴地人民的日子也不好过。打黄祖,劳师动众,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去了。结果黄祖坚挺,周瑜没能撼动,损兵折将之后也没消停,又在长沙栽了跟头,被人如撵耗子一般撵回了柴桑,损失无法估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