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个店要走的是最精品的路线,所以不会卖普通做法做出来的菜。
早上她还在想,要是有个剁椒鱼头配方就好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这会儿就在礼包里面送给自己了。
巧合?
呵呵,程芫华是打死不相信的。
不过能多一个菜就更加好了,她赚取收益的速度也可以更快了。
杨林将杀好的鱼放在了盆里,站了起来:“芫华,李老头池塘里面没有多少鱼了,他问你是长期要吗?如果是长期要,他就再养点。”
李老头养着的是鳜鱼,鳜鱼味美,价格也偏高,程芫华买李老头的鱼价格给的更是不错,也是看在他没有喂市面上卖给鳜鱼的一些饲料。
现在很多人养殖鱼都更看重数量和重量,而不是质量,也就不用说味道了。
李老头池塘里面的鳜鱼就比市面上的鳜鱼肉质好些,没有那么肥腻,熬了鱼汤之后,更是鲜美。
程芫华想了想,站起来:“我去找李爷爷谈谈吧。”
相比而言,她也想要这种靠谱又稳定的供货渠道。
“你去哪儿?”胖子刘全福好奇。
“看鱼。”说完,程芫华已经走出了大门。
李老头家和村口程芫华家还有些距离,李老头那边只住了他一家人,从他家房子过去,背后再走一段路才是鱼塘。
鱼塘靠着小山,也只有一条路,杜绝了小孩儿偷跑去鱼塘的可能。
他是个独居老人,儿子和媳妇在城里,据说儿媳妇特别凶,不准他跟着被他辛苦养大的儿子,一个人住在村里。
年纪一大把了还要种地,房子破旧,儿子媳妇一般都不回来。
程芫华没在房子里看见他,便从小路走去鱼塘。
果然,李老头正在捞鱼。
程记美食店现在一天要他不少鱼,价格也给得高,所以他没事就在鱼塘里面找一找,把稍微大些的鳜鱼都捞出来,等着程记美食店买。
“李爷爷!”靠近后,程芫华喊了一声。
李老头抬头,见到程芫华话,笑眯了眼睛:“唉!是芫华呀,你怎么来了?今天还要买鱼吗?”
他的笑容有些讨好,咧嘴笑着的时候,黝黑的脸上褶皱明显。
程记美食店现在买鱼,就是他最大的一笔收入,他年纪越来越大了,农活也越干越有些吃力,卖鱼倒是挺省事的,还是之前干了几十年的老本行。
程芫华笑着说:“我就是来说一声,我们店的鱼会一直要下去,可能量还会加大。如果李叔叔不加市面上的饲料,也不用催肥的药,鱼的质量和现在的一样,我就一直买您的。”
话音一落,李老头笑眯了眼睛:“哎哎哎!就是老办法养鱼,这个我懂!我就是用不惯市面上的那些东西所以才没有再养鱼了!”
程芫华知道这个李老头一向实诚,但为了避免以后麻烦,还是过来和他说清楚了些。见对方同意,她又笑着说了几句,这才离开。
而当天,李老头就去寻摸了一批好的鱼苗回来。
-
她拿到了剁椒鱼头的配方,便开始研究了起来。
而那边刘全福却开始纠结起来,整日里对着程芫华欲言又止。
“怎么了?”程芫华问他。
他的表情实在太明显了,胖脸上眉毛眼睛皱在了一起。
“那个……就有个事……”
“你说。”程芫华态度平淡。
李全福一咬牙,张嘴说道:“就是我看不惯粉丝不相信我,所以我准备了一个抽奖,抽取3个人过来吃饭!”
“嗯?”
“咱们程记美食店的菜实在太少了,就一个鱼香肉丝!要不老板你再研究一个新菜?趁着有人过来,宣传宣传!”刘全福咧嘴笑,笑得见牙不见眼。
程芫华:“……你就是想让我给你做面子吧?”
她顿了顿,又说:“你可真有钱。”
刘全福顿时笑不出来了,还长叹一口气:“现在还有点,都是以前积攒的压岁钱,这两年花钱太狠了,幸好留在了这儿,大概花钱会省下不少。”
他开销中,吃和行就占了大头,现在这两样给他省下来了,自然手头就宽裕了。
程芫华点点头:“那行吧,到时候他们过来,吃饭的钱免了。”
说完,她继续往厨房走。
刘全福愣了一下,猛地激动起来:“程老板!!你太棒了!你真是个好老板!”
“……闭嘴。”
“程老板!你再研究一个新菜呗!”
“……”
“程~老~板~”
“……行了,正在研究。”
“程老板!中国好老板!”
程芫华一脸无语。
她确实正在研究新菜,也就是那个剁椒鱼头。
系统给的菜谱和寻常的剁椒鱼头差距特别大,程芫华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做,才能端到桌上来卖。
也因此,接下来的两天她都在忙研究,万万没想到,村里还发生了一件事。
——和她有关。
李老头的儿子媳妇儿回来了,说要帮他养鱼,毕竟程芫华给的价格实在是不错,而且每天都要不少鱼,利润很高,他们就回来养鱼了。
就在程老板买鱼苗的第二天就回来了。
程芫华听着就皱眉。
果然,第三天就有人偷偷告诉杨林,李老头的儿子在鱼塘里面加了不少饲料,还有各种“催熟”的药。
毕竟他们鱼塘里面,现在已经供不起程芫华用鱼了。
程记美食店这两天都是在其他地方去收鱼,价格要便宜不少,但是质量也差不少,熬出来的汤浓香味不够。
对于厨师和老饕来说,这差距就是很明显的。
程芫华虽然也在等着李老头养出鱼,但绝对不是要“催熟”的鱼。
现在市面上乱七八糟养殖出来的鱼太多了,看起来吃了没什么问题,但肯定是没有自然生长的营养价值高。
作为厨师来说,味道也差了不少,又肥又腻,不够鲜香。
老饕也能够吃出问题来。
杨林皱眉,忍不住说:“芫华,这怎么办?咱们没必要花大价钱买低价货,李老头儿子儿媳都是缺德的,以前就做得出来不管不顾老人,谁知道他们在那些鱼里到底用了多少不好的东西!”
第16章 鱼汤
说起这两口子也是真的缺德, 否则不会有村民立刻“告发”他们,虽然也有担心自己吃到不好东西的原因在里面,但人缘不好也是关键。
李老头妻子死得早,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
但李老头还是辛辛苦苦又种地又养鱼, 累得不行, 挣出来的钱全都用来送儿子念书。
后来书没读出结果, 又送他学技术, 总之一直在为这个儿子付出,否则当年能够养鱼的人家, 怎么也不会是全村房子最破、吃得最差的人。
等到儿子终于立起来了, 又该娶媳妇了。
把所有积蓄拿出来给儿子儿媳买了婚房,也就住了几天, 就被挤兑回老家了, 这样一来, 几乎是一无所有。
程芫华的店这么火爆, 村里的人再怎么也会偶尔来吃点东西, 只有李老头一共就买了两个茶叶蛋。
据说他的儿子和儿媳, 过年都没回来看他一眼。
现在一听到老头子养鱼可以挣很多钱,立刻就把算盘打响,跑了回来“帮忙”。
程芫华很快做出决定,让杨林说了声, 他们这样子养出来的鱼,程记美食店不要。
当天下午六点, 正是饭点, 程记美食店忙碌的时候, 李老头的儿子和儿媳妇找上了门。
人还没进来, 一个有些尖锐的女声响起:“程老板!怎么就不要鱼呢?我和我男人可是专门回来帮忙!”
她还算客气, 声音带着笑。
只是因为尖锐,听着很凶,还没见人就知道是个泼辣的。
程芫华从厨房走出来,看向来人。
一男一女,男人李立鹏看起来四十来岁,也不说话,缩手缩脚明显就是个没有一点话语权的。
女人朱红看起来就很精明,穿着一般,但看那架势就知道——这人和传闻一样泼辣。
程芫华表情不变,声音淡淡:“之前说好的,我要的鱼是那些不加乱七八糟东西的。”
朱红见她好像真不准备要鱼了,顿时翻脸——
“你们这不是欺负家里老头子吗?说了要鱼,老头子买了那么多鱼苗,这才两天,你又说不要?而且我们加什么乱七八糟东西呢?那是科学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