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小年夜筹备
听了谢轻云的话,谢千羽也只是淡淡“嗯”了一声之后,便不再说话。
谢轻云也没了话说,气氛忽然就尴尬了。半晌之后,她只好找了个话题,道:“穆先生今日可是家去了?”
谢千羽本是在看着周嬷嬷等人做事,跟着学习,听了谢轻云的话,点头道:“上午便走了,没有惊动五妹妹。”说完,她看了谢轻云一眼,继续道:“年后二月,穆先生会回来继续上课。”
谢轻云听出了谢千羽话语中的一些淡然,再看看眼前忙碌的众人,终于反应上来,此时说这个话,实在是有些不是时候。她不自觉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不自然地站起身来,怯怯道:“如此,我便不打扰大姐姐了。”
谢千羽点头道:“五妹妹若是得空,可帮我通知各个姐妹,今日小年夜申时三刻便可开席。”
谢轻云眸子一亮,忙道:“得空,我这便去。”这便是给她脸面了。
谢千羽拿起茶来,轻轻抿了一口,看着谢轻云离去时候轻快的步伐,不由得笑了笑。
白灵站在她身后,微微皱眉,道:“这五小姐是真的天真无邪,还是有意投靠小姐?”整个谢府都知道,今年是大小姐掌事小年宴,如果五小姐去通知,那么等于是变相地向所有人宣布,海棠院投靠了凌霄园。
谢千羽淡淡道:“她过了年也十一了,谢府这样的府邸长大的姑娘,哪里有真的天真无邪的?只怕是曹氏正是这个心思,早就对她耳提面命过了。”
白灵咬咬唇,道:“那咱们……”
谢千羽微微摇头,道:“利来利往罢了,不必较真。曹氏可以提着有问题的补药往凌霄园送一个多月,如今知道了自己孩子死亡真相,自然也能帮着凌霄园做事。可如果有一日,凌霄园与她海棠院的利益有了冲突,她也会毫不犹豫将尖刀插进凌霄园。”
白灵被这“尖刀”二字激得眸子闪了闪,片刻之后,才轻声应了,恢复原状。尖刀?凌霄园这些年已然挨了多年尖刀的痛楚。如今大夫人痊愈,大小姐又强硬起来,这尖刀,再也插不进凌霄园的心脏了。她不动声色地给谢千羽换了一盏茶,轻轻放在她手边,之后又静静地站回原地了。
到了申时,谢家姐妹们便陆陆续续来了。
当先进来的,自然是五小姐谢轻云。她双颊红扑扑的,也不知道是冻的还是兴奋。她进来之后,看了周围的布置和香味扑鼻的茶香,笑着道:“大姐姐,我挨个院子都走过了,九妹妹和十妹妹一会儿就来。东府和西府我也打过招呼了。”
谢府除了谢征这一房,还分了东府的二房和西府的四房。
谢轻云继续道:“咱们伯府里就只有大姐姐和四姐姐与我年纪相仿,九妹和十妹都太小了些。今日可好,东府和西府的姐妹们一来,咱们就热闹了。”
谢征的七个女儿,曹氏生了四个,却死了两个。剩下的五个,谢千羽十二岁,谢亦彤十一岁,谢轻云十岁。还有曹氏的小女儿和卫氏的女儿都只有五岁,不过是两个孩童罢了。
谢千羽只是点头,她对于东府和西府的几个姐妹没有太大的感觉。前世,她落寞的时候,二小姐谢潜璃曾经奚落过她很多次,剩下那些,要么年纪太幼,与她并不亲近,要么是庶出之女,比她胆子也大不到哪里去,也都是受气包。
此时,一个身穿藏蓝色衣衫的婆子带着几个丫鬟婆子进来,手里牵着一个梳着双丫发髻的小姑娘。小姑娘一身海棠色绣着蝶恋花湘绣袄子,脖颈上带着金项圈,镶嵌着一块紫玉麒麟。小脸红扑扑,大眼睛一眨一眨,很是灵动。正是十姑娘谢紫瑶。
谢紫瑶是谢轻云的一母同胞的亲妹妹,此刻谢轻云快走几步,迎上去,从乳母手里接过谢紫瑶的小手,将她引到谢千羽面前,笑着引导她:“瑶姐儿乖,给大姐姐行礼。”
谢紫瑶漂亮的大眼睛眨了眨,上下打量坐在那里稳稳不动的谢千羽,轻轻屈了膝盖,奶声奶气道:“大姐姐安。”
谢千羽嘴角不由得勾起,柔声道:“瑶姐儿真乖。”之后对白灵道:“去把那桂花糯米糕取来。”
白灵也笑着应了,转身去拿。
谢紫瑶双眼看到白灵手中拖着的精致盘子里摆着的三块散发着香味的糕点,眼睛都亮了,肉嘟嘟的小手便拿起来吃。
谢轻云含笑看着自家妹子可爱的样子,又看着青楠端来一碗八宝茶,便笑着对谢千羽道:“十妹妹最爱这个。”
正说着,门口又有一位身穿栗色长袄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妇人拉着一位小姑娘进来。小姑娘也梳着双丫髻,一身名贵的蜀锦袄群,带了狐白裘的围脖,双眼带着灵动。正是卫氏的独生女儿,九姑娘谢玉荷。
谢玉荷明显要比谢紫瑶懂事得多,进了屋子,先是目光扫了一圈,便找到谢千羽,行礼道:“大姐姐好。”之后又对谢轻云轻声问好:“五姐姐。”
谢千羽的眉梢微微动了动,谢玉荷不过比谢紫瑶早出生几个月,这行事作风的滴水不漏倒是有了几分卫姨娘的风姿。她让白灵将谢紫瑶的吃食也给谢玉荷的桌子上放了一份。可谢玉荷却只是看了看,并没有动手要吃的意思。不由得让谢千羽更加感叹。同样是养女儿,卫氏的女儿便有了大家风范,而曹氏的女儿确是如小家女童一般无二。卫家虽然是商贾,可到底是有了些底蕴,与出身小家,又长在闽南的曹氏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谢轻云自然也看出了两个妹妹的差距,此时,她只好转移话题,道:“不知父亲他们何时回府?”
谢千羽将目光从两个女孩身上移开,一边看着两个嬷嬷招呼众人紧锣密鼓地准备年夜宴的宫灯,一边道:“说是晚饭前能回来的。”
第71章 小年夜
下午的时候,谢征就带着二爷、四爷和几个儿子一起去了城外妙峰山的百灵庵。百灵庵原来不叫百灵庵,因为不知为何有数以千计的百灵鸟,后来才改了这名字的。
昌宜伯府老太爷跟随先皇打仗,娶了先皇的女儿,也就是当今皇帝的亲姐姐,元阳长公主。元阳长公主赵氏自从老太爷去世之后,便住进了百灵庵,一直清修,鲜少回到伯府来。
每年过年,昌宜伯府的人都会派人来接长公主,而每年,长公主都不会回府。来的人便留下一些斋菜或者衣物。
今年也是一样,谢征并未接回长公主,留下了些厚实的衣物和斋饭之后,便带着弟弟和儿子们回府了。
回到府门,谢征带着儿子们下了马,与弟弟们寒暄几句,无非是安排晚上来府里用膳一类之后,便当先进了府门。
谢府今日与往日不同,整个府中都挂上了半人高的琉璃灯笼,将府中的一景一物都照得分外妖娆。谢征一呆,今年怎么与往年不同?随即想起当年元氏掌家的时候,似乎也是这样热闹,不由得脚步一顿。是啊,水谣被禁足了,今年的年节是元氏在张罗。
谢明迁看着满院子奢华中带着高贵,心里一凉。元氏之前掌家时候的辉煌,他那时太小,已然不记得。可想起往年那几个红红的灯笼,稀稀落落地挂着。为了不引起火灾,有的地方都不能挂灯笼,所以,一些路都是看不清的,若是不提着灯笼,都容易走进水里去。再看如今的富丽堂皇,谢明迁咬紧了牙关。他是知道秦姨娘和元氏之间有差距,但是没有想到,差距居然如此大。
谢征一边走,一边想起了元氏掌家时候更多的好处来,不由得思绪就飘得远了。
待来到聚荣堂,看到灯火辉煌,如同白昼的场面,他便止步不前了。他的眼前似乎回到了十年前,那时候父亲和母亲还没有去两广,家里人口多一些。大家热闹地交杯换盏,互相说着恭贺的话,气氛十分融洽。不,有一个人不融洽,是元氏。她坐在那里,笑语嫣然,却不与众人热闹,似乎是一只凤凰看着一群草鸡在瞎扑腾一般清贵超脱。
谢千羽看到谢征几人回来,便从聚荣堂出来,微微福礼,道:“父亲小年安,大哥四哥安。”
谢征的眼神看向了她,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女儿还未长成,可身形已然有些高挑,这半年长了很多。那稚气未脱的脸上带着浅淡的笑意。她穿了一身洋红色的绣着玉兰花的窄袖长裙,套了一件狐白裘,头上带着俏皮可爱的珊瑚头面,整个人倒像是个小公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