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道士(25)

作者:意元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人暂时是死不了的。要是这个人学不乖,不懂得怎么样才能让一宁愿意帮他,早晚有一天他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的。

“出门左转,好走不送,千万不要回头,要是你们敢再随便闯入三清观,我必让你们有来无回。”一宁警告人,让人赶紧的走,她是一点都不想看到眼前的人,因为看到他,就看到了他身上沾染了多少的血气,看到他身后跟了多少的冤魂。

中年男子刚想说话,可是只觉得一阵风袭来,三清观的大门轰的一下关上了。

就这一手看得中年男子连忙的拍门,哀求的道:“道长还请道长救救我们一家,不管道长有什么要求,我们都一定办到。”

这个时候想起来求一宁了,一宁反讥道:“别啊,你不是怀疑你儿子就是我动的手脚,竟然是我动的手脚,我怎么可能会帮你解决问题,所以,回去吧。我是不可能帮你的。”

逐客令下的没有半点犹豫,就是巴不得中年男子带着他的人赶紧离开。

可是中年男子什么都没说,只是和一宁一个照面,一宁竟然就把他发家致富,还有这些年,他死去的孩子以及他膝下只有一子的事情全部道破。

这样的一个道长可是有真本事的,如果不牢牢的抓住,他也好,他的儿子也好,他们一家都会死的。

“道长,在下有得罪道长之处,我在此向道长赔礼!还请道长大发慈悲,不要和我一个小人计较。请道长施以援手救救小儿。”中年男子跪下朝着三清观,不断的磕头,只为达到一个目的,希望一宁可以出手救救她,也救救他的儿子。

可是一宁的声音再次传出来,“我说过,你为富不仁我是不可能帮你的。”

听到这样果断的拒绝,中年男子还想再说话,却发现自己张不开嘴发不出声音……

第23章 023章刘三的坚持

想要耳根清净的一宁哪里允许有人一直在外不断的喧哗。善良的人也就罢啦,如这等恶人一宁一点都不想看多他一眼。

中年男子忽然发不出声音,惊的不轻,心急如焚的想要冲进去,可是又发现自己的身体动弹不得了。

跟着中年男子一起来的家丁们发现情况不对,自家的老爷似乎遇上了昨天他们遇到的情况。

“走走走,赶紧走,里面的道长已经逐客了,再不走我们就走不了了。”还是有人反应过来,从一开始一宁没有对他们老爷动手,可是因为他们老爷一直赖着不肯走,希望求得道长出手相救,这才惹得道长不喜。

要是不想让他们老爷有个三长两短,那就赶紧带着他们老爷走,离开三清观。

果不其然,一群人离开了三清观的山头,中年男子一直僵硬的身体,还有不能说话都立刻恢复了。

“这位道长竟是有真本事的人。”中年男子发现自己恢复寻常之后惊叹不已,连忙的抓住身边的人问道:“有没有人打听到,谁得过这位道长的帮助?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打动这位道长的?”

他必须要得到一宁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救活他们一家子。

“这这事我们的去打听打听。”被拉住的人也不清楚事情的内幕,所以只能这样的回答,希望眼前的人,能够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去查清楚事情。

“那就赶紧去打听,把这位道长的喜好,所有关于他的一切全部都给我打听的一清二楚。我们全家的希望就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一番话说来都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是是是,老爷说的是我们马上去打听,马上去办。”中年男子吩咐下来,谁都不敢不听,撒着腿就跑了。连忙去打听关于这位三清观里的道士的点点滴滴。

打听起来,也就只有天月河的村民比较清楚,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

不得不说,三清观的这位道长是有本事的人,天月河发生的一系列怪事,全都是一宁道长解决的。

而且一宁道长还会看风水天色,半个月前断定半个月下雨,家家户户把粮食全都收好,而且赶紧的藏好了,第十五天,大雨倾盆而下,打得那些不信邪的人措手不及。

再有隔壁小连村发生的邪门事,文老头一家全死了,村里但凡吃过小牛肉的人,全都出了事,命是保住,损失也是惨重。

文家的文善绘声绘色说起一宁道长早就料到了,也劝过文老头一家,只是文老头不信,生生把小牛逼死,大水牛自然就报复了。

若不是一宁道长收伏大水牛,就村里那些吃过小牛肉的人,肠子都出来,血流一地的,全都得死。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宁做事不要钱,真的分文不取,只要人帮她做一件事,天月河的村民们帮着修好三清观,三清观四周的树,都是刘五刘六种的。

他们家兄弟刘九回去闹腾,这就多亏一宁来得巧,否则他们一家子不知是何下场。

所以他们当时答应要给三清观四周种下树来,一宁说过不拘什么树,只要种满就行,刘五刘六家里办完了丧事,白天帮着大家伙修三清观,晚上就种树,三清观修好了,树同样种好了。

这说起一宁来,天月河的人都是一片叫好之声,都说一宁好相处,中年男子他们想到自己得到的待遇,心里拔凉拔凉的。

本事人家道长是货真价实的,可是道长瞧不上他,他怎么办,怎么办?

“老爷,小道长不是说你为富不仁,就凭这一点她就不肯出手,那你多行善,行善。”总有人长了脑子的,连连的开口,着重把一宁的话说出来,这事要是想让一宁出手,就得把为富不仁这一点去掉。

中年男子看向说话的人,“可行?”

那就是管家,昨天第一拨上三清观的人就是他领的头,一个晚上挂下来,他的心里怕极了三清观。

思来想去,还是把一宁说过的话记在了心上,为富不仁说的是他们老爷,那要是能让他们老爷行善呢?是不是田家的事都会迎刃而解?

“那老爷你要不要试试?”询问得客气,也是不太确定,这种花钱的事,他们不管说什么都不太好,还是让中年男子自己决定。

“老爷,门外来了三位道长,说是看到我们府上出了事,特意前来相助。”就在中年男子为难没能下定决心的时候,门外竟然说来了三个道长,三个道长看出他们府里出了事,特意前来相助,那可是好事。

“天下间有本事的道士又不是只有三清观一个,对,快请,快请道长进来。”中年男子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着急万分的让人去请人进来,他就不相信了,他家遇上的事还能只有一个三清观的道士能解决。

三清观里一宁本来正忙着画符,突然察觉有异,一下抬起头看向前方,笑了笑,“横生枝节,那就得看看他们有没有本事了。”

玉娘正在旁边帮着忙,外面传来一阵叫唤声,“道长,钟,钟都打造好了,你看我们是要给你挂在哪里?”

纸人的玉娘听到动静赶紧的躲闪到了一边去,便看到刘三探出头来,一宁道:“有劳你让大家把钟放到旁边的钟楼去。”

“道长可要我们帮忙挂起来?或是道要择个黄道吉日再挂?”村民热情的问,一宁连忙地道:“不必,今日成,今日挂,你们放好,我这就去挂起来,不费什么事。”

十几个村民一道将钟运上山来,要不是齐心协力,就这三清观来的小道,如何能上来。

一宁瞧着他们的身上脸上都是汗珠,“今日送钟之情,来日必令你们趋吉避凶,耳聪目明,大富大贵。”

本来送了钟上来虽然觉得累的村民们听到一宁的话,竟然感觉昏昏沉沉的脑袋一下子轻松了过来,连忙的冲一宁道着谢,拉着那三四个汉子才能抱着的钟往一旁的钟楼去,也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上山的时候觉得钟重得很,这一会儿推起来好似不费力气。

木板车停在钟楼前,村民们将绳索全都解开了,正准备众志成城的将钟抬起来,一宁道:“今日辛苦大家了,这里就交给我吧。”

于他们来说沉重的钟,对于一宁来说却不一定是。

就现在来说,一宁看着那么大的一个钟,伸手一挥,那要好几个人才能抬得动的大钟就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稳稳当当挂好了,才一挂好,都不用人敲,发出一阵清脆动听的声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