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狂(29)

作者:千溪雪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尚如卿本该感到高兴。尚如兰不喜欢谢熙桐,她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追求谢熙桐了。她却做不到。

她说不出那个好字。

就算她不喜欢季淮冽,只要尚如兰认为她喜欢他,尚如兰就不会义无反顾的爱上季淮冽。往后也不会因为季淮冽而受伤。

谢熙桐也还有机会。

她希望尚如兰幸福,也希望谢熙桐能幸福。

然而……现在不答应她的话,尚如兰一定会记恨自己吧?真是左右为难。

见尚如卿不像平时那样直爽的回答她,尚如兰一瞬间明白了。她笑了笑,对尚如卿道:“你不用为难了,是三姐考虑不周。你也是为我好,我还这么逼你。你说得对,他有什么好,再怎样也不如你跟我亲。”

尚如兰这么快放弃也在尚如卿的意料之外。她疑惑极了:“三姐……”

“我一直这么被动还谈何喜欢?莫非等他娶妻生子了才后悔么?小卿,谢谢你点醒我。”

“你……要放弃他么?”

“一时还放弃不了。可这些感情已经深埋在心中多年,又何惧用更多的时间去忘记放弃?”尚如兰的脸已然明媚许多。像是多年的心事一朝挥空,声音也变得轻快柔和起来:“有些事果然只有说出来,心里才会痛快。”

无论尚如兰如何矜持,循规蹈矩,到底还是出身将军府。这番话说得有几分义薄云天的豪情。

尚如卿还在担心不答应她会伤及姐妹感情。见她想开了,也跟着高兴:“三姐,你能这么想真好。”

“日后我们常这样聊聊,定然得益许多。”

尚如卿也这么觉得。推心置腹的聊上一聊,发觉她好像更加了解尚如兰,两人的感情也变得比以往更加亲密。

“三姐,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良人。熙桐哥哥就不错……不然你看上哪个人了,我帮你掳来?”

战报

延年宴行刺一事尚未有个定论,边关又突传战报。

包括突厥吐蕃和高句丽等外族罕见的联手,领着五万人马攻临至大郯边境。

战报急传呈于早朝,百官一听顿时议论纷纷。多数官员认为这些外族会突然联手攻打大郯,肯定和延年宴一案有关联。

无论安王一派,还是骠骑将军一派,包括季淮思那边的人都觉得是个机会。打仗不仅最易出英雄;若然不小心有个什么牺牲,一些重要的官位便会空缺下来。到时只要安排进自己的人,想必往后许多事都好办许多。

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竟然只想从中捞好处,委实令人不敢恭维。然则,这并不能全怪他们。

大郯疆土辽阔,资源丰富,一直是其它国家和外族都想吞并的肥肉。奈何周遭国家对其虎视眈眈,却难以贸然大举进犯。当年开国大帝肃垣帝仅靠一对铁蹄开拓出这片天下,实力自是有目共睹。其它国家不敢与之抗衡多是实力差距明显。可随着肃垣帝龙御归天,其它国家终于向大郯伸出魔掌了。

然大郯不仅国大家大,人才更是倍出。没了肃垣帝还有随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尚氏一族。有强大的尚氏一族守卫大郯,其它国家和外族这么多年都无法攻破大郯的城门。

随着年代推移,大小战役无数,尚氏一族越发英勇善战,而其它国家和外族却越发安分。直至先帝登基,战火几乎已然泯灭。

有块肥肉天天在眼前晃着又吃不着,谁能忍受得了?其它国家和外族表面是变得安分了,其实暗地里垂涎得紧,仍时不时派兵试探,导致这些年来小战役不断。

但有尚天昊和年少的尚重远在外制敌,大郯内部仍是国泰民安,一片歌舞升平的繁华盛世。

那些人偏安一隅自然瞧不见战场残酷,更不知国难当头是什么滋味。如今的五万人马压境,已经是近些年来人数最多的攻势。

他们以为有尚氏在,那些敌人永远也攻不入长安城内。殊不知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其它国家和外族为了吞并接收这块肥肉,背后已经做了不少努力。

这次外族联手攻打大郯定已然有了精密部署。延年宴的刺杀兴许只是个前兆,或者可以说是挑衅。

季淮思面上神情莫测,寒星般的黑眸注视着殿下小声讨论的百官,平缓的轻吐字句:“众卿肃静。”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平缓淡漠,却有着无法忽视的威严魄力,殿下顿住鸦雀无声。

怀化大将军武开德这时出列,跪于殿下气势铿锵道:“圣上,臣斗胆请命带兵出征。搓搓那些个外族的锐气!”

话说这个武开德是尚天昊带兵打仗时的一个小小副官,后被尚天昊提拔做了尚重远的副将。他带兵打仗的经验丰富,对战略阵法也通晓不少,是尚重远的左右手。尚天昊辞官养老,尚重远做了骠骑将军没多久,他便被季淮思封为怀化大将军。

武开德是个重情义的人,对尚天昊的知遇之恩一直很感激。现在当了怀化大将军,仍尽心尽力辅佐尚重远。自然而然,便被其它两派归为尚重远的人。

他甫一开口,安王这边的人也不再沉默。御史大夫李顾生跟着出列道:“外族五万人马压境却没有一举攻破位于边境的棣城,定是在试探大郯。臣以为贸然派兵有可能会中了敌人圈套。”

季淮思一派的人又跟着出列反驳道:“我大郯泱泱大国还会怕那些蛮族不成?臣以为可先派一队精锐在前,随后再派一万人马前去接应。若然蛮族真有进犯之心,到时来个里应外合,前后夹击,方为万全之策。”

每个党派都坚持自己的看法,听得季淮思不耐烦。他问:“尚将军如何看?”

被点到名的尚重远才缓缓出列,恭敬回道:“突厥与吐蕃一向交恶,此番却联手攻打大郯定有内情。而高句丽国小人少,并没有能与大郯抗衡的力量。它敢与突厥吐蕃两大强族联合,更耐人寻味。”

季淮思敛起眼眸,“尚将军的意思是有人在背后操控局势?”

“有这个可能。”

“尚将军以为如何?是直接打过去还是如那些鹌鹑般当个缩头乌龟?”位列右边的一个文官咄咄逼人道。

尚重远看了眼那人,知道他是站在季淮思这边的人。他板正脸,不急不缓道:“大郯是众国欲争之地,背后之人又不知何方神圣,贸然行动只会如了对方的意。”

“难道就不管那五万大兵吗?”有声音铿锵质问。

“非也。即使他们联合在一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也难以互相磨合。我们可派三队人马,分别各个击破。臣会再加派两队人马守在皇城,以防万一。”

“朕已知晓尚将军的意思。尚将军是否有人选?”

上阵打仗对于武将而言是荣耀,但别有用心之人却将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利可图——这种仗一般可捞的油水多,又不会造成什么伤亡;一种是无利可图——战况吃紧就容易有危险,随时可能死于战场。光有荣耀,却无命享受。

对面有五万人马,战功显赫的尚重远都这么慎重的行动,此行可谓十分危险。谁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当枉死鬼?

既然方才武开德请命,众人都认为他很有可能就是那个蠢蛋。

武开德这人还是根直肠子。最看不惯那些满脑子利益,贪生怕死之辈。是以对那些人没什么好脸色,自然在无形中得罪了人。如果他一死,怀化大将军的位置空出来……

武开德果然又再次向季淮思请命。尚重远却道:“圣上,此番出征请交由臣来打头阵。骠骑将军出征一来可以震慑那些外族,二来可以引开背后之人的注意。城里可交给武将军把守,若有万一也可及时调动人马。”

季淮思沉思片刻,便道:“准奏。朕命你带五千精锐即日起程,不得有误。”

尚重远跪下:“臣领旨。”

此事有了着落,季淮思又继续下一个议题。但无论有什么议题,最后的议题仍是离不开立后纳妃之事。

在这件事上百官难得的一条心,皆十分痛心疾首的哀求季淮思不能再拖下去了。那架势仿佛不是在替季淮思分忧,而是为自己的前程去路忧愁似的。

季淮思也知道不能继续拖下去。萧太后不同意让尚如卿进宫,除了她的年纪样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她曾被退过亲,名声不好。

若想萧太后松口,他就得点头应下纳妃一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