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立即俯首长拜,道:“臣等有罪!大王息怒!保重圣躬!”
楚王厉声道:“你们谁能去把黔中夺回来!谁!”
令尹昭子抬头道:“大王,我军甫败,士气低落,不宜再与秦军交战!眼下唯有先向秦国求和,稳住局势,让我军得以喘息,重整旗鼓!”
楚王道:“黔中乃我大楚西部要塞,庄硚率领的远征军在西南收获的大宗财物也需经由黔中转运至鄢郢,黔中万万丢不得!”
昭子道:“是,微臣亦深知黔中郡不能丢,所以微臣提议,大王在求和书上写一句,称大楚愿以其他地方的领土换回黔中郡。”
楚王沉思良久,气得嗡嗡耳鸣、胸腔欲炸,却苦于别无良策,只能同意昭子之议。
楚国使臣快马加鞭的将求和书送到咸阳王宫,嬴稷呵呵一笑,先派人送楚国使臣至宾馆歇宿,随后与魏冉和白起议事。
“舅父,你心里是如何盘算的?”嬴稷微笑着问魏冉,“寡人要不要和熊横换地?”
魏冉答道:“只要换地之后的结果对大秦更有利,大王何乐而不为哉?”
嬴稷颔首:“诚然,那么寡人应该用黔中去交换哪里的土地,才能对大秦更有利?”
魏冉捋须而笑,侧首看向白起,道:“白起,你一定已有主意了,你来回答大王。”
白起朝嬴稷抱拳一揖,道:“大王,微臣提议,用黔中换取楚国的上庸与汉北地。”
嬴稷目光一亮,笑问道:“哦?为何?”
白起走到地图前,右手指向上庸,道:“取上庸,则可使上庸与大秦的汉中、商於两地连在一起,如此一来,大秦兵力可完全覆盖汉水中上游,直接威慑汉水下游的楚国腹地。”右手再指向汉北地,并缓缓划动,道:“占领汉北地,便于我军顺汉水而下,直取汉江通道。”
嬴稷的目光愈亮,道:“扼守汉江通道的城邑是邓邑,大秦一旦攻下邓邑,那就离楚国的别都鄢城很近了,而鄢城以南不远即是楚国的国都郢城。”他心弦一振,呼道:“白卿家,原来你的目的,是要攻破鄢、郢两都啊!”
白起抱拳道:“正是。”
嬴稷大是愉悦,道:“好!寡人就按你的提议,问熊横索要上庸和汉北地!”
楚国使臣回到郢都,将秦王嬴稷的要求禀报给楚王熊横,楚国朝廷上又是一阵哗然议论。
左徒黄歇道:“大王,您万万不可答应秦王,万万不可割让上庸与汉北地!倘若上庸与汉北地落入秦贼之手,大楚将再不会有北伐秦贼的良机,从此只能疲于防御,而且鄢、郢两座都城也会岌岌可危!”
然而楚王本人与大部分臣僚均认为取回黔中郡才是当务之急,毕竟黔中郡一失,楚国就无法向西方拓展领土,而大将庄硚在西南的征伐也将变成徒劳,那支人马众多的远征军亦难以回归故土。于是楚王强忍着断腕之痛,同意将上庸和汉北地割让给秦国。同时,楚王下令增加鄢城驻军的数量,以重兵严守鄢城。
未月初,司马错班师回到咸阳,进宫向秦王嬴稷复命。嬴稷犒赏了诸位参战的将士,并依照之前的承诺,准许司马错辞官养老。
嬴稷道:“司马卿家,寡人将你打下的黔中郡与楚王换取了上庸和汉北地,希望你勿要介意。”
司马错抱拳道:“微臣绝无介意此事。微臣相信大王的远略。”
嬴稷微笑颔首:“善。”
司马错禀报道:“大王,此次我军能顺利击败黔中楚军,蜀守张若也立了不少功劳。张若是个尽忠职守的贤才,大王下回发兵伐楚,亦可令张若自巴蜀支援。”
嬴稷甚为感动,道:“司马卿家有心了。”
两天后,司马错携带妻妾、儿女、家丁仆妇,启程离开咸阳,秦王嘉奖的赏赐足足装了十辆马车。
白起夫妇、魏冉、王龁、胡伤、蒙骜、司马梗、司马靳,都来到城门外相送。
司马错向众人一揖,随后又再向魏冉与白起作揖,说道:“穰侯,白将军,今后就有劳两位多多关照提点老夫的孙儿了!”
魏冉呵呵笑道:“司马老兄,你就放心吧,阿梗和阿靳都是好苗子,他日定能成为国家栋梁。”
白起双手抱拳,向司马错回礼,道:“前辈放心。”
司马错礼揖致谢,继而走到司马梗和司马靳面前,抬手拍了拍这两名青年的肩膀,道:“阿梗,阿靳,好好跟着穰侯和白将军学习历练,勿要给司马家丢脸!”
司马梗和司马靳高声道:“谨诺!”
司马错洒然而笑,跃身上马,道:“诸位往后若有闲暇,还请来蜀郡盘桓游览!”
众人答道:“一定。”
司马错朗声道:“诸位珍重,后会有期!”
众人道:“珍重,后会有期!”
司马错扬鞭击马,带领车队往西而去。
婷婷望着愈行愈远的车队,蓦然感慨道:“对于纵横沙场的将帅而言,最后能像司马前辈那样功成身退、闲居田园,应该是很好的结局呢。”
白起紧紧搂着婷婷的娇躯,柔声说道:“婷婷,你和我必定也会有很好的结局。你相信我。”
婷婷仰起雪白的脸庞,冲白起甜甜一笑。
白起腮颊浮红,手臂将婷婷搂得更紧。
作者有话要说:
按照史料记载,黔中郡被秦将司马错攻下之后,又曾有一段时间回到了楚国手中,后来再被白起夺取,彻底成为秦国国土。但现有的史料中并没有记述楚国当年如何重获了黔中郡。所以我参考了网上的文章(《地缘看世界(温骏轩)》),写成楚国用上庸和汉北地换回黔中郡。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鄢城
次年夏季,白起率领秦军沿汉水东下伐楚。
临出发前,秦王嬴稷曾问白起需要多少军马辎重。白起只要了七万轻装弩骑,粮草数量也要得极少。
嬴稷目瞪口呆,道:“白卿家,你此行旨在攻破鄢城和郢城,那可是楚国的别都和国都,皆有重兵严守!何况从上庸、汉北地至鄢城,途中还有多座重镇需你攻克,敌军加在一块儿可达百万之众,你只带七万人实在太少,你要的那点粮草也只够全军吃两天!”
而白起冷静的道:“我军以少量人马轻装出征,便于快速行军,杀敌于不备。大王也不必担心粮草,楚地处处是米粮,我军就地补给即可。”
嬴稷听完此言,既感兴奋,又由衷的钦佩,道:“善!寡人相信白卿家之才,寡人在咸阳静候我军佳音!”
七万秦军乘船渡过汉水,在汉水南岸登陆。
青天黄土,乾坤朗朗,军队集结于岸滩,千面黑色旗帜迎风飘扬,气势磅礴。
白起下令烧毁船只和吊桥,自断归路。
众将士望着熊熊燃烧的烈火,人人热血沸腾,心中皆充满了为国舍命、决一死战的慷慨壮志。
秦军进入楚境后,果真行军速度极快,快得令每座城邑的楚军都来不及防备应对!短短一月时光,秦军已将汉水沿岸的楚国城邑全部占领。
战报送到郢都,楚王熊横惊骇得连续几夜没法合眼。群臣也想不出破敌妙策,唯有建议熊横调动各地军队支援前线。
然而楚军一则畏惧秦军之骁悍,二则顾念本土的家人财产,战意摇摆者甚多,以至于即使占据地利之便、兵数之广,仍抵挡不住斗志高昂的秦军。
楚军节节败退,秦军越战越勇。过了没几天,白起又率众攻克了“汉江通道”的要塞邓邑。
邓邑失守,楚军胆气剧衰,再不敢正面迎击秦军锋芒。楚王和臣僚们左思右想,最后传令军队都撤进鄢城,打算凭借这座固若金汤的别都大城来与秦军对峙。
楚国的这一策略虽显懦弱,却无疑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时的楚国朝廷已知晓秦军人数不多,纵然战力非凡、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但要攻克鄢城这般城坚兵众的大都城,却是难度极大。远在东方,乐毅领着数十万燕国精兵围攻莒城、即墨,连续鏖战数月,久攻不克,不得已采用怀柔战术与齐军相耗。鄢城的城防不逊于莒城和即墨,秦军的兵马数量、辎重补给又大不如燕军富足,秦军岂能在短时内攻下鄢城?秦军孤军客战,最忌讳的就是陷入长时对峙的僵局,兵马、粮草、士气皆消耗不起,所以楚国只要确保鄢城不被速取,秦军便会渐渐转入劣势,届时楚军就能趁机反扑、扭转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