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怀曦好奇往她那里凑。
柳亦舒却心虚地捂着小本,虚张声势般大声:“这是秘密!”
孟怀曦也不气只是笑两声,勾着狗尾巴草撩她手心。
“……”
就很过分。
柳亦舒自知理亏,只得忍气吞声,连人带本挪了好几个身位。
这次延请苏越奏琴,一曲终便是一轮尽。
鹿门居士又说:“为避免大伙空饮一肚子水,咱们今年便换个规则。若是谁接不上,也不必饮山泉水继续,只管退下来。坚持下的头三名,便是咱们的三甲。”
大伙儿一阵哄笑,显然每一年都会有那么几位“幸运儿”,一杯杯饮山泉水,苦不堪言。
孟·曾经的幸运儿·怀曦:“……”
早这么定规矩多好,还不用浪费大家的时间。
教导过先朝皇子的琴君子,自然不是虚把式。苏越压弦待命,鹿门居士自上游放下一只青铜樽。
曲水流觞便正式开始。
第一名毫无悬念落在苏明月头上,第二名是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后生唤作喻子远,第三名是忠勇伯家的大公子萧庭非。
诗会魁首的证明是一块玉牌,由翰林院学士颁奖。
苏明月双手捧过,唇边有微末的笑意。
只是除却发下这一块玉牌,那学士便没有旁的话嘱咐。
轮到寒门后生喻子远时,那学士态度一下子亲和起来。将上品狼毫递在喻子远手上,左一句“后生可畏”,右一句“当得勉励”。
便连大名鼎鼎的纨绔萧大公子,都得几句劝勉之词。
对照分明。
萧庭非周围绕着一群人,喻子远身边只有小猫两三只。
不过,那学士与鹿门居士也在一旁。
只听鹿门居士撸髯笑道:“引荐信嘛自然不难,待我回去便着人送到你府上。”
喻子远揖手致一礼,喜上眉梢:“多谢先生。”
苏明月一个人站在原地没有动,慢慢握紧手中的玉牌,垂着眼看不清是何表情。
这个时代男儿身总是有优待的。
来诗会投石问路,问的是人脉门路。不能夺魁是遗憾了些,但在坐诸位又有几个真的缺这块玉牌呢?
柳亦舒同孟珍珠咬着耳朵,对着一页小本指指念念。
谁也没发现苏明月的反常。
孟怀曦看在眼里,叹息一声。
她上前两步抬手搭在苏明月肩头,像是漫不经心道:“我从前听人说过,擢人用事该看的是能力,而非性别。在我这里,苏姐姐不比男儿差,便无须计较那些个腐儒的态度。”
“外头的世界开阔得很,并非人人都是如此。”她顿了一下,玩笑似的:“苏姐姐这样好,又何须拘泥于闺苑之中?”
苏明月咬着下唇,喃喃道:“我这样的……也可以么。”
“可不可以我说了不算数,他们说了也不算数。”
该问的是自己啊。
孟怀曦抬眼轻笑,耸耸肩道:“但人生这般漫长,试一试,总归错不了。”
苏明月一愣。
自从上书房关闭之日起,她便再没有好生读过一日书。闺学里只讲规矩顺从,三韬五略,孔书孟经都是被排斥在外的异物。
孟怀曦手搭在额上挡阳光,偏头瞧她:“苏姐姐若是想清楚了,也不妨去平康坊瞧上一瞧。”
至少她可以保证,明月坊不会拒绝任何一位有志之士,不问出身,同样不论男女。
曾几何时,也有人这么同她说过。
真像啊。
苏明月低头凝视着那块玉牌,轻轻说:“……我记住了。”
*
昴日将歇,天穹半壁透红。
自青云街前与苏明月分开,柳亦舒领着孟珍珠一道往珍馐馆去。
孟怀曦实在困得不行,便懒洋洋地靠在车门上晒太阳,坐等点心上门。
她偏头向逆光的一角望去,正正瞧见谢不周站在檐下,手中握着一把纸伞。
他今日穿着一身白布衣,皎然无饰,只有木簪束发。
分明是贩夫走卒都穿得的衣裳,在他身上却有一股凛然不可攀的神性。
照苏狸的话说便是——
人模狗样。
孟怀曦撑起身便只想当作无事发生,要往车内躲去。
却不想檐下站着的谢不周闲闲同她一笑,目光里有隐约的揶揄。
孟怀曦:……
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谢不周一手撑着伞,一手倒提着一卷书。他闲庭信步从街边走过,袍袖当风,浑然不见半点锋芒。
“谢先生。”避无可避,孟怀曦主动唤道。
孟怀曦垂下头将眼底一应情绪掩去,手指摩挲袖口,只做无措样:“谢先生可记得我?”
一身白衣,伞上却漆着一只黑羽鹤。
谢不周足下一顿,忽地笑了一声:“姑娘今日可带好纸笔?”
“好叫先生猜到了。”孟怀曦把纸笔捧在手中,向前一递,敷衍着做戏:“可不是巧得很,我这啊全都有。”
纸伞遮下一片阴翳。
谢不周捉笔,也不将纸拿走,就着她的手写下一行字。
他的态度稀松平常,便只像是与寻常信徒相会,温和不失礼貌却又有隐约的疏离。
并没有孟怀曦以为的刁难。
谢不周将纸笔收拢又送回她手中,撑着伞自向远处去。
靴履碾过沙砾,破开薄暮的尘雾。
便是各地人人信奉的神使,不也得安安分分地走俗人的寻常路?
孟怀曦眯起眼,竟不知为何笑了一声,又低头瞧纸笺。
纸上写:
“还来旧城郭。”
末尾还属着谢不周的名字。
还来旧城郭……
何处的旧城郭?
孟怀曦眼皮一跳,顿觉头皮发麻。
不对,他是察觉了什么?
第25章 责难
卫国公府
太医院的御医足足请了三位候在门外。
熏香暖炉烧得热,闺房内伺候着丫鬟却只觉跟寒冬腊月似的。
瓷瓶香炉碎了一地,名家诗画被扯得七零八落。
长孙瑜靠在引枕上,面无表情:“那破诗会上都发生了什么事?”
拂绿瑟缩着自是知无不言,便将诗会上大小事同她一一陈述。
戚昀赠花与孟怀曦自也没漏下。
长孙瑜一口银牙咬碎:“好啊,我竟未想到孟家那个狐媚才是最大的敌人。这个仇,我记住了。”
萧氏同太医了解完情况,打帘而入。萧氏坐在长孙瑜床边的杌子上,伸手替她掖了掖被角。
室内安静极了。
长孙瑜咬着下唇没吭声,泪珠子却像断了线似的,一个劲往下滚。
“母亲。”她抽噎着先开了口:“女儿这便是不幸着了那狐媚的道,您可得替我做主啊。”
自己的女儿是个什么性子,她还能不清楚?听到这事她又是心疼,又是生气。萧氏抬手按了按眉心,极疲累般:“说说,到底发生了何事,那孟氏女又是怎么回事?”
长孙瑜抿唇,只把戚昀人前赠花一事隐去,将拂绿说的又重复了一遍。
“越州来的破落户,又失了爹娘,在这上京根本毫无根底。”长孙瑜拿着帕子抹眼泪,涂着鲜红蔻丹的指甲掐进肉里。
“女儿听说,孟家二房的主母可被她好生下了脸面。若咱们——”她越说越急切:“咱们去向那孟氏施压,拿捏她一个小小孤女,岂不是易如反掌?”
萧氏不置可否:“若你当初想这事的时候心思能缜密些,便不会丢人丢到外面去。”
“女儿再不不敢了。”长孙瑜抱着萧氏的手臂撒娇:“阿娘,你可得替我做主啊。”
“她是不值一提的破落户,你是公府嫡出的小姐,自有千百种法子,叫她有苦说不出。”
“何须用这下作的法子脏了自个儿的手?”萧氏摇头叹一声,伸指点在她额心:“你呀,便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最大的债。”
长孙瑜头依在她的手臂间,乖顺无比:“便也是最贴心的小棉袄。”
萧氏拍拍她的手臂,眼底一片冷凝:“我萧家的女儿,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的。”
*
孟怀曦盘腿坐在厚实的白绒毯上,脊背挺得端正。
小几上摆着谢不周写过的那张笺、质地古怪的朱雀纹令牌,以及两三本教导孟珍珠用的新编教材。
这几日没有霏霏细雨。
晴日正好,知了在浓荫间叫个不停。
上京城一脉平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