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颐满头黑线,养的白白胖胖的?他娘是想把他养成猪吗?不过看他娘殷勤的模样,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碗里的食物都给吃了,不然到时候他娘又得一阵唠叨。
“娘,您别夹了,再吃您儿子就要撑死了。”看着碗里堆积如山的食物东方颐最终还是开口阻止了。
尚书夫人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眼前白衣胜雪的男子一脸的欣慰,“我儿长大了,也该到议亲的年纪了,这次你回来得正好,那孙家小姐不错,改天你们见个面,孙家祖祖辈辈在朝为官,要是你娶了孙家小姐,有了孙家这层助力,到时候不用求你父亲,说不定也能谋个一官半职,要是觉得行娘就把亲事给定下来。”
“哐嘡!”东方颐手中的筷子一下子掉到了地上。
“怎么了?颐儿。来人重新给二少爷换副碗筷。”尚书夫人担心的问着。
“没……没事娘,这事不急,大哥不都还没成亲嘛!我不急。”东方颐的汗都快急出来了,成亲?开什么玩笑?这件事他娘以前也没提过,要是知道他娘有这样的想法,他就是打死也不回来。
“颐儿,怎么能不急呢?你大哥现在是翰林院侍读,中意他的大家闺秀多得是,到时候随便挑一个就行,可你不一样,你现在身无功名,又不经常在权贵中露脸,”尚书夫人的语气突然有些低,“你父亲对你的事也不上心,所以娘想提前给你找一个合心意的人,你看怎样?要是同意我明天就带你去孙家。”
东方颐的头一跳一跳的疼……孙家小姐他不认识也从没见过,但是以前也偶尔听他娘夸过几句,知书达礼、温柔贤淑、蕙质兰心,是个合适做当家主母的人,可是他现在根本不想成亲,女人特别麻烦,这点他倒是深有体会。
他从十几岁就离开了尚书府在外奔波,他只告诉家里的人是在外面做些小生意,就是因为如此,他那个爹才更觉得他不学无术,丢了尚书府的脸面,他和他大哥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过他也不在乎这些虚名,既然尚书府觉得他丢了面子,他索性就不回去,在外面比在府里自在多了。
“如何?”见儿子不回自己的话,尚书夫人追问道。
东方颐的口气也难得郑重起来, “娘,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我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尚书夫人没有再追问原因,儿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她不想因为这件事情把儿子推了出去,她这个儿子虽然表面上什么也不在乎的样子,但是却很执拗,他不同意的事情,哪怕就是他父亲亲自出面他也不会退缩。
“至少去给你父亲和姨娘请个安吧!”尚书夫人退了一步,“尚书府不管怎样都是你的家,多和你父亲见见说不定他对你会有所改观。”
“没这个必要,我和他意见向来不和,见了面也只会不欢而散。”听见母亲提起父亲和姨娘,东方颐也不耐烦起来,他一向不屑于讨好别人。
“可……”东方颐打断了他娘还未说完的话,“我这次会在家多呆几天好好陪娘。”东方颐说完就直接离开了,他不想因为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他母亲起冲突。
尚书夫人见儿子离去的背影,眼角的清泪如初春解冻的河水喷薄而出,她甚至想大声的发泄一下,可是她不能,作为一个堂堂的尚书夫人,这种泼妇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所以她只能死死的咬着自己的舌尖,想通过疼痛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颐儿!”尚书夫人轻轻叫着这个让她日思夜想的名字,她的颐儿明明是尚书府高贵的嫡子,他本应该有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和无上的殊荣,可是这一切都被那个庶子夺了去,在外面人们只知道尚书府有个相貌堂堂,文武双全的大公子,却很少有人知道尚书府还有个二公子,尚书夫人的指甲嵌进肉里,但是她丝毫不觉得疼,她唯一的儿子整天在外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她的丈夫却不管不问,整天陪着那个女人和庶子,怎么能不叫她气愤,现在那个庶子过着原本属于她儿子的生活,而她的儿子却连府里都不想回,她曾经多次想把自己的儿子留在府里,可是他却总是呆不住,过不了两天就不见人影,尚书夫人瘫坐在椅子上,眼神忽而又坚定起来,这次她一定要把她的儿子留下来,她不能让颐儿的前程毁了。
第六十九章落水
尚书府的花园里一派春红柳绿,东方谦今天难得空闲,虽说最近天喻皇城一切都很平静,但是私底下的暗潮涌动却是斗个不停,太子因为阳城的事情受到牵连被禁足,就连皇后也触怒了皇上,朝中大臣分成两派,一派依然支持太子,一派则往夜王派靠拢,在摸不清往后的形势前,父亲打算明哲保身,谁也不帮,对于父亲的决定他是很赞同的,但现在问题是同僚中人时不时明里暗里的打听他们尚书府的倒向,东方谦觉得储位之争,一不小心就会满门抄斩,所以被问及此事时他总是闭口不谈,现在正好轮到他休息,东方谦决定找个理由多休息几天。
“谦儿,今天翰林院没事吗?”东方敬见自己的儿子这个时辰还在府中,便走上前来,他已经好久没单独和儿子说过话了,对这个儿子他是很满意的,他基本上都是按自己安排的路线走,一点都不像那个孽子。
“父亲!”东方谦躬身一拜,“翰林院最近也无什么事可做,正巧庙会快到了,母亲让我陪她去庙里上香。”
“也好,”东方敬的语气中充满了怜惜,“是该好好陪陪你母亲了,她最近也甚是寂寞,朝堂之中局势变幻无常,我经常忙于朝中之事无暇顾及你母亲,也没有多余的时间陪她,既然你没事就多陪陪你母亲吧。”
“儿子明白,只不过父亲,二弟已经好些时候没回来了,现在世道又不太平,是否派人出去找找?”东方谦心里很矛盾,自己是庶子,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一方面他不希望二弟回来,这样其它人就不会想起他是庶子的身份,一方面,他作为大哥理应照顾好弟弟,在一翻脑中激烈斗争之后,他还是希望二弟能回来。
东方敬眼神一暗问道:“你真这么想?”
东方谦点了点头,“二弟经常离开家,在外面很多人都不知道尚书府还有个二公子,虽说二弟在外做小生意赚了点钱,但商人地位终究是低微,要想在澹国长久的立足下去,仕途始终才是上上之选。”
“那孽子要是能像你这么想就好了。”东方敬的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他们娘俩的事始终是我对不住他们,他处处和我作对想必也是心中不愤吧。”
“这是为何?”东方谦不解,这些年他也看的出来,父亲好像对二弟的母亲尚书府的当家主母不喜,连带的对二弟也不喜,今天父亲的话更是印证了他的想法。
“罢了,和你说说也无妨。”东方敬像是想起了很久远的事情才慢慢开口,“那年我还是千万个科举考生中的一员,那一次的考生中像我这样的寒门学子比比皆是,天喻皇城里比较差客栈早就被住满了,而我那时候囊中羞涩,好的客栈更是住不起,我原以为要露宿街头的时候,没想到一个老人收留了我,老人叫刘赢是个生意人,家底颇丰,所以我在他家过了一段锦衣玉食的日子,在此期间我认识了两个姑娘。”
认识两个姑娘?东方谦隐隐猜到这两个姑娘以后定和父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这样猜想,东方谦却没有打断父亲的话。
东方敬的脸上难得出现了少许的轻松,嘴里却一直说着后来发生的事,“那两个姑娘一个叫刘舒,一个叫刘蜜,姐姐是老人刘赢的亲生女儿名叫刘舒,妹妹是姐姐的远房表妹叫刘蜜,我们三人很少说话,当然也不是因为我们几人的话少,第一我要参加科举考试没那么多时间,第二我终究是外姓男子,如果和未出阁的姑娘说过多话,就会被认为是私相授受,对女方的名声不好,对我自己的仕途也会有影响,后来科考的日子到了我也就离开了刘家,没想到我运气很好中了榜眼。”
“父亲!”东方谦叫了一声,他想让父亲休息会儿,因为他发现父亲说话的时候有些疲惫。
东方敬摆了摆手表示无妨才又接着说到:“其实离开之前我一直没和那两个姑娘说过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然也就不会发生那些荒唐事了,我中了榜眼之后,刘家人敲锣打鼓的来为我庆贺,其实我知道刘家人的想法,我之所以在刘家能见到两位小姐,并不是说有多么的偶然,这只不过是刘家人为觅得良婿所做的安排罢了,为了不让女儿刘舒觉得难为情,他们还找了刘舒的表妹刘蜜来陪她,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我对刘舒没有任何感觉,反倒是对刘蜜一见钟情,但是那时候我却不敢和刘家人说,我虽是中了榜眼,可那时候我在天喻城中并无任何根基,如果没有财力或者权利的支持,我或许早就被其它人挤了下去,思量再三,我决定默认刘家人的安排亲自上门去向刘家小姐刘舒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