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的也不清楚啊,不然跟您身边的桃花桂花两位姐姐问问?”
慕悠悠抬起头来,望着天空深深吸了口气,“不用问了,我要出门的事情,她们俩都知道,也没说你们公子不让。”
“这个……这个小的就真不清楚了……”小柱陪着笑脸,“不然姑娘您再等等,今儿腊八节,公子一大早就出了门,说不准中午办完了事儿就回来了呢!”
“他回来就回来呗,我跟他不是一路。”慕悠悠失了耐性,“把门打开,我赶时间呢。”
小柱有点儿想哭,“姑娘哎,您就别让小的为难了成不?”
所以他这是铁了心非要拦着呗?
慕悠悠笑了起来,那笑容怎么瞧都有些不怀好意,“放心,我不让你为难。”
……
到底还是不明不白的住在这宅子里的,没和君子期在一块儿的时候,她也不想让人家觉得她事儿多,所以也就没让人给她准备一辆马车。
出了门,慕悠悠抓紧时间雇了顶暖轿。
到了茱萸山下,虽说约的是在净潭寺门口见,不过她还是特意看了看有没有董父董母的身影,没见着,这才坐着暖轿上到山顶。
小时候都该唱过吧。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前来领取腊八粥的善男信女排起了一条蜿蜒长龙,从寺庙里头一直延伸到了庙门之外。
这种阵仗,慕悠悠前几年就见识过了,所以此刻冷静的很。
她特意站到高处,举目四望,很快便在人群之中找到了董父董母带着董良工的身影,他们一家三口的身边儿,还站着姿容都比董母略逊一筹,却胜在年轻乖巧的小妾。
慕悠悠挤过人群来到董家人身边儿,虽说平常有不少往来通信,但将近快两个月的时间之内,这倒是唯一的一次见面。
她不想董家人和君子期有太多的接触,所以特意提醒他们有事儿就传信联系,最好不要过来串门儿。
董母一见到慕悠悠便拉过她的手去,泪眼汪汪地问她过得如何。
董父则一言不发地打量着慕悠悠的装扮,越瞧脸色愈发缓和,很快的便换上了宽慰的笑容。
他早年常常给大户人家送果子,也算是见过世面的。
慕悠悠虽说今儿打扮的挺素净,可她身上穿的衣料,头上戴的玉簪,耳朵上挂的珍珠,哪一样儿都比他以前见过的强多了。
再瞅她那明显圆润了一圈儿,水蜜~桃似的脸蛋儿,以及眉眼间灵动的神采,怎么看都是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的模样。
小弟弟拉着慕悠悠的手一个劲儿地叫她给买糖吃。
小妾少言寡语,见了慕悠悠只是暖暖地笑,同时拉紧了董良工的手腕,生怕他在人堆里跑不见了。
大家都规规矩矩地顺着队伍往前走,虽说等候的时间挺长,但感觉上时间却过得很快,有说有笑,谈笑之间伸长脖子朝前头瞅瞅才会发现,居然都已经跟着人流往前头走进了许多了。
董母拉着慕悠悠说悄悄话。
君子期送去董家的那一大箱金子,不管是不是聘礼,既然都把她的女儿拐回家了,那她就拿着花了。
花了一半留了一半。
花了的那一半,都给换成了店铺,等到成亲的时候给慕悠悠添进嫁妆里去。
留下的那一半,也还是给慕悠悠留的,以备不时之需。
坦白讲,对于董母这样的安排,慕悠悠确实是有些惊讶的。
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动。
毕竟,家里头还有一个小弟弟呢,她以为这些钱,董母会给董良工留着以后长大娶媳妇儿用呢。
就在慕悠悠感动的当口,董母的话题便又绕回了那个让他们一直惦记着的话题上去。
“我的乖女儿,跟娘实话实说,他到底愿不愿意娶你啊?怎么到现在都……”董母的语气有些欲言又止,谨慎的朝四周张望了一眼之后,还是把后头的话给吞了回去。
慕悠悠知道这回肯定是躲不过去,压低了声音回答道,“放心吧,我肯定跟他成亲的,不过他最近比较忙,怎么着也得过完年之后。”
还是那句老话,她自己是并不介意成不成亲的,但这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她介不介意的问题。
这个亲,还是得成上一成的,不然等到她十七岁,名字还挂在官媒那边儿呢,人家问也不问又给她送来一个男人,她要怎么解决?!
“那你自己可得把持着点儿,别什么都依着男人,不然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咱们女人,”董母用力地捏了捏慕悠悠的手背,盯着她的眼神也带着警醒的意味,“听懂娘的意思了吗?”
这还能有什么不懂的,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就那么点儿事儿嘛。
不过慕悠悠其实对董母的说辞有点儿不同的看法,董母认为这件事儿女人吃亏,可她却觉着男人貌似更吃亏一点呢,毕竟力气都是人家出的……
当然这中间得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女人必须懂得保护自己,别为了一时的欢乐弄出个孩子来,除非是真的确定了两~情~相~悦,真的真的确定愿意共度一生,否则便是苦了自己也害了孩子,忒不负责任。
这些话,慕悠悠可不敢跟董母讲,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我懂,我都懂的,你放心。”
斋堂里没那么多的位置,领了腊八粥的人,哪怕就是在角落里站着吃,也是觉得开心的。
他们一大家子的运气倒是不错,领完了粥从队伍里出来,刚好墙根下的一张长条木凳腾空出来。
可惜不够五个人的位置,董父让董母带着儿子女儿一块儿坐着吃,他跟小妾站着就行。
小妾没什么意见,微微笑了笑,走到旁边儿,低头喝粥。
慕悠悠看了看董父那已经圆润起来了的肚皮,二话不说将董父按在了长凳上头,“坐下吧,都站那么久了不嫌累啊。”
“这有什么累的,想当年——”
“好汉不提当年勇,快坐下,我的粥都要凉了,”慕悠悠低头喝了口气,瞬间便弯起了眼睛,“好甜哦。”
“哦,是啊,”董父双眼一亮,笑眯眯地开口,“我也尝尝。”
过来喝腊八粥的人也忒多了,他们一大家子喝过了腊八粥都没敢在净潭寺里多待,很快就顺着人流被挤出了寺门。
董父拽着小儿子在前头开路,小妾低着头跟在父子俩身后,董母将慕悠悠拉在自己身侧,慕悠悠手里提着个食盒,盒子里是董母特意准备的汤盅,盅里头装的是刚刚在寺庙里领到的腊八粥。
今儿可是腊八节,不用特意吩咐,府里头的厨子们都肯定会熬腊八粥的啦,所以慕悠悠压根就没多考虑别的,倒是董母多留了心,特意让慕悠悠将寺庙里的腊八粥打包回去给君子期吃,让他也沾沾佛气。
这一点,慕悠悠必须得承认,她确实不如董母想得周到,欣然从命。
从净潭寺内好不容易挤出来,就连时不时就想当年一回的董父都觉着有些吃不消,向董母讨好着建议,不然雇几顶软轿,舒舒服服地坐下山去吧?
董母是眼睁睁地看着董父的肚子一天天圆起来的,平常在家时就多多地督促他该活动活动,别一回来就往藤椅上一躺,一壶小酒半斤猪头肉就消耗掉大半天的功夫。
不过今天,董父刚一开口她便答应了,甚至还特意让董父给小妾也多雇一顶软轿。
妾就是妾,哪里有和正妻平起平坐的资格。
董父稍稍一愣,瞥了一眼低头安静站在一旁的小妾。
只见小妾的脸上,那羞涩又欢喜的神色是藏都藏不住的。
董父瞬间明白过来,已经开始长出褶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慕悠悠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默默地牵起董母的手,早年间的操劳让她的双手不再嫩滑,但却依旧柔软。
她其实到现在都想不通,董母当初怎么会那么容易就点了头,就好像吃饭喝水那么简单。
然而此刻看来,董母的心里想必也不是一点怨恨没有吧,不然为何会让怀~孕的小妾和他们一起上山?
可她虽然怀有怨恨,但是内心的善良仍在,否则也不会特意提醒,让董父也给小妾雇一定软轿。
慕悠悠无法想象,此时此刻,董母的心中该是有多么的纠结,多么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