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位小头人看着年轻,却十分厉害啊,而且心狠手辣,谁要是敢跟他作对,就要做好被吊起来、放光血的准备!
心里存着敬畏,百姓们再不愿意,也都按照小头人的要求,把家里的孩子送了去。
幸而私塾里那位漂亮得不像话的女先生非常仁善,行事也格外大方,她表示,凡是来读书的孩子,都可以在私塾免费享用早、午两顿饭食。
免费读书,还提供饭食?
百姓们顿时高兴了。
孩子们从私塾回来后,家人们还追着他们问:“私塾真的管饭?还管两顿?吃得咋样的?”
应该不会比家里差吧,好歹也是小头人命人兴建的私塾哩。
家人们心里嘀咕着,却听自家孩子说道,“真的管饭!早上去了,先晨读,晨读完,就用饭。早饭、午饭都是吃得干饭,午饭的菜里还有荤腥……”
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蒙寨在大山里,靠山吃山,山民们平时没少打野味儿。
但更多的时候,那些野味儿都要拿去山下换钱,自家人很少能吃上一口。
还有饭食,家里一般只有顶梁柱才能吃到一碗干饭,孩子、女人和老人们也就喝口稀的,勉强混个水饱。
很多孩子,长到十来岁,在家里都没有吃过这般饱饭,反倒是在私塾里混了个圆肚皮。
家里人听了孩子的话,先是不信,紧接着就是兴奋。
不能给家里干活就不干吧,不为别的,就为了能让孩子免费吃上几顿饱饭,这个私塾他们也要让孩子去读啊。
然而随后的事实告诉那些山民们,孩子们在私塾不仅能吃上免费的饱饭,还能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
阿莽就是个例子。
他阿娘攒了半个月的鸡蛋该卖了,而阿爹恰巧又打了几只野味儿,想一起拿到山下换钱。
寨子里有盐了,但还有一些日用品,去山下采买比自己弄更便宜。
“阿爹,我和您一起去吧!”
阿莽见阿爹收拾好背篓,便兴奋的说道。
“你去干啥?好不容易今天不上学,你就好好在家干点活儿,也让你阿娘歇一歇!”阿爹有些不同意。
阿莽却说,“阿爹,您不太懂雅言,去了山下,跟人说话都费劲。倒是我,跟着先生学了些日子,简单的对话还是没问题的。”
阿爹一听这话,脸色缓和了些。
还别说,他们山民跟山下的汉人语言不通,经常闹误会。
误会什么的还好说,关键是他们山民总是吃亏啊。
儿子好歹上了几天学,下学回来,也能听到他用好听的音调读一些好听的文章……嗯,别的不行,跟山下人沟通应该可以!
阿爹被说服了,就带着阿莽一起下了山。
“鸡蛋四文钱一个,你这里一共十七个,四七二一,一四得四,总计六十一文钱。”
“山鸡太柴,还带着毛,给你算九文钱一斤,一共三十四斤,四九三二、三九二四,总共二百七十六文……”
一脸憨厚的小伙计,嘴皮子却非常利索,煞有其事的说了一大堆。
什么四七二一,什么四九三二,听在阿爹耳中,更像是好听的咒语。
小伙计为了彰显自己话语的权威性,手里还拨拉着一个小算盘,五根手指上下翻飞,只把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
阿爹看得眼花缭乱,脑子更懵了。
不管是“咒语”,还是算盘,他都不懂啊,就是觉得人家弄得有鼻有眼儿,一看就是真的。
他用生硬的官话问了一句,“鸡子和野鸡,一共多少钱?”
“一共——”小伙计又拨弄了一番算盘,正要报出总数,却被一旁听不下去的阿莽打断了。
“你等等!”
阿莽气得眼睛都要红了,小牛犊一样瞪着小伙计,直愣愣的问,“你说四七二一?四九三二?三九二四?”
他的官话可比阿爹说的要好,不但没有硬邦邦,也没有怪腔怪调,反而十分正宗。
在边陲之地,听到这般字正腔圆的官话,小伙计都有些惊诧。
要知道,眼前这个小伢子的官话比他从掌柜的那儿学来的官话还要地道呢。
“……对、对啊!”
小伙计楞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自信的说道:“就是四七二一、四九三二、三九二四啊!”
阿莽被气乐了,扯着嗓子喊道,“来呀,大家都来瞧瞧啊,这里有位赶超圣人先贤的厉害人物呢。人家先贤在书里明明说‘四七二八、四九三六、三九二七’,可这位小哥,硬是来了个‘四七二一、四九三二、三九二四’!”
阿莽是山里孩子,嗓门本来就大,他这一喊,还真把左右店铺、以及路上的行人都吸引了来。
听到他吐字清晰的说出那些算法口诀,围观的人群中,有读书人,禁不住笑出声,看向小伙计的目光则满是鄙夷……
第1562章 请叫我安先生(二十四)
“三十七文钱,足足三十七文钱啊。要不是我家阿莽聪明,阿爹又要被那些狡诈的山下人给坑了!”
阿爹拍着挂在腰间的钱袋子,里面鼓鼓囊囊,全都是铜钱。
他太兴奋了,黑瘦的脸上都笑出了褶子。
“不错、真是不错,我家阿莽这书啊,真是没白读!”
阿爹不懂什么科举,自然也不知道读书还能做官。
但他却亲眼看到了读书的好处,别的不说,至少不会被人坑了。
想想刚才那个小伙计红成猪肝的脸,随后更是连掌柜的都出来作揖赔不是,直说“小伙计算错了帐”,还当众斥责的小伙计,并按照真正的价格,把钱都给了自己……阿爹又笑出了声。
阿莽却有些失落,“阿爹,这次被我戳穿了,以前呢?哼,那些人还不定坑了咱们多少钱?!”
四七二一?
那些人还真是够机灵,他们这般念口诀,就是有些读过书的人,一时不注意,也会着了他们的道儿。
也就是阿莽刚学会乘法口诀,正是新鲜的时候。
且他本就想着在父亲面前露一手,便格外关注小伙计报的账。
如此,才发现他的猫腻!
小伙计为何会这般做?固然有他奸诈的一面,更多的,就是欺负他们山民不懂算数。
阿莽越想越悲愤。
“……以前就算了,谁让咱不懂这些呢。”
阿爹沉默片刻,旋即又恢复了刚才的兴奋,“不过以后咱就不怕了。哈哈,我家阿莽读了书,也是懂那些弯弯绕的人了,以后啊,不管走到哪儿,都不会被欺负!”
“嗯,我以后一定好好跟着先生读书。”
阿莽帮自家挽回了损失,也格外亢奋,他用力握了握拳头,暗自下定决心。
一文不少的要回了自己应得的钱,父子两个都各自高兴着。
回到寨子,阿爹更是见到人就说:“哎呀,还是读书好啊,孩子们读了书,以后再也不会被山下人骗了!”
“我告诉你啊,我家阿莽今天可厉害了,当众戳穿了那个狡诈的山下人,还给我多要回了三十多文钱……”
“必须读书,别的不学,算数啥的必须懂!哎哟,咱们以前被坑了多少次啊,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阿爹口沫横飞的说着,阿莽站在一旁,被夸得小脸都红了,但小胸脯却挺得高高的。
无他,他自豪啊!
蒙寨的人听了他的话,也都纷纷惊奇。
家里有在私塾读书的人,暗自决定:嗯,下次去城里,也带上自家的崽!
就这样,蒙寨上下渐渐都切身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
而安妮却继续用事实告诉他们:读书,不但能给家里挽回损失,还能赚钱!
安妮教完了简单的算数,又开始教授孩子们如何辨认山里的草药,并且怎样炮制,并如何在城里售卖。
山里物产丰富,草药也格外多。
以往,采草药都是那些祖传的药农,但整个蒙寨,也就两三个人懂。
安妮看着大片的草药无人采摘,而蒙寨的普通百姓又过得贫困,便有意识的教导学生们。
她也没有教授太过深奥、专业的知识,只是将山里最普通、常见的草药,一一教授给孩子们。
经过半个月的学习、实践,几个年龄大些的孩子,开始试着自己采摘、炮制,然后趁着私塾休沐的时候,偷偷拿去城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