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讽刺!
开学第二个月第二周的时候,这天放假。
“人到齐,出发。”
安杨穿的很张扬,十月的下午五六点,还有些热,他穿的火红。而周晋倒是白衣黑裤,头上倒扣着帽子,像极了之前表演时的模样,漫不经心的。
安和疑惑:“去哪儿?”
安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前几天不告诉了你了吗?今天有派来表演的。”
安和点头,想了起来。原本今天她妈她爸想要一起来的,可前几天工作挺忙,他们这几天都早出晚归的,安和对这里不熟,都快忘记了这回事了。
安和是不愿意凑热闹的,她迟疑道:“这个……”
“一起吧。我可不想和他过。”周晋也说。
“说的太对了。”安杨大大咧咧开口:“你说两个大老爷们一起去街上玩,那有什么意思?太奇怪了!”
安和黑线,难道两男一女一起出去不怪吗?
只是话说到这个程度,安和自然不好再继续拒绝。
这个表演每年都会在东城庙和白石桥附近,步行离安和家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
安杨虽说来的时候起劲,但是走在路上却不怎么有兴趣的模样,他手的裤兜里面,走在安和和周晋的中间,东张西望着。
沿着白石桥下蜿蜒的小河,现代气息与古代元素相互融合。夜晚下黄色的路灯星星点,五彩而又明亮的小灯交相闪耀着,充满着现代感,而间或出现在行人中的古装打扮的年轻姑娘,两旁贩卖零食的小摊,无疑又增加了生活气息。
安和以前虽然说也到过A市,但是并未参加这种活动,所以看的稀奇。烧烤,小面具,哄小孩的棉花糖和小玩具,安和虽没有想要,却也想要大饱眼福。
“今天,哥买单。”安杨说的大方。
这次集会应该有不少的人来参加,估计一个区内的各地方都有人来,安和自然不知道,她是听周晋和安杨说话的时候了解的。
“晋哥,篮球走!”
“哎哟,四郎今天怎么也来了?”安和听到有人咋咋呼呼地说,扭头一看,是一个男生,个子特别高,挺壮,手里拿着篮球,似乎和周晋和安杨关系挺好,这话也是冲着他们说的。
第16章
四郎?
安和看向被称为四郎的安杨,他直接推了那小子一把,没好气说:“方家阳你这么担心你爸爸的事儿?”
“滚开,爷爷懒得理你。”他继续笑着对周晋说:“走吧晋哥,一起篮球去。”
“今天这情况还有安静的地。”安杨疑惑。
名叫方家阳的少年一脸自豪:“爷爷出马还有什么办不到了?”
周晋不置可否,看了安和一眼:“算了,今天不去了。”
安杨心有灵犀般的同样看了安和一眼,“算喽,今天养生。”
方家阳笑容微滞,这才注意到在人群穿梭中始终没动,静静呆呆站在一旁的安和,见是个挺好看的姑娘,立即暧昧了,想着两兄弟刚才“弃爱只为红颜”的故事,心里已经转了不少弯,偷偷地问周晋:“晋哥,这谁啊?”
安和原本静静站在一旁,听这些少年打趣的话,又看看人来人往的样子,倒是也有几分乐趣。猛一抬头,就发现面前三人都看着自己,吓了一跳,差点惊的往后倒去。
怎么回事了?刚才不是还说打篮球吗……不打篮球打人了?
“我们两个老家的妹妹,最近刚搬过来,带她熟悉一下环境。”周晋解释道。
方家阳挤眉弄眼,冲着周晋说,“妹妹好妹妹好。”
周晋没理他。
互相介绍了之后,安和才知道面前的这名叫方家阳的少年其实是他们的同学,也是住在附近的,只不过离安和家隔得有些远。
安和的版图扩张还属于新入新手村级别。
不过既然是周晋他们的同学,应该就是安和未来的同学了,因此安和表现的挺客气。
她小声的问周晋,“刚才你们怎么不去打篮球啊?”毕竟他们路上表现的兴趣似乎并不是很大,平时的话倒是挺喜欢打篮球的。
问安杨的话,他那个性子估计要嚷得满大街都知道了。安和看着前面旁边和方家阳并排走,并且和他激烈的讨论着新出的什么游戏。
周晋很自然的说:“你啊。”
安和很茫然,指着自己:“我?”怪不得他们刚才看她,是因为她在这里所以他们不方便丢下她去吧。
“他们打那么菜,我今天出门才洗的澡,不想打。我可不想让你感觉我们A市的男生都能把运球的动作做成打太极。”
运球变成打太极嘛……
安和汗,眼尾余光扫过斜上方的周晋,感觉这少年除了一股莫名的自信外,倒是还有毒舌的潜质。
安和一向是认为共同话题和语言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而这一天,他们回家的时候,安和对他们的外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郎,这话题是你主场啊!”
周晋带着坏笑,对安杨说。
“再叫我四郎给你翻脸!”安杨愤愤:“论年龄论打架论能力,我都应该排第一的好嘛。”
“哦?那应该叫你大郎了!”周晋立即转变思路,说道。
“滚!”
“你圆滚得快些!”
安杨站在三人中间,站在左边的安和十分无奈的看着他们两个斗嘴。
可没想到话题变化的如此之快。
“妹——”安杨一只手搭在安和的肩膀上,语重心长的说:“今天我得告诉你一个秘密了,关于周晋的。”
安和看了一眼周晋,撇嘴:“你能有什么大秘密?”
“哎?好歹我也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你可别小瞧我。”
周晋完全无所谓:“我倒是想看看你知道怎么秘密?”
“好啊!妹,我告诉你周晋的外号,你绝对会笑死。有一个脑筋急转弯,说是比大象还大,比蚂蚁还小的东西是什么?你知道吗?”
安和记得这个谜语,清楚的,因为他曾经说过。
她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十分执意,想要清楚那些细节。
“答案是——鲸鱼。”
安和啊了一声,不明白,看了一眼周晋,继续问道:“为什么是这个啊?鲸鱼比蚂蚁小?”
安杨今天乐哈哈地说:“这个是我小叔以前刚从日本留学时候说的,记得好像是因为那个啥,比蚂蚁还小,比大象还大的东西,有吗?肯定是没有的。蚂蚁的日文好像和“有吗?”的日文发音一样……”
“哎?你知道我小叔吧?安杭。”
安和点点头,这个倒是知道。
相比较每年过年回去一趟的安杨,安杭这个名字更加让安和深刻,虽然他比安和大了五六岁,但安和还记得他,从小就很懂事,学习成绩很好,笑起来很温柔。说起来,他好像也是高中那年离开,似乎就是在这里读书。
说是小叔,其实他也没比安杨大几岁。
不过说起来,安和和这位小叔其实还有一些渊源。
“对对对,就是我小叔说的。”安杨在一边连连点头。
周晋在旁很翻着白眼,很无奈兄弟连耍帅的时候都掉链子,补充道:“鲸鱼的日文是イルカ,而“有吗”是いるか,刚好发音相似。”
“安杨小叔是听到我名字里有“晋”这个字刚好想出来的,所以我的小名叫鲸鱼,不过这个外号越来越普遍了。”
他无奈地说。
鲸鱼吗?
安和头脑中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就是那个头顶上喷着水柱的鱼,只感觉格外可爱。
安杨哈哈哈笑得张狂:“最搞笑的不是这个,我们这内陆地区哪有什么鲸鱼啊,梁阿姨就只好在电视上给他放鲸鱼的图片,那鲸鱼原本在深海里神秘的游动,突然出现在澄澈的天空中,一跃而起,然后又轻缓的浮动身子,慢慢的离去。”
“之后有一年夏天,好像特别热吧,有人去打鱼,结果那湖里的鱼都跳了起来,他当时就在河边,一下子跳了起来。”
安杨哈哈大笑,躲着周晋的追击,嘴里仍然继续调笑:“阿晋,那年你好像八岁吧,当时是一下子跳起来,跑回家,拉着梁姨的手就不松开啊,非要拽着我们去看……”
话戛然而止,周晋动作流利地踹了一脚,行云流水,毫不拖泥带水。
“你小子别把我给你那点事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