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气之下,撸了兵部大半官员的职,把龙密叫回来走马上任,以前是暂代兵部侍郎,现在直接把“暂代”二字去掉了。
皇帝以前对皇贵妃和二皇子心存爱惜,就算知道母子二人做小动作,只要不是大问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次的事情关乎国运,皇帝忍无可忍。
二皇子一系山雨欲来风满楼。
朝廷里百官嗅到气味,不久,便有人弹劾二皇子的亲信贪赃枉法,由此牵扯出一堆肮脏东西。
皇帝怒上加怒。
太子如今离京抗敌,生死不知,朝堂上的攻讦自然与他无关,一切都是二皇子咎由自取。由于太子离京,二皇子甚至都无法说是太子在幕后指使,越是抹黑太子,皇帝越是生气。
皇帝想到爱子在边关抗敌,二皇子却缩在后面搞窝里斗,便对二皇子十分失望,在朝堂上骂二皇子鼠目寸光,难堪大任,并直接封他为靖王,发到沧州,非召不得回京。
二皇子趴在朝堂里哭出声。
皇帝却没有一丝回心转意。
皇贵妃听到消息,直接晕了过去。
此事不过几天,边关传来大捷的消息。
燕云关大禹大败北戎,杀敌三万。
朝廷和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欢天喜地。有些百姓直接放起了鞭炮,百官们更是拼命地拍太子马屁。
在所有人心中,太子不止文治武功,还有为国捐躯的勇气,这样的储君千年一遇!
太子的储君地位,坚不可摧。
伴随着太子的名声大噪,戚司的名声也跟着鹊起。
他带五百人冲到万军中抢夺西洋炮的事迹,被百姓们津津乐道。汴京的百姓们已经做好了各种吃食,准备等戚将军回京,便送他好吃的。大户人家已经想着如何把女儿嫁给他,后来听说戚司好男人,便又觉得,把儿子嫁过去也不是不可以……
在人人盼望太子和戚将军回京之时,远在边关的戚司发现,自己的肚子又大了一圈。
第69章
从汴京到燕云关, 戚司已经察觉自己的肚子开始慢慢变大,不过因为军情紧急,他便没有对任何人说。
快速的生长速度, 正应了宋太医的话——长得快的便是恶瘤。
宋太医还说过, 曾经有个得恶瘤的病人,几个月便腹大如鼓。
戚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自己的肚子和宋太医所说的恶瘤症状一模一样。
或许早有心理准备,戚司并没有特别难过, 反而生出“果然如此”的感慨来。
白捡的人生哪有那么容易,还好战争已经结束,就算自己挂了,也不会影响大局。
想起刚穿越来时害怕打战, 到如今主动请缨, 上过几次战场,戚司回首往事,脸上浮现一抹淡笑。
人啊, 都会变的。
能来此世一遭,也不枉此生。
戚司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
士兵们三三两两地打扫战场, 将北戎士兵的尸体堆积起来烧掉,又重新布置陷阱和绊马索。
原本大胜后应该庆祝, 顾成武却并没有放松警惕, 燕云关依旧是战备状态。
北戎如果卷土重来,势必又是一场大战。
戚司在城楼逡巡,发现乌先生被人从城门带进来。萧珉在燕云关不远处设置了情报点, 乌先生等人在那里帮他收集信息,来过很多趟。这事儿并没有避讳戚司,戚司不想掺和朝堂争斗,懒得去看。
见到熟人,戚司上前打招呼,“乌先生。”
乌先生朝他拱拱手,“戚将军。”
戚司好奇,“乌先生又有消息?”
乌先生点头道:”在下前来,有两件事向殿下说明。“
戚司随口问了一句,“什么事?”
乌先生已经将戚司划拉到太子心腹那一拨里,丝毫不隐瞒,边走边高兴地说:“前段时间殿下让在下四处寻找医术高超,能治恶瘤的神医,这不终于找到了,特地前来通知殿下。”
戚司眨了眨眼。
乌先生道:“听说端妃娘娘得了恶疾,殿下心急如焚,在下自然要为殿下分忧。”
“端妃娘娘?”戚司意外,得恶瘤的人不是自己么?端妃也得了恶瘤?
乌先生点头道:“殿下没明言是端妃娘娘,不过在下知道,除了端妃娘娘和皇帝陛下,殿下不会为他人的病情如此着急,甚至动用暗卫。”
戚司:“……”
戚司忽然想起,当初自己受伤那会儿,乌先生似乎被派出去了,而后来自己让大伙儿隐瞒病情。或许因为如此,乌先生并不知道。
萧珉居然派暗卫帮自己寻神医?
戚司感动了一瞬,又摇摇头,乌先生都说了是端妃娘娘,自作多情地代入个啥呢!
听着乌先生的絮絮叨叨,戚司没透露自己的病情,转移话题道:“另一件事呢?”
乌先生的脸色严肃起来,“前两日,朝堂有人参殿下结党营私,此次他们来势汹汹,我今日来便是劝殿下早日回京的。”
戚司将乌先生送到萧珉房间便退了出去,萧珉有意让他听听自己和下属的交流,但戚司要避嫌,找了个借口便出门。
萧珉看了他一眼,没拦他。
乌先生呆了两个时辰才离开,萧珉随后出来,来到城楼,告诉戚司:“再过几天,我就要回京了。”
戚司点点头,“你是太子,早该回去。”
边关风大,吹得萧珉衣袍猎猎作响。
“戚司,你愿意跟我走吗?”他轻声问。
燕云关警戒了半个月,北戎没有进攻,斥候在远处发现北戎残部。
这次大禹没有以守待攻,反而主动出击。顾成武的骑兵、戚司的燧发枪队、萧珉率领的神威弩……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攻打北戎军。
北戎军早就见识过燧发枪的厉害,听到砰砰砰的死亡之音,吓得魂飞魄散,四散奔逃。穆勒又丢下一万具尸体,夹着尾巴逃到更北的地方。
这次他被彻底打服了。
不服又能怎样呢?正面刚打不过燧发枪,攻城燕云关堡垒森严,还有三门火炮。无论怎么想都打不过。
穆勒带着残部讨回国土,自此一蹶不振。
边关战役总算落下帷幕。
穆勒跑回老家,顾成武放下心,发军饷、宰牛羊,在燕云关大肆庆祝。
士兵们熬了一个多月,终于可以大口吃肉喝酒,好好地睡上一觉。
戚司被气氛感染,也加入其中。
大厅里,萧珉坐在首位,顾成武坐在他旁边。将士们依次沿着大桌围坐。
顾成武让士兵为众位将士倒满酒,举起杯子先感谢了太子,又说了很多慷慨激昂的话,随后一饮而尽。
戚司和众位将士举杯痛饮,豪情万丈。
萧珉看了戚司一眼,说:“不会喝酒就别喝。”
将士们大笑,“殿下有所不知,燕云关的兵,没有不会喝酒的!不会喝酒的不是爷们儿!”
众人哄堂大笑,那将领还特地转向戚司,“比如咱们戚将军,千杯不倒!”
戚司举着酒杯哈哈大笑,“不错。”
“来,干了!”
将士们端着酒杯豪饮。
戚司确定自己活不了多久,干脆破罐子破摔,端起酒杯便喝,然刚喝下去,胃部便一阵翻涌。
忍了一会儿,终究没忍住,别过身吐得稀里哗啦。
顾成武连忙问:“戚司,怎么了?”
戚司摆摆手。
众位将士面面相觑。
萧珉阴着脸走到戚司身边,拍着他的背道:“都说了不会喝酒就别喝。”
戚司边吐边说:“谁不会喝酒?你别扫我面子……呕……”
“好点儿吗?”萧珉拍着他的背问,又给他倒了一杯清水。
戚司吐干净,抹抹嘴,故作轻松道:“没事。”
然刚说完,腹部又传来一阵绞痛。
“戚司,没事吧?”顾成武发现他的异常。
戚司忍着绞痛哈哈笑道:“没事没事!大家别管我,继续喝,这么久了难得高兴,大家不要因为我的缘故不喝啊!”
众位将士面面相觑。
戚司又笑着劝说。
他的表现太过自然,众人不疑有他,举杯庆祝。
萧珉回到座位,时不时地看两眼戚司,见他神色如常,便渐渐放心。
戚司肚子越来越痛,实在忍不了,站起身道:“我去趟茅房,待会儿再回来。”
“戚将军快去快回啊!”
“您是今晚的主角,不可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