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23)

……

这些事过后,卫坞又风平浪静,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而随后,玩家中又窜几位风云人物。

村口新修的房间宽敞明亮,白天有很多少年在这里读书写字——在经过一个冬天的实验后,堡里终于造出了便宜好用的纸,雕版印了两套启蒙书,一套语文一套数学。

语文是课文是一些战国到魏晋时的成语故事,数学当然就加减运算。

编书的玩家是一位姓葛陌,是某某小学的高级教师,他找魏瑾一番扬扬洒洒地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成功说服了魏瑾建个学堂,给愿意学习的人一个机会。

魏瑾欣然应允,她要扩大土地,可不能指望那些世家来治国,诚然他们大多文化水平很高,但管理水平极差,做起事来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却身居高位,只知追求个性,视实干为庸俗,贪污享乐倒是一等一的,而且做事只为自己家族为先。

至于玩家们,一是人少,二是靠谱的人更少。

她开设了教育日常任务,让有兴趣的玩家帮助教学。

学堂的开设引起轰动,而学生年龄则在12-40间的正态分布,没办法,太老或者太小,都是当不了流民的,他们通常都已经死在路上。

不过这风潮也就一会时间,大多数人听了个热闹,就被枯燥的学习劝退了,留下来的都是智商合格,且性格坚定的人。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小讲堂里,学校又是人满为患的一晚,南华今天的日常是当老师,她用粉笔在木板上写了字,发了每人一张纸,让回去把今天教的内容默写下来。

笔是学生自己做的木炭笔,魏瑾没有让学习们练毛笔字的兴趣,她要解决的事情很多,墨水排不上号。

南华正要离开,就听旁边有学生问:“先生,这个字我忘记怎么念了,能再说一下吗?”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个字叫兔。”南华看着这整洁又被翻得有些旧的书本,在兔字上面画了兔示意,微笑道,“还没恭喜你呢,匍勒,这次小考你又是第一名。”

青年笑了笑,有些腼腆。

“早点回去吧,别着凉了,前些日子你着凉还去上工,生生熬成肺炎,”南华对这个勤快又认真的青年还是很有好感的,“王二的药有负作用的,另以为有神医就能乱来。”

匍勒点点头,看着火盆的木柴还有长长的一截,继续认真学习。

他是胡人,又是奴隶,从未想过还会有学习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过了一会,他猛然抬头,对了,今天晚上还有静深姑娘的讲课,她凝聚军心甚是厉害,需得去学。

何况兄弟送来消息说公师大帅又败了,过些日子再去找他也不迟。

等他学懂了,便再去带出万余大军,将这宝地收为己用!

……

这位将来的风云人物,现在还叫匍勒的青年,带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在这他觉得神奇的地方,如饥似渴的学习着。

第20章 自做多情

并州的局势并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改变,相反,越加糜烂起来。

一场饥荒又席卷了并州,通过太行陉逃亡的人数爆涨,潞城治安也受到巨大影响——大到匈奴都已经没有精力派兵前来过问潞城易主的事情。

潞城的县令本是由晋朝指派,但在去年此地被匈奴将领刘曜攻占后,晋朝的县令因抵抗被杀,主薄等吏员逃亡,此地便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匈奴人之后指派来本地旺族杨氏来的族人来当县令。

而这位杨县令已经和他的族人一起逃跑了。

魏瑾研究了潞城的地图,这里山林密集,多山多谷,只要占据了东西两条要道,便可以自成一国,从容清扫县里的流民与群盗,然后恢复生产。

并州已经经不起再闹饥荒了。

从太安二年到如今的三年间,并州已经闹了两次大饥荒,而原因并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兵祸!八王之乱中,并州刺史也参与到那场司马联合司马打司马的动乱,这位王族为了支持他的兄长争夺天下大权,在并州强征民夫与军资,甚至捉拿庶民贩卖为奴,造成无数平民流散。

流散的平民以抢掠为生,造就更多的流民,当一个人辛苦一年收获却被抢得干净时,无法生活的人除了逃亡和为奴,便没有选择,人一逃掉,并州便出现大规模的良田荒废,传染一般引发持续性的饥荒。

问题是,她手上也没有那么多粮来供养所有潞城的流民。

唉,那就只能严格管控粮食了,饿这一段时间就好。

想到这,她换上和蔼的微笑,让人请来了静深姑娘,如是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

静深一脸沉重地在广场上发言:“前几日那可恶的匪兵烧了我们不少粮食,所以,乡亲们,我们的粮很紧张了。所以,只能吃到以前一大半的粮食。”

那岂不是又要挨饿?

下方的民众和士卒们一阵骚动不安,匍勒在人群里听得有些委屈——他哪里烧过了?明明是他和手下被这些士卒烧了,若不是他先前来探听虚实时劳作时拿了户签,就交待在这里了。

“现在是春天,正是种麦的时节,我们要勒紧腰带,全力保春耕,”静深小小的身体时仿佛蕴含着山岳般恐怖的力量,“但是现在,流民知乱匪们虎视眈眈,他们就想等咱们种出麦子后来抢,你们说,能不能让他们得逞?”

“不能!”士卒们举着铁锹咆哮。

“所以,从今天开始,在月底之前,咱们要把周围山里的野人们全部清理干净,大家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又是声音整齐。

“好,凡是参加剿匪的,这个月都有足量伙食!其它的困难,大家都要坚持,但是!”静深猛然大喝道,“我们所有的管事,都和大家吃一样的粮食,请大家相信,困难是暂时,度过这半年,吃饱的日子就等着我们了!你们信不信?”

“信!”

“静姑娘,我们都相信你!”

匍勒看得目瞪口呆,心里连番说学到了学到了。

……

随后的一个月里,在“吃饭”的激励下,士卒开始清理周围的山匪和流民,听话的被拉去入籍,不听话的就挂在城墙上风干,潞城这两年人口逃荒的厉害,大量土地和房屋荒废,这些收拢的人口,便被拉去重新开荒土地,修缮房屋。

同时,瓦窑也全力开功,在专家的指导下,以水力冲压和泥的形式,大大提高效率,一天就能做出上万片瓦,为修缮房屋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有饭吃有房住,潞城的流民们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归心,虽然要承担繁重的劳役,修筑水渠、修整要塞,可静深姑娘让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像以前,要去给司马腾修城墙,要去给司马腾修河道……辛苦又没饭吃。

在盗匪基本清理完后,魏瑾熟练地发布了新的日常任务,仗量土地。

玩家们立刻踊跃参加,这对古代人是一件大功程,对他们来说,那简直是小事中的小事。

多边形求面积,是小学就会的题目。

接这种日常,就是送的,比捡牛粪容易多了。

-

二月的风还有些凉,崔涞搓了下手,继续在村里的“事庭”中,处理分发给他的公务。

妹妹会算能写,自然被他拉着来帮忙。

崔鸢只能一边喊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边给帮着写土地契书,这是一件超级复杂又烦人的事情,比丈量土地难一万倍。

新来的人当然要分土地,可每块土地都是不同的,靠水的地当然是最好的,浇灌容易,离水远的光是挑水就是大事,有的地不好种麦,只能种豆,就是下田,有的地石头多,有的太偏僻……

每个分地的人自然都想要最上的田,可世上哪有什么完美,农人们看着憨厚,可在涉及自己利益时,那真的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玩家们接了几次后,纷纷拒绝了这个烫手山芋,魏瑾本想提高奖励,谁知道当天正好有一个玩家直接折在了因为分土引发的械斗里,被粪叉捅死。他贡献了宝贵的内测号不说,还继孟楠兄后,拿到了第二个特殊贡献奖,当天晚上几乎被全民表扬和鳄鱼眼泪。

此事过后,魏瑾哪怕用第一名可得内测号做奖励,也没有玩家愿意去接这任务了。

九州月下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